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现在虽说好了,但不查一下,怎能放心”
“谁说我没请医生,我请了孙神医”
“真的”
“的徒弟。”苏大为转口道。
这话令李淳风一阵眉眼乱跳,只觉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你特么说话能不大喘气嘛。
这么说话会被人打的,我跟你讲。
“阿弥,你还记得吗,我可是你长辈。”
“咱们各论各的。”
“聂苏是我女儿”
“干的。”
李淳风只觉额头上的青筋突突跳动。
好想一记掌心雷活劈了这小子。
“你究竟让不让老道看”
“你是道士又不是医生,你给小苏查身体安什么心”
“放屁”
李淳风终于绷不住了,勃然大怒道“医道不分家,老道我医卜星象,无一不精,给自己女儿看看怎么了”
“谢谢您了,之前小苏昏倒时你看没看”
“呃,看了。”
“看出什么来了”
“”
苏大为冷笑瞅着老道,虽没说话,但脸上的嘲讽拉满。
“好心被当驴肝肺”
李淳风恨恨一甩衣袖“我告诉你,这次我不与你争,但小苏若有什么事,老道饶不了你。”
“小苏是我妻子,有我在,谁也动不了她。”
苏大为向着李淳风拱手道“有劳泰山挂念。”
嗯,按理来说,小苏当初为了与苏大为相配,是认了李淳风做父,那么,苏大为便成了李淳风的女婿,没毛病。
“老夫真有点后悔。”
李淳风看着油盐不进的苏大为,想说什么又忍住。
“泰山请留步。”
苏大为换了张笑脸,一把抓住甩袖准备走人的李淳风。
不知为何,他喊泰山的时候,想的不是什么岳父大人。
而是那个在丛林里扯着藤蔓荡来荡去,嗷嗷怪叫的猴王。
“咳,岳丈,你可听说最近朝中的事”
“什么”
李淳风有些警惕的看向他“你说这个做什么陛下不是令你禁足”
“是禁足,又不是禁口。”
呃,这么说也有几分道理。
“看你的样子都知道了,还问老道做甚”
李淳风微微冷笑,眼里目光复杂“依我看,现在长安就没几个比你苏大为消息更灵通的。”
“岳丈这边来,这边请,我刚弄了点上好的茶,还有一套不错的合香,正好请岳丈品鉴。”
苏大为把李淳风拉到一边。
院中桃树下,早已摆好了桌椅。
是上次李贤送的那套。
李淳风看了一眼桃树,眉头一皱,旋又散开。
“我说看看聂苏,你不让,却又让老道陪你喝茶,安得什么心”
“自然是好心,诚心。”
苏大为伸手示意,待李淳风坐下,才亲手烹茶燃香。
“听说最近颇不太平。”
“你要说朝廷的事”
“您老可就不困了”
“放屁”
李淳风差点把桌子掀了“老道我已经致仕了,如今朝中的事,别问我,我聋了。”
“我看您这身子骨,说是今晚打老虎我都信,咱俩谁跟谁啊,这事不问你,我还能跑去问郡公么”
“呸,你丫说漏嘴了就是懒得跑去昆明池,才扯上老道吧告诉你,老道不吃你这套”
“来来,泰山请喝茶”
“喝你咦,这茶不错啊。”
“确实不错,还有这香。”
“嘶是上上品这东西不多见了啊,你从哪弄来的”
“岳丈咱们继续聊刚才的事”
最近的朝局颇不太平。
具体来说,李治终于出手了。
宫禁之乱后,时隔近两个月,圣人终于降旨。
无数人因此人头落地。
无数世家高门家道中落。
几家欢喜几家愁。
明面上,削的是宫禁之乱那些失职或牵连者。
但明眼人都知道,圣人的剑,指的还是反对迁都那些人。
迁都才是矛盾的中心。
其余的,都是枝蔓。
以李治之隐忍,哪怕是意图行刺他,他都没急着发作。
忍了这么久,如今收网,那自然是要将明里暗里的敌人一网打尽。
苏大为听说,关陇高门中,数家受到牵连。
其中尤以王氏最重。
包括之前蜀中剑阁都督王西岳,也被圣人明旨调往别处。
平调。
对王西岳这些年的功绩来说,平调便是贬。
若无奇迹发生,王西岳余生将没没无闻,消亡在不知名的角落。
政争从来都是冰冷而残酷的。
苏大为拉上李淳风,想问的就是此事。
“与王家有关”
“有关。”
“所以王方翼但他不是和王家比较疏远”
“打断骨头连着筋吧,一笔写不出两个王。”
“王西岳远在蜀中,怎么也会牵连上”
