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尉迟宝琳亲自将苏大为送出府。
    “宝琳,你阿耶刚才”
    “我也搞不懂他,他有时候就显得心事很重,也不与我说。”
    尉迟宝琳挠头道“大概,阿耶还想上战场吧。”
    “你说的是真的”
    “我阿耶有一直有遗憾,未能参与灭东突厥之战,也没能亲手灭掉高句丽,这是他有一次喝醉了说的。”
    苏大为点点头“做为武人,确实会有遗憾。”
    尉迟宝琳左右看了看,拉了下苏大为的衣角,向他小声道“咱们是姑表亲,我不怕跟你说,原本阿耶也是有机会的,不过他出了一次错,就”
    “呃”苏大为心里惊诧莫名,好像,很少有儿子说老子的错处吧,尉迟宝琳你可真没把我当外人。
    “其实也不是什么秘密,大家都知道,只是不敢在他面前提。”
    尉迟宝琳有些埋怨的道“早年我阿耶性子不像现在这么沉稳,喜欢到处揭人短处。
    贞观六年,太宗有一次摆酒宴,阿耶那时是同州刺史,刚好回京叙职。
    席间,有人座次排在阿耶前边,阿耶就生气了。
    当时任城王李道宗坐在阿耶的下位,便向他做解释。
    结果阿耶大怒,一拳打在李道宗的眼睛上,差点把李道宗给打瞎。”
    听了这番话,苏大为一时惊到了。
    这个算错处
    这特么简直就是作死好吧。
    李道宗是什么身份
    人家是李家人,是宗室,而且也是战功赫赫。
    尉迟恭当着李世明的面,把李道宗差点打瞎,这简直就是打李世明的脸。
    太过膨胀了。
    其实尉迟恭最狂的那几年,何止是李道宗,就连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等凌烟阁功臣的面子,也是丝毫不给。
    “太宗后来批评了阿耶,从那以后,阿耶便改了性子。
    贞观十九年,阿耶随太宗征高句丽,未竞全功,此后便解甲归田,再也没上战场了。
    他倒是对征辽东念念不忘,一直说着要实现太宗的遗志,把高句丽给平了。”
    苏大为拍拍尉迟宝琳的肩膀,点点头“他这样想也没错,不过,为什么你们兄弟不上战场我听说高句丽那边,很快就要打起来了吧”
    去年,也就是永徽五年末,新罗被百济和高句丽打得向大唐喊救命了。
    大唐朝廷一直在为出兵的事争论不休。
    赵国公长孙无忌是反对出兵的,理由是边境上西突厥阿史那贺鲁的威胁更大,而且没必要为救新罗劳师远征。
    李治虽然一直没表态,但是许敬宗等人,都跳出来说要教训高句丽,还把太宗李世民征高句丽旧事搬出来。
    明眼人都知道,许敬宗等人背后,必是得了陛下授意。
    本来这事还没定论,但是经过上元夜突厥狼卫和高句丽细作偷入大明宫之事,出兵已是板上钉钉。
    只看是先打百济高句丽,还是先对付西突厥的阿史那贺鲁。
    想到这里,苏大为忽然发现一个问题。
    自己似乎也对朝中的事,开始有兴趣了。
    至少对朝廷中一些动向,都能摸得清楚了。
    看来人确实会随着环境而改变。
    摇摇头,他收回这个念头,随即又想到,难怪长孙无忌没空理会自己,他最大的精力牵扯,要应付来自成年后,威仪日盛的李治。
    上有大唐皇帝想要掌回权力。
    下面有无数世家寒门,想要从关陇贵族那里,把权力抢回来。
    长孙无忌如今,只怕也是焦头烂额吧。
    “阿弥,你不是不知道。”
    尉迟宝琳有些忿忿不平的道“我倒是想上辽东,可惜陛下一直不准,这次听说朝廷要用兵,我又跟阿耶提了,但是阿耶也没理我,你说是不是怪事”
    他打量了一番苏大为,有些酸溜溜的道“今天阿耶说要保你入军挣军功,你不知道我有多羡慕,真不知谁才是他的亲儿子。”
    “这种混帐话少说,小心你姑丈抽你的皮。”
    苏大为吓了他一句。
    像尉迟宝琳这种嘴上没把门的,还真怕他泄露点什么出去。
    不过,大概也是因为姑表亲,才会说得比较多吧,平时他可没有谈起关于尉迟恭的八卦。
    永徽六年春,高句丽联合百济、靺鞨进攻新罗,攻占其北境三十余城。
    新罗向唐朝遣使求援,李治令苏定方与营州都督程名振率军一万讨伐高句丽。
    大唐终究还是对高句丽出兵了。
    苏定方终于获得独自领兵出征的机会。
    距离他上一次,在李靖帐下,率三百骑风雪突入牙帐,灭东突厥之战,已然过去二十年。
    只可惜,这一次的出战,仍是大唐朝堂内,多方博弈的结果。
    内部没有形成合力,前方的苏定方便不好施展。
    辽东战事如火如涂。
    苏大为在长安,却是忙得焦头烂额,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唐不良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庚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庚新并收藏大唐不良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