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治逐渐变得冰冷的目光下,苏大为深吸口气,向李治抱拳道“请问陛下,若是你身边最亲近之人,陷入险境,您会怎么做”
    李治眉头微动,向身边的武媚娘看了一眼“朕贵为天子,身边至亲岂会落入险境若真有那么一天,朕也会倾国之力,以救之。”
    他的声音平静,但却透着一种坚定从容的味道。
    这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诉武媚娘,放心,朕会保着你。
    虽然提问的是苏大为,但李治却是说给武媚娘听的。
    武媚娘自是清楚李治话里的意思。
    她微微一笑,眼如秋水,眉目传情。
    苏大为清咳一声道“臣没有陛下的权力,也不敢擅动公器,所以只有舍下戎装,去解救家人了。”
    “哦”
    李治面上闪过一丝讶色,目光从武媚娘脸上,重新投到苏大为身上“怎么回事”
    关于聂苏之事,苏大为本就没告诉其他人。
    就连军中最亲的苏庆节和阿史那道真都不知道,只知苏大为是有十分紧急的事,必须前往处理。
    大唐皇帝李治,就更无从得知了。
    何况李治日理万机,哪有空去关注这么点芝麻绿豆的小事。
    “臣的阿妹聂苏,在阵中失散,后来臣得到线索,前往寻找。”
    苏大为来之前就想过要将聂苏的事说出来,以打消李治的疑虑,只是在说出这件事时,他心里忽然意识到了不妙。
    果然,李治立刻就想到“既然是你家小娘子,为何会在军阵中”
    “因为我离家日久,聂苏担心臣的安危,于是不惜离家千里,前去寻我。”
    苏大为看了一眼李治的脸,平静无波,看不出喜怒来。
    他忙加了一句“之前臣率领阿史那道真的斥候队,前往追击阿史那沙毕时,对方曾引发雪崩,幸亏聂苏及时赶到,才将我等救下。”
    “聂苏她怎么能救下你们”李治的声音微有些变化,但仍听不出他的情绪。
    武媚在一旁道“聂苏我往日也曾见过,与阿弥一样,不是普通人。”
    李治微微点头,神情缓和了些。
    “原来如此。”
    一句话将此事轻轻揭过,并没有深究下去的意思。
    这让苏大为暗自松了口气。
    家中女子出现在军阵中,此事可大可小,再深挖下去就不太好了。
    幸好有武媚娘从旁圆场。
    而且看得出来,李治现在很信任武媚娘,她一开口,李治便打消了深究的想法。
    苏大为忙将话题继续引开。
    “陛下,在寻找聂苏的时候,臣曾到过雪域,去过吐蕃国。”
    这句话,立刻把李治散开的兴趣,重新聚焦起来。
    “吐蕃你居然去了吐蕃”
    李治目光闪动,显然是想到了什么。
    他并非是昏聩之主,相反,他的精明与头脑,在大唐皇帝中,都可以排入前三。
    因此苏大为的话一说,他立刻表现出敏感的嗅觉。
    “吐蕃现在情况如何”
    李治问了一句,接着又自言自语道“自父皇离世,除了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反,周边诸草原部落,也有不少野心之辈蠢蠢欲动,还有辽东故地,也颇不平静。”
    辽东,高句丽、百济、新罗,在大唐东面。
    草原部落突厥人,在大唐的西北面。
    而吐蕃,在大唐的西面,与大唐长安隔了吐谷浑和蜀地。
    李治心里虽然眼下没把吐蕃放在眼里,但也有几分清醒的认识,知道吐蕃占着地利,其国中人骁勇善战。
    王玄策出使中天竺遇袭时,曾找吐蕃借兵。
    “陛下,臣正想与你说关于吐蕃的事。”
    苏大为斟酌了一下用词道“我在雪域之时,听说吐蕃这些年在高原上东征西讨,不断兼并其余部落,就在前几年,已经吞并了象雄,现在俨然已是雪域霸主,而且其大相禄东赞野心勃勃,下一步,恐怕会对吐谷浑起染指之心”
    说到这里,苏大为便没说下去。
    聪明的君主不需要他说得那么细,自己便会脑补出来。
    对聪明人说太多,只会引起逆反。
    李治面沉如水,眸中光芒微微闪动“吐谷浑”
    想了想,他摇头道“不可能,贞观年间,吐蕃曾入侵过吐谷浑,后来与大唐展开松州之战,之后吐蕃便向大唐称臣,并迎娶了宗室之女,是为文成公主。
    这些年,吐蕃对大唐还算恭敬,未露反意。
    若他们真的生出野心,大唐的铁蹄,会教他们什么是规矩。”
    李治自信的道。
    听他这么一说,苏大为心里便是“咯噔”一下。
    他提起吐蕃,自然不是无地放矢,而是不想真等吐蕃吞并了吐谷浑,向大唐进逼的时候,唐朝才后知后觉。
    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唐不良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庚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庚新并收藏大唐不良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