“别说远在蜀中,就算在西域,同为王家人,既然主家犯了事,圣人难道还留着这些旁枝不成”
苏大为默默点头,替李淳风倒上茶。
“圣人是不是决定要迁都了”
李淳风执杯的手微微一顿。
抬眼看向苏大为“什么都瞒不过你的眼睛。”
眼睛二字,他微微加重语气。
李淳风虽已致仕,但朝中有许多事,仍然绕不过他。
比方说星象,比如说气运。
他仍是大唐朝廷当之无愧第一人。
“这个并不难猜。”
苏大为叹道“关中疲弊,历年来大兴土木,水土流失,这几年天灾不断,早已养不活那么多百姓。”
“还幸亏你献上治疫之法,还有那个堆肥法,圣人可是十分欢喜。”
“方法虽好,但也需要时间才能看出成效,圣人和武后大概早就决定要迁去洛阳了,前些年曾数次东巡洛阳。
迁过去,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
不用再顾忌粮食困窘,可以养活更多人,方便南方粮草从洛水转运,降低消耗。”
这些,只是经济帐。
最重要的是政治帐。
迁都去洛阳,长安这边的关陇世家根基将大为削弱。
而寒门,还有山东士人将迎来新机会。
王朝气运更迭,具体来说,是内部食利层的消长。
关陇掌握权力太久了。
久到李治都为之忌惮。
从前隋,到大唐建立,其实一直是靠关陇军阀起家,建立后又打压关陇门阀的一个过程。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靠关陇可得天下。
但关陇太强,又会动摇君王的权力,甚至兴废立之事。
这是大唐总结前朝经验,得出的经验。
当然这一切,在苏大为的心中,同样也在李淳风的心中。
有些话,不方便说出来。
大家心里明白即可。
“看来迁都是大势所趋,不可避免。”
“你是武后和圣人如今看重的人。”
李淳风缓缓道“不论圣人武后如何决定,你只须跟着他们便是,何必多虑再说,此次圣人令你禁足三月,其实也是告诉你,禁足结束后,你该出任兵部尚书了。”
苏大为默默点头。
他自是明白。
修为到他这个层次,思维和智慧都有质的飞跃。
自然而然,拥有一些佛门“六通”类似的神通。
比如对危机的感应。
对他人心思的通透。
一定程度的预见、预知。
所谓秋风未动蝉先觉。
他与李淳风交谈,也只是印证此事。
对自己身上生出的种种异象神通,现在除了李淳风,也只能找袁守诚或郡公去聊聊。
不过最近在禁足,刚好李淳风来了,问他最方便。
“任兵部尚书,我倒也不排斥,迁都洛阳这边的宅子又得空置了,觉得有点浪费啊。”
“你都是县公了,浪费个屁啊”李淳风笑骂道“旁人都唯愿多些田宅,你倒好,还觉得浪费。”
“旁人是旁人啊,我的生意赚得不错。”
“说起生意,那个制冰铺子,这些年做得不错啊。”
李淳风摸着衣袖,两眼微眯“最近还有没有新的财路。”
“泰山,你赚的也不少了吧”
“谁还会嫌财多老道做学问,着书立说,钻研星象,教导弟子,哪一样不需花费就说去岁在邙山定下观星台,还有节气星鉴,这一样样的”
“咳咳,我还真有个新赚钱的点子。”
与李淳风半是闲谈,半是印证心中所想。
手中端着白瓷茶杯,嗅着合香。
苏大为的心神,却是飘向另一方向。
他现在的修为,达到异人二品,所谓地境之后,心境上,也有微妙的变化。
除了所思所想,能更广阔外,好像也有了分心二用,甚至三用的能力。
记得破突到异人三品时,有着“记忆宫殿”一样的异能。
到了二品,有了种种它心通和天眼通类的神通。
同时还可以左右互搏,一心多用。
他的元神仿佛离开身体,静静看着与李淳风谈话的自己。
同时另一半,分裂出另一个想法。
盘膝坐在身体之上,远望着西边。
那里,是西域大都护府的方向。
王家的事,累及王方翼、王西域。
那么,裴行俭会不会因此受到牵连
当年李治和武媚娘联手对付关陇,对付长孙无忌,裴行俭因为劝谏而被牵连,被贬。
这次王家的事不知会不会连累到他。
许多事,不得不提前安排。
最令他在意的一点,还是王方翼临死前说的那些话,借王敬直转给他的诗。
王方翼是否也是穿越者
还是说,在如今的大唐,还隐藏着一个我所不知的穿越者
