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刘仁愿的声音,苏大为和薛绍义、阿史那道真和苏庆节,先后站起来,走到床榻边。
“副总管,你醒了”
“感觉怎么样”
刘仁愿喉头蠕动了一下,还没开口,苏大为已经从一旁递过茶水“副总管,先喝口水。”
看刘仁愿嘴唇都干裂了,这属于大量失血后,身体脱水症。
没曾想,刘仁愿却摇头拒绝,一边在薛绍义的搀扶下,坐起身,哑着嗓子问“有酒吗对了,我昏迷多久了”
一旁的药童和医生,看着苏大为拿酒给刘仁愿,惊得下巴差点掉下来。
刘仁愿一仰脖子,一口气干了半瓶醪糟酒,喘了口气,眼睛一下子瞪在药童和医师身上“本将要议事,还不快滚出去”
“是是将军恕罪”
老医生忙牵起药童,倒退着走出去,不敢多做申辩。
“副总管,还要靠医生给你治伤呢。”苏大为不禁苦笑。
刘仁愿别的都好,就是对这些出身低贱的人,有些踞傲。
当然,这些都是小节,不影响到唐军的作战,苏大为也无意在此事与他顶撞。
等房间清场后,刘仁愿摸了摸自己的大胡子,虽然脸色依旧苍白,但却恢复了几分力气,冲苏大为等人道“你们都是独挡一面的将才,怎么如此大意谈军务一定要将不相干的人赶出去,否则遗祸无穷。”
“副总管说得是,此事是我们疏忽了。”
刘仁愿吃力的摆摆手,指了指一旁的坐位“你们坐下说,我气力不继就听你们说。”
苏大为点点头,向苏庆节他们看了一眼,四人依着刚才的坐次重新坐下。
“刚才说到哪了”
“说到泉盖苏文重病,他三个儿子争权。”
“哦对。”
苏大为想了想道“只要弄清这一点,后面的事就很清楚了,泉盖苏文只会越来越虚弱,他的三个儿子互相掣肘,只会令高句丽越发虚弱。”
说到这里,他忍不住感概道“这是数十年里,高句丽最虚弱的时刻,陛下真是挑了个好时候啊。”
所谓天地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高句丽有泉盖苏文在一天,便是唐军难以逾越的天险。
李治这个时候,府兵已经不如开国那一批精锐。
但却碰到泉盖苏文快要撑不住病死,这个千载难逢的机缘。
这个消息简直是太宗听了要默然。
隋炀帝听了会流泪。
当初为了征服高句丽,炀帝把大隋江山送了。
李世民以四十七岁的高龄亲征辽东,并且向李治保证,不破掉高句丽,老子我就不脱下衣甲。
一个快五十岁的老人,整天穿着几十斤重的铁甲,在辽东那个破地方,和高句丽人玩了数个月的躲猫猫。
最后搞得背后生了大疮,被严寒逼得退兵。
到底没能把高句丽打下来。
结果到了李治这里,眼看着泉盖苏文快要不行了。
灭亡高句丽的旷世之功,李治唾手可得。
这都哪里去说理去
时也,命也。
“高句丽的情况毋须我们担心。”
刘仁愿咳嗽了一声“陛下任命契苾何力为浿江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
刘伯英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程名振为镂方道总管,又以萧嗣业为夫馀道行军总管,率回纥等诸部兵进军平壤。
有这五路大军,依我看,高句丽被攻破的希望很大。”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他再次剧烈咳嗽起来。
苏大为明白他的意思,高句丽的战事,不用熊津都督府太过担心。
就算他刘仁愿这个嵎山道副总管,也只用做一些辅助的工作。
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依然是稳定百济的局面。
苏大为话锋一转道“那我们说回百济的事。”
心中斟酌了一下用词道“泗沘城之围已解,叛军元气大伤,周留城处的扶余丰不足为惧。
依我之见,此时万不可放松,应该派兵继续追击叛军,尽量扩大战果,消灭叛军的作战潜力。
尔后,将周留城一鼓作气拿下,赶扶余丰下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阿弥,有时候你随口一句诗,真是令人惊艳。”
刘仁愿目露惊讶“宜将剩余追穷寇你打算趁夜进军”
“是。”
阿史那道真和苏庆节、袁绍义等三人,脸上均露出诧异。
泗沘城防守战虽然唐军赢了,但自身也是疲惫不堪。
此时急需休整。
而且夜里行军,一向是军中大忌。
这个时代的人,虽然托唐人肉食丰富之故,不是人人都有夜盲症,但夜里可没电灯,只有火把。
对百济的地形,唐军也不是那么熟悉。
若是走错了路还好说,要是中了敌人的埋伏,遭致大败,那简直是不可原谅的损失。
此时既已取得大胜,理应立刻休整,待天亮后,再分配追击任务,最为稳妥。
苏大为早就料到众人心里的想法,继续道“大家都很累很辛苦,但是我们累,叛军会更累。
百济再小,也不是区区万人能收拾下来的。
