盐、铁这三样最敏感的东西。

    杨大材决定设法搞清楚,他们到底是不是真能打那么多粮食。

    于是几天后,他们便跟着两个侄子下地干活,结果好家伙,屁股上又被戳了一刀,都快开眼开成蜂窝煤了。

    其实大部分就是当初李守忠兄弟,在舟山培训基地看到的那些场面,便不赘述了。表叔也大体明白了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闽粤的粮仓。

    让他震惊的有三点。

    一是这里的水利设施之完善,已经到了让人发指的地步。那些密如织网的水渠,槽体居然是水泥,上面还盖着厚厚的苇席或藤席,以防止渠水蒸发或渗漏。

    而且还到处都有带刻度的阀门,那些水利小组的老人,就靠着这些阀门来管制水量,谁家用水多就多分点,谁家用水少就少放点。

    看得表叔那叫一个崩溃啊。这也太精细了吧是目不识丁的泥腿子能干得了的吗

    而且他看这里其实不缺水呀,每天都有滔滔大水顺干渠流向下游啊。干嘛每块田隔三天,才放一个时辰的水

    当他提出这个问题,生产队员们却像看白痴一样看着他。难道来的路上没看到,下游还有很多村子吗

    “要是都自顾自己方便,不管别人的话,上游的村子可能就把水用光了,哪还轮得到我们”水利小组的老人笑道“而且天天放水,反而对稻子不好。这样隔三天放一次,反而产量会更高的。”

    “是啊,慢慢学吧,这里头的道道多着呢。”

    这些天这句话,表叔都不知道听了多少遍了。感觉再在这里待下去,自身的优越感,真就要荡然无存了。

    二是这里粮食的单季亩产,竟然达到了丧心病狂的六七石左右而且是一年三季,每一季都在六七石上下

    虽然这里推行轮作制同一块地,今年种水稻,明年种甘蔗,以保持土地的肥力,并减少用水负担。

    但那也已经能把他活活吓死了好吧

    一亩地年产二十石啊,这是什么概念啊表叔觉得自己上次这么震惊,还是上一次的时候。

    更震惊的还在后头呢他发现生产队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大小农具,清一色都是优质铁器,生产工艺统统都超过了兵器局造的武器。

    马陆记得自己领到的第一柄绣春刀,居然刀柄和刀刃都没装牢,稍一磕碰就会分家,更别说用来砍人了。

    后来连换了好几把,结果都有毛病,气得他自己去铁匠铺,重金打造了一柄才了事。

    堂堂锦衣卫的成名武器,居然还不如人家这里的锄头镰刀做工好,这话说出去都没人信

    可是来亲眼看看吧,真的是云泥之别啊

    你瞧瞧这里犁地的犁,那巨大的犁板、犁铧可都是磨得锃亮的纯钢打造的啊

    “麻痹,咱的绣春刀都只有刀刃是钢的”夜里躺在天井的凉席上,望着璀璨的银河,马陆不争气的眼泪顺着眼角淌下来。“他们却那么大一个,整个都是钢的,而且用来犁地”

    “民以食为天,这天下还有比种地更大的事儿吗”一旁端着西瓜伺候的李守忠忍不住嘟囔一声。

    “你丫闭嘴”马陆狠狠瞪李守忠一眼,把西瓜籽吐他的身上道“是不是被南蛮子勾了魂儿去了”

    “俺们两家老小都在官爷手里攥着呢。”高达赶紧给马陆点上烟袋锅,打圆场道“忠诚,忠诚”

    “哼。”马陆哼一声,吧嗒吧嗒抽起烟来。

    其实他这么说,就是自己在考虑要不要投敌了。

    杨大材明白马陆的想法,他也觉得这差距大到让人绝望。

    “不要灰心,江南集团不过是汪直的加强版。纵然在海上可能占些便宜,但上了岸如何敌得过朝廷的千军万马”杨大材身为挡头,必须给所有人打气道

    “当年的汪直如何,不还是被朝廷剿灭了他们也注定是同样的下场”

    “说的是说一千道一万,没有陆军都白搭。到时候,这些良田和财富,还不都是我们的”马陆感觉自己又行了,便问高达道“明天干啥”

    “民兵训练”高达面无表情道。

    杨大材和马陆闻言,齐齐心漏跳了半拍。不会又有惊吓吧

    “不至于,不至于”马陆勉强笑道“不是人人都是戚继光”

    “不错,倒要看看明天能耍出什么庄稼把式。”杨大材点点头。

章节目录

小阁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三戒大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戒大师并收藏小阁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