究竟是友是敌
“谁说我没请医生,我请了孙神医”
“真的”
“的徒弟。”苏大为转口道。
这话令李淳风一阵眉眼乱跳,只觉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你特么说话能不大喘气嘛。
这么说话会被人打的,我跟你讲。
“阿弥,你还记得吗,我可是你长辈。”
“咱们各论各的。”
“聂苏是我女儿”
“干的。”
李淳风只觉额头上的青筋突突跳动。
好想一记掌心雷活劈了这小子。
“你究竟让不让老道看”
“你是道士又不是医生,你给小苏查身体安什么心”
“放屁”
李淳风终于绷不住了,勃然大怒道“医道不分家,老道我医卜星象,无一不精,给自己女儿看看怎么了”
“谢谢您了,之前小苏昏倒时你看没看”
“呃,看了。”
“看出什么来了”
“”
苏大为冷笑瞅着老道,虽没说话,但脸上的嘲讽拉满。
“好心被当驴肝肺”
李淳风恨恨一甩衣袖“我告诉你,这次我不与你争,但小苏若有什么事,老道饶不了你。”
“小苏是我妻子,有我在,谁也动不了她。”
苏大为向着李淳风拱手道“有劳泰山挂念。”
嗯,按理来说,小苏当初为了与苏大为相配,是认了李淳风做父,那么,苏大为便成了李淳风的女婿,没毛病。
“老夫真有点后悔。”
李淳风看着油盐不进的苏大为,想说什么又忍住。
“泰山请留步。”
苏大为换了张笑脸,一把抓住甩袖准备走人的李淳风。
不知为何,他喊泰山的时候,想的不是什么岳父大人。
而是那个在丛林里扯着藤蔓荡来荡去,嗷嗷怪叫的猴王。
“咳,岳丈,你可听说最近朝中的事”
“什么”
李淳风有些警惕的看向他“你说这个做什么陛下不是令你禁足”
“是禁足,又不是禁口。”
呃,这么说也有几分道理。
“看你的样子都知道了,还问老道做甚”
李淳风微微冷笑,眼里目光复杂“依我看,现在长安就没几个比你苏大为消息更灵通的。”
“岳丈这边来,这边请,我刚弄了点上好的茶,还有一套不错的合香,正好请岳丈品鉴。”
苏大为把李淳风拉到一边。
院中桃树下,早已摆好了桌椅。
是上次李贤送的那套。
李淳风看了一眼桃树,眉头一皱,旋又散开。
“我说看看聂苏,你不让,却又让老道陪你喝茶,安得什么心”
“自然是好心,诚心。”
苏大为伸手示意,待李淳风坐下,才亲手烹茶燃香。
“听说最近颇不太平。”
“你要说朝廷的事”
“您老可就不困了”
“放屁”
李淳风差点把桌子掀了“老道我已经致仕了,如今朝中的事,别问我,我聋了。”
“我看您这身子骨,说是今晚打老虎我都信,咱俩谁跟谁啊,这事不问你,我还能跑去问郡公么”
“呸,你丫说漏嘴了就是懒得跑去昆明池,才扯上老道吧告诉你,老道不吃你这套”
“来来,泰山请喝茶”
“喝你咦,这茶不错啊。”
“确实不错,还有这香。”
“嘶是上上品这东西不多见了啊,你从哪弄来的”
“岳丈咱们继续聊刚才的事”
最近的朝局颇不太平。
具体来说,李治终于出手了。
宫禁之乱后,时隔近两个月,圣人终于降旨。
无数人因此人头落地。
无数世家高门家道中落。
几家欢喜几家愁。
明面上,削的是宫禁之乱那些失职或牵连者。
但明眼人都知道,圣人的剑,指的还是反对迁都那些人。
迁都才是矛盾的中心。
其余的,都是枝蔓。
以李治之隐忍,哪怕是意图行刺他,他都没急着发作。
忍了这么久,如今收网,那自然是要将明里暗里的敌人一网打尽。
苏大为听说,关陇高门中,数家受到牵连。
其中尤以王氏最重。
包括之前蜀中剑阁都督王西岳,也被圣人明旨调往别处。
平调。
对王西岳这些年的功绩来说,平调便是贬。
若无奇迹发生,王西岳余生将没没无闻,消亡在不知名的角落。
政争从来都是冰冷而残酷的。
苏大为拉上李淳风,想问的就是此事。
“与王家有关”
“有关。”
“所以王方翼但他不是和王家比较疏远”
“打断骨头连着筋吧,一笔写不出两个王。”
“王西岳远在蜀中,怎么也会牵连上”
“别说远在蜀中,就算在西域,同为王家人,既然主家犯了事,圣人难道还留着这些旁枝不成”
苏大为默默点头,替李淳风倒上茶。
“圣人是不是决定要迁都了”
