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一首,在唱这首歌之前,我想问一下在场诸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三生石”
    不等众人回答,杨辰就自顾自说道“大家不管有没有听说过都没有关系,在这里,我有一则有关三生石的故事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不知道大家想不想听”
    再一次不等众人回答,杨辰摆了摆手道“不想听也没有关系,因为我还是要说,不然接下来你们万一听不懂我下一首歌唱的是什么怎么办”
    “这家伙”众人拿杨辰毫无办法,只能一个个竖起耳朵认真听着。
    “要是在场有人听说过三生石,想必应该知道这样一段话。”
    “三生曾识,三生溪桥话别,三生石,三生石上,三生路,石上三生。”
    “三生源于佛教的因果轮回学说,后成为中国历史上意涵情定终身的象征物。
    三生石的三生分别代表前生、今生、来生,很多人的爱情是从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开始的,而相爱之后,人们又一定会期待缘定三生。”
    “我接下来要讲的故事,来至于唐代的一位隐士和寺里的禅师。”
    “话说,在唐代有这样一位富家子弟,他的名字叫李源,因为父亲在变乱中死去而体悟人生无常,发誓一辈子不做官、不娶妻、不吃肉食,甚至最后把自己的家捐献出来改建了一座寺庙,并住在寺里修行。
    寺里的住持圆观禅师,很会经营寺产,而且很懂音乐,李源渐渐的和他成为了要好的朋友,常常坐着一起谈心,而且一谈就是一整天,但却从没有人知道他们在谈些什么。
    有一天,两人相约共游四川的青城山和峨嵋山,李源想走水路从湖北沿江而上,圆观却主张由陆路取道长安斜谷入川。
    李源不同意,圆泽只好依他,感叹地说“一个人的命运,真是由不得自己呀”
    于是,两人一起走水路,到了南浦,船靠在岸边,看到一个穿花缎衣裤的妇人正到河边取水,圆观看着看着就流下了眼泪,对李源说“我不愿意走水路,就是怕见到她”
    李源吃惊地问他原因,他说“她姓王,我注定要做她的儿子,因为我不肯来,所以她怀孕了三年还生不下来,现在既然遇到了,就不能再逃避。
    现在请你用符咒帮我速去投生,三天以后,洗澡的时候,请你来王家看我,我以一笑作为证明。十三年后的中秋夜,你来杭州的天竺寺外,我一定来和你见面。
    李源闻言悲痛万分,心里满是后悔,一方面为他洗澡更衣,到黄昏的时候,圆泽就死了,河边看见的妇人也随之生产。
    三天以后,李源去看婴儿,婴儿见到李源果真微笑,李源便把一切告诉王氏,王家便拿钱把圆观埋葬在山下。
    随后,李源再也没有心思去游山,就回到寺庙。这时,寺里的徒弟才说出圆观早就写好了遗书。
    十三年后,李源从洛阳到杭州西湖天竺寺,去赴圆观的约会,到寺外忽然听到葛洪川畔传来牧童拍着牛角的歌声我是过了三世的昔人的魂魄,赏月吟风的往事早已过去了;惭愧让你跑这么远来探访我,我的身体虽变了心性却长在。
    李源听了,知道是旧人,忍不住问道“泽公,你还好吗”
    牧童说“李公真守信约,可惜我的俗缘未了,不能和你再亲近,我们只有努力修行不堕落,将来还有会面的日子。
    随即又唱了一首歌身前身后的事情非常渺茫,想说出因缘又怕心情忧伤;吴越的山川我已经走遍了,再把船头掉转到瞿塘去吧
    牧童掉头而去,从此不知道他往哪里去了。
    再过三年,大臣李德裕启奏皇上,推荐李源是忠臣的儿子,又很孝顺,请给予官职。
    于是,皇帝封李源为谏议大夫,但这时的李源早已彻悟,看破了世情,不肯就职,后来在寺里死去,活到八十岁。
    圆泽观禅师和李源的故事流传得很广,到了今天,在杭州西湖天竺寺外,还留下来一块大石头,据说就是当年他们隔世相会的地方,称之为“三生石”。
    圆观和尚以“三生”酬报李源的友谊,其情之高,其义之厚,无法衡量,可谓情天义地。
    这个故事之所以持续流传,反映的正是人们的这种美好愿望。
    和尚圆观告诉李源此事,只是想让李源相信人的轮回,相信三世因果。
    圆泽第一世没有找到他的姻缘,他就出家为僧。第二世,遇到李源的时候,他还是没有找到他的姻缘,只好唱道“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江山游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没有找到,他只能继续出家,等待下一生的寻觅。
    三生石,三生有幸,其实就是人的三次轮回,石头,比喻为“坚固”,坚定的信念,如此而已
    后来,这个本为“须眉友情”的美妙故事,经红楼梦改造为“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受天地精华雨露滋养修成个女体”,也就演绎成不折不扣的“男女爱情”绝唱版。
    至此,三生石也就成了姻缘的铁定象征,所谓“缘定三生”,就是指前生、今生及来生的幸福姻缘”

章节目录

重生香江1981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小楊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楊刚并收藏重生香江1981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