现在战机就在眼前,只要将叛军最精锐的部份消灭,则
“副总管,你醒了”
“感觉怎么样”
刘仁愿喉头蠕动了一下,还没开口,苏大为已经从一旁递过茶水“副总管,先喝口水。”
看刘仁愿嘴唇都干裂了,这属于大量失血后,身体脱水症。
没曾想,刘仁愿却摇头拒绝,一边在薛绍义的搀扶下,坐起身,哑着嗓子问“有酒吗对了,我昏迷多久了”
一旁的药童和医生,看着苏大为拿酒给刘仁愿,惊得下巴差点掉下来。
刘仁愿一仰脖子,一口气干了半瓶醪糟酒,喘了口气,眼睛一下子瞪在药童和医师身上“本将要议事,还不快滚出去”
“是是将军恕罪”
老医生忙牵起药童,倒退着走出去,不敢多做申辩。
“副总管,还要靠医生给你治伤呢。”苏大为不禁苦笑。
刘仁愿别的都好,就是对这些出身低贱的人,有些踞傲。
当然,这些都是小节,不影响到唐军的作战,苏大为也无意在此事与他顶撞。
等房间清场后,刘仁愿摸了摸自己的大胡子,虽然脸色依旧苍白,但却恢复了几分力气,冲苏大为等人道“你们都是独挡一面的将才,怎么如此大意谈军务一定要将不相干的人赶出去,否则遗祸无穷。”
“副总管说得是,此事是我们疏忽了。”
刘仁愿吃力的摆摆手,指了指一旁的坐位“你们坐下说,我气力不继就听你们说。”
苏大为点点头,向苏庆节他们看了一眼,四人依着刚才的坐次重新坐下。
“刚才说到哪了”
“说到泉盖苏文重病,他三个儿子争权。”
“哦对。”
苏大为想了想道“只要弄清这一点,后面的事就很清楚了,泉盖苏文只会越来越虚弱,他的三个儿子互相掣肘,只会令高句丽越发虚弱。”
说到这里,他忍不住感概道“这是数十年里,高句丽最虚弱的时刻,陛下真是挑了个好时候啊。”
所谓天地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高句丽有泉盖苏文在一天,便是唐军难以逾越的天险。
李治这个时候,府兵已经不如开国那一批精锐。
但却碰到泉盖苏文快要撑不住病死,这个千载难逢的机缘。
这个消息简直是太宗听了要默然。
隋炀帝听了会流泪。
当初为了征服高句丽,炀帝把大隋江山送了。
李世民以四十七岁的高龄亲征辽东,并且向李治保证,不破掉高句丽,老子我就不脱下衣甲。
一个快五十岁的老人,整天穿着几十斤重的铁甲,在辽东那个破地方,和高句丽人玩了数个月的躲猫猫。
最后搞得背后生了大疮,被严寒逼得退兵。
到底没能把高句丽打下来。
结果到了李治这里,眼看着泉盖苏文快要不行了。
灭亡高句丽的旷世之功,李治唾手可得。
这都哪里去说理去
时也,命也。
“高句丽的情况毋须我们担心。”
刘仁愿咳嗽了一声“陛下任命契苾何力为浿江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
刘伯英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程名振为镂方道总管,又以萧嗣业为夫馀道行军总管,率回纥等诸部兵进军平壤。
有这五路大军,依我看,高句丽被攻破的希望很大。”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他再次剧烈咳嗽起来。
苏大为明白他的意思,高句丽的战事,不用熊津都督府太过担心。
就算他刘仁愿这个嵎山道副总管,也只用做一些辅助的工作。
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依然是稳定百济的局面。
苏大为话锋一转道“那我们说回百济的事。”
心中斟酌了一下用词道“泗沘城之围已解,叛军元气大伤,周留城处的扶余丰不足为惧。
依我之见,此时万不可放松,应该派兵继续追击叛军,尽量扩大战果,消灭叛军的作战潜力。
尔后,将周留城一鼓作气拿下,赶扶余丰下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阿弥,有时候你随口一句诗,真是令人惊艳。”
刘仁愿目露惊讶“宜将剩余追穷寇你打算趁夜进军”
“是。”
阿史那道真和苏庆节、袁绍义等三人,脸上均露出诧异。
泗沘城防守战虽然唐军赢了,但自身也是疲惫不堪。
此时急需休整。
而且夜里行军,一向是军中大忌。
这个时代的人,虽然托唐人肉食丰富之故,不是人人都有夜盲症,但夜里可没电灯,只有火把。
对百济的地形,唐军也不是那么熟悉。
若是走错了路还好说,要是中了敌人的埋伏,遭致大败,那简直是不可原谅的损失。
此时既已取得大胜,理应立刻休整,待天亮后,再分配追击任务,最为稳妥。
苏大为早就料到众人心里的想法,继续道“大家都很累很辛苦,但是我们累,叛军会更累。
百济再小,也不是区区万人能收拾下来的。
现在战机就在眼前,只要将叛军最精锐的部份消灭,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