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着厚厚的老茧,一双眼睛隐带威棱,透着一种公门中人的压迫感。
    过去江湖人的味道,这几年早已打磨得干净。
    苏大为见到他不由笑道“大虎,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苏帅,不是做兄弟的说你,你这回长安也有些时日了吧怎么一直不曾去我家坐坐大兄还常念叨你呢。”
    高大虎说着,大步走到桌案前,和站起身的苏大为来了个亲切的拥抱。
    虽然有两年没见,但双方的关系非比寻常,都是一起共过患难的,情分深厚。
    苏大为招呼着他坐下说话,让守在大门的不良人去泡茶,接着向高大虎苦笑道“你也知道,我隔了这么久才回来,手里的案子多如牛毛,倒不是不想去你那,就是分不开身。”
    说着,他想了想又道“大龙最近如何我前几天从西市过,路过我们那鲸油灯铺子,也不见他,问过小角,说他现在不怎么去铺子里了。”
    “嗯,大兄现在另有差使。”
    高大虎咧嘴一笑,左右看了看,凑向苏大为压低些声音道“苏帅,你该不会是忘了那件事吧”
    “哪件”
    “倭正营的差使。”
    高大虎脸上笑容憋得很辛苦“你不知道,自你走以后,倭正营很是乱了一阵,后来好不容易才理出个章程,现在由周扬暂代营正,由崔六郎为副,我大兄,也加入到倭正营里,现为二副。”
    “呃,还有这回事”
    苏大为是真的惊讶了。
    倭正营,我去,两年没回长安,差点把倭人细作的事也忘脑后了。
    当初提出倭人潜入大唐,必有勾当的,正是他自己。
    后来大理寺成立倭正营,李治亲下口谕,命苏大为担任营正,调刑部令史周扬等人辅佐。
    倭正营上下,都是从大唐各刑律衙门和不良人里抽调的精锐。
    由于行事隐蔽,倭人一直不知道大唐悄然增设了一个部门,专门侦察倭人细作之事。
    当然,倭正营针对的也不仅仅是倭人,还有百济、高句丽,甚至是突厥人的间谍,皆在其监察之下。
    这个独立部门,可谓位卑而权重。
    本来一切都上了正轨,可惜就在关键时刻,苏大为被征召参与大唐征西突厥之战。
    倭正营里的一切,只能暂时放下。
    当时苏大为也没料到,自己一去,就会耽搁两年之久。
    如今他回长安也有大半个月,但一直忙碌,倒还真忘了去倭正营看一下。
    “苏帅,我这次来,既为私情也为公事,于私嘛,我邀你有时间去我家一起喝一杯,叙叙旧,大兄也常提起你;于公嘛,李主薄听说你回来了,命我召你过去议事。”
    李主薄,就是大理寺主薄李思文。
    大理寺,相当于后世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
    在唐代,大理寺卿、刑部尚书、侍郎以及御史中丞,合称三司使,代表着唐代最高的司法行政权利。
    是掌握大唐司法极重要的部门。
    “我是该去见见李主薄。”
    苏大为想了想道“如今倭正营情况如何”
    他身上兼着倭正营营正一职,虽然从军西征离开了两年,但李治并没有说免他的职务。
    那么这个营正的位置,仍是他苏大为的。
    哪怕现在由周扬掌着,也只能说是“代”营正。
    所以从道理上来讲,他也该回倭正营,把职权重新抓起来。
    “苏帅,我正要告诉你第三件事,也是我今天来的目地,倭正营那边,有大案子,大兄说,非你出手不可。”
    时至春日午后。
    大理寺,苏大为在与李思文见面谈话之后,辞别了李思文,匆匆赶往倭正营的办公公廨。
    高大虎先前说得语焉不详,在和李思文谈过以后,苏大为敏感的察觉到,倭正营这次捞到条“大鱼”。
    从永徵五年起,苏大为就盯着倭人的东瀛会馆,怀疑这些人与长安内多起案件有关。
    先后抓到半妖苏我氏,赶走了巫女和百济道琛,但却始终没办法抓到倭人更大的破绽。
    受限于李治陛下的意见,不可不教而诛,必须在法理上,握有坚实的证据,方可对半使馆性质的东瀛会馆出手。
    所以这些年来,倭正营主要做的就是监视和暗查倭人细作。
    倭人虽然不清楚大唐有一个专门的部门在调查自己,但也隐隐感觉到,大唐对各外蕃使节和商人的监管在收窄,这两年一直十分小心和低调。
    倭正营虽查了些小案,但一直没抓到大鱼。
    直到这次。
    说来也巧,就在苏大为回长安第二天,倭正营查获到一条重要消息。
    原本也没太当回事。
    但当代营正周扬顺藤摸瓜,营副崔六郎和高大龙细细排查之后,却吃惊的发现,事情很大。
    远远超乎他们的预料。

章节目录

大唐不良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庚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庚新并收藏大唐不良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