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言重了,还是先请孙老神仙替太子诊病吧。”

    苏大为态度谦虚道。

    随着李治摆驾东宫,孙思邈和苏大为、武媚娘等人,在宫人太监、千牛卫的护送下,一起前往。

    这一路上,苏大为都暗自在打量孙思邈。

    这是一个传奇人物。

    哪怕是数千年后,他的名字,依然与肘后千金方一起,被人铭记,被尊称为药王。

    苏大为记得自己看过不少关于孙思邈的记录,此老在贞观年间,就曾被太宗征召过,而且他出生于西魏,历经西魏、隋、唐三朝,可谓活化石。

    按年岁去推,此老已经年逾百岁,但苏大为暗自观察,发现孙思邈面如婴儿,牙齿整齐坚固,说话时中气自丹田而出,沉凝而稳定,完 全不像是百岁高龄的老人。

    这人养身之功,非同小可。

    而且苏大为更隐隐在孙思邈身上感到元气流动。

    只是这股气息并不强烈。

    只能暗自猜测此老也是开灵异人,但究竟到哪一层次不好判断。

    到了东宫,孙思邈先是看了一番太子殿内的摆设,让宫人将太子殿中窗格全数打开,令阳光和气流通。

    给太子诊脉之后,他请来笔墨,不假思索写就一张药方,令人去抓了煮药。

    然后又从随身药囊里,取银针九枚,或长或短,依次扎在太子右手上。

    “我取针手太阴肺经,此经可以泄去太子肺中邪火。”

    孙思邈慢条斯理的说着,右手二指拈着银针轻轻转动。

    苏大为站在武媚娘后方,距离太了床榻不远,眼瞳微缩间,看到孙思邈手中有淡淡蓝色光点闪动。

    那是元气,如丝如缕,自药王手指间,透过银针刺入太子手太阴肺经。

    略留针片刻。

    孙思邈将银针取下,动作如行云流水。

    刚好内侍将药煎好端上来。

    武媚娘忙上前,亲手侍奉太子喝下这碗浓浓的中药,看着太子眼神困倦,侧卧于床沉沉睡去。

    孙思邈拈须道“太子头三日 皆由老道给他用银疏通肺经邪气,再以药汤固本,待邪火散去 再用针炙之法 去尽沉疴 之后再调养月余,当可痊愈。”

    李治和武媚娘俩人皆是又惊又喜,对视了一眼 两人的手紧握了一下 随即分开。

    李治向孙思邈道“那依药老之见,弘儿的病两月便可痊愈”

    “不用不用,一月有余 老道保证还陛下一个健康的太子。”

    孙思邈面色红润 拈着白须微笑道“今后只要注意寒凉 温养肺经 可保身体安泰 不会再有反复。”

    “多谢药老”

    李治和武媚娘大喜 两人以帝王和帝后之尊,居然破天荒一起向孙思邈鞠躬行礼。

    孙思邈哪里敢受两人大礼,忙侧身以示避让。

    “太子乃国之储君,替太子医病,也就是为大唐百姓福祉出力 此乃老道份内之事。”

    “药老功德无量 朕代太子和大唐千万百姓 谢过药老。”

    李治感概的道“药老想要什么样的封赏”

    这话出来 武媚娘在下面,借着大袖掩饰,轻拉了一下李治的衣襟。

    李治一下子反应过来 以手加额道“却是朕糊涂了,药老高风亮节,民间俗物,多半不放在药老眼里。”

    孙思邈轻拈白须谓叹道“老道活了百余岁,功名利禄并不放在心上,余愿继续精研医道,造福苍生。”

    苏大为在一旁小声道“既然孙仙翁想要多为百姓谋利,何不多设立医馆,助仙翁将医道发扬广大,令更多人学得孙仙翁的医术,造福百姓。”

    这话一出,李治和武媚娘都是眼中一亮。

    设立医馆,多召医者门徒向孙思邈学医道,如此一来,孙思邈短时间内,无法再借故隐遁,又为大唐多培养医官,此乃一举两得之便。

    若在平时,李治和武媚娘未必想不到,只是眼下担心着太子的病情,关心则乱。

    听了苏大为的“神补刀”,这帝后俩都大为满意,向苏大为投来的目光,也透着嘉许和勉励之意。

    孙思邈拈须苦笑“这个老道倒是无法拒绝,我活了百来岁,也不知还能活多少年,这身本事若带进土里,也是可惜。”

    “孙仙翁修为高深,想来就算是活个两三百岁也是有的,如今正当壮年呢。”

    苏大为在一旁笑着,不动声色拍了一下孙思邈的马屁。

    说是马屁,也有大半真心。

    按传说,孙思邈貌似活了一百五六十岁,活脱脱的人瑞。

    “陛下还可替孙仙翁多多宣言医典,助孙仙翁将生平所学,着,造福生民。”

    “阿弥此言甚合朕意。”

    李治连日来,少有这般高兴,忍不住哈哈一笑,似乎身体都轻便了许多。

    “陛下,先让老道替你诊脉吧。”

    “有劳药老了。”

    李治的身体情况与李弘不同。

    李弘是感染了肺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唐不良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庚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庚新并收藏大唐不良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