李淳风执杯的手微微一顿。
抬眼看向苏大为“什么都瞒不过你的眼睛。”
眼睛二字,他微微加重语气。
李淳风虽已致仕,但朝中有许多事,仍然绕不过他。
比方说星象,比如说气运。
他仍是大唐朝廷当之无愧第一人。
“这个并不难猜。”
苏大为叹道“关中疲弊,历年来大兴土木,水土流失,这几年天灾不断,早已养不活那么多百姓。”
“还幸亏你献上治疫之法,还有那个堆肥法,圣人可是十分欢喜。”
“方法虽好,但也需要时间才能看出成效,圣人和武后大概早就决定要迁去洛阳了,前些年曾数次东巡洛阳。
迁过去,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
不用再顾忌粮食困窘,可以养活更多人,方便南方粮草从洛水转运,降低消耗。”
这些,只是经济帐。
最重要的是政治帐。
迁都去洛阳,长安这边的关陇世家根基将大为削弱。
而寒门,还有山东士人将迎来新机会。
王朝气运更迭,具体来说,是内部食利层的消长。
关陇掌握权力太久了。
久到李治都为之忌惮。
从前隋,到大唐建立,其实一直是靠关陇军阀起家,建立后又打压关陇门阀的一个过程。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靠关陇可得天下。
但关陇太强,又会动摇君王的权力,甚至兴废立之事。
这是大唐总结前朝经验,得出的经验。
当然这一切,在苏大为的心中,同样也在李淳风的心中。
有些话,不方便说出来。
大家心里明白即可。
“看来迁都是大势所趋,不可避免。”
“你是武后和圣人如今看重的人。”
李淳风缓缓道“不论圣人武后如何决定,你只须跟着他们便是,何必多虑再说,此次圣人令你禁足三月,其实也是告诉你,禁足结束后,你该出任兵部尚书了。”
苏大为默默点头。
他自是明白。
修为到他这个层次,思维和智慧都有质的飞跃。
自然而然,拥有一些佛门“六通”类似的神通。
比如对危机的感应。
对他人心思的通透。
一定程度的预见、预知。
所谓秋风未动蝉先觉。
他与李淳风交谈,也只是印证此事。
对自己身上生出的种种异象神通,现在除了李淳风,也只能找袁守诚或郡公去聊聊。
不过最近在禁足,刚好李淳风来了,问他最方便。
“任兵部尚书,我倒也不排斥,迁都洛阳这边的宅子又得空置了,觉得有点浪费啊。”
“你都是县公了,浪费个屁啊”李淳风笑骂道“旁人都唯愿多些田宅,你倒好,还觉得浪费。”
“旁人是旁人啊,我的生意赚得不错。”
“说起生意,那个制冰铺子,这些年做得不错啊。”
李淳风摸着衣袖,两眼微眯“最近还有没有新的财路。”
“泰山,你赚的也不少了吧”
“谁还会嫌财多老道做学问,着书立说,钻研星象,教导弟子,哪一样不需花费就说去岁在邙山定下观星台,还有节气星鉴,这一样样的”
“咳咳,我还真有个新赚钱的点子。”
与李淳风半是闲谈,半是印证心中所想。
手中端着白瓷茶杯,嗅着合香。
苏大为的心神,却是飘向另一方向。
他现在的修为,达到异人二品,所谓地境之后,心境上,也有微妙的变化。
除了所思所想,能更广阔外,好像也有了分心二用,甚至三用的能力。
记得破突到异人三品时,有着“记忆宫殿”一样的异能。
到了二品,有了种种它心通和天眼通类的神通。
同时还可以左右互搏,一心多用。
他的元神仿佛离开身体,静静看着与李淳风谈话的自己。
同时另一半,分裂出另一个想法。
盘膝坐在身体之上,远望着西边。
那里,是西域大都护府的方向。
王家的事,累及王方翼、王西域。
那么,裴行俭会不会因此受到牵连
当年李治和武媚娘联手对付关陇,对付长孙无忌,裴行俭因为劝谏而被牵连,被贬。
这次王家的事不知会不会连累到他。
许多事,不得不提前安排。
最令他在意的一点,还是王方翼临死前说的那些话,借王敬直转给他的诗。
王方翼是否也是穿越者
还是说,在如今的大唐,还隐藏着一个我所不知的穿越者
究竟是友是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