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我能高中回家。”
    说到这里,吴用惨然一笑,道“可他哪里知道,我此生不可能高中了。”
    李纲听到这里,说道“即便是这样,你也不能生出此等恶念,你若得了意,将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吴用看了李纲一眼,说道“李大人以为我是为了一己私利才极力促成此事”
    李纲道“难道不是”
    吴用笑笑,道“李大人太小看我了,如果只是我一人之仇恨,饱读圣贤书的我,是绝不会动此心思的,最多我也只会叫矛头指向那个贪官罢了。”
    不等李纲、李光相问,吴用就自己说道“别告诉我,你们不知道宋江、方腊两伙起义的真正原因”
    李纲和李光顿时就哑口无言
    他们不是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的赵佶,他们可是清清楚楚的知道宋江、方腊两伙起义的真正原因。
    不仅知道,在李彦接替杨戬继续以西城所的名义收括土地之时以及在赵佶旧态复萌继续修建艮岳和让朱勔父子复职继续为他搜找花石纲之时,他们都给赵佶上书阻止过。
    结果,他们上的奏章,有如石沉大海一般,连个水花都没有击起。
    吴用又道“侯爷不久前得到消息,说朝廷又弄出来了一个经抚房,人人都要向它缴纳免夫钱,为保证民众限期完成免夫钱的征集,朝廷还派督查官员下去,对各路府州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严格考核,与官员的政绩和升迁挂钩,搞得人不堪命,遂皆去为盗,河北、京东等路各地最近相继爆发了多起抗捐风暴或农民暴动事件,少者百人,多则数千人,可以想象,用不了多久,就又会有宋江、方腊站出来。”
    说到这里,吴用看向李纲和李光,说道“这样的朝廷,让我怎么对它报以希望,如何能不为天下苍生计深远”
    经抚房的事,李纲和李光也听说了,可他们实在是鞭长莫及,根本就无法给朝廷、给赵佶上奏章阻止。
    而且,不论是李纲,还是李光,都清楚,朝廷之所以设置经抚房,是为了集钱收复燕云,他们就是上奏章,恐怕也阻止不了。
    这也是当初李纲、李光等人不看好收复燕云的原因之一。
    李光沉默了一会,说道“事有轻重缓急,若是侯爷和童太师能以雷霆之势收复燕云,国内之事,当能安抚下去。”
    吴用也没有揪着这些不放,毕竟,现在经抚房的影响还没有完全爆发。
    吴用说道“大人说得不错,只要皇帝励精图治、亲贤臣远小人,什么时候都不晚,都不困难。”
    然而,吴用随即语气一转,又道“可咱们那位皇帝是亲贤臣远小人的皇帝吗”
    吴用看着李纲、李光说道“二位大人,也包括侯爷带来云地的其他人,均是有才有识之人,然而,你们这些人,在朝中得到重用了吗”
    李纲、李光无言以对。
    几年前,京师大水,李纲上疏要求朝廷注意内忧外患问题,被赵佶认为议论不合时宜,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一干就是六年。
    同一年,李光指责士大夫阿谀奸佞成风,甚至援引荀卿有听从,无谏诤的话来堵塞言路;又认为怨嗟之气,聚结为妖气。王黼厌恶他,令吏部任他为桂州阳朔知县,也是一干六年。
    要不是蔡仍将李纲和李光要来,他们还不知道得在基层干多久,才能出头。
    这种情况下,李纲和李光怎么也谈不上受赵佶重用。
    不仅李纲和李光如此,其他跟蔡仍来云地的人也大多都是如此。
    而事实已经证明了,他们这些人确实是很有才干的。
    别的不说,只说应州的仇悆和朔州的郭永,就干得极好,李纲亲眼所见,应州和朔州被他们二人打理得井井有条,那两个州现在一点都看不出来是刚收复的州地。
    当然,李纲,也包括李光,很清楚,仇悆和郭永之所以能干得这么好,首先要得益于蔡仍领导的好、指定的方针好,其次要得益于蔡仍对他们的信任肯放权给他们让他们放开手脚干。
    如此一对比,赵佶顿时就被蔡仍给比没了。
    吴用恰到好处的吟道
    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
    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
    出门无通路,枳棘塞中涂。
    计策弃不收,块若枯池鱼。
    李纲和李光如遭重击,回想起以前不得志时的点点滴滴。
    沉默了好一会,李光才勉勉强强的反驳了一句“侯爷也是陛下一手提拔任用的。”
    吴用笑笑,没再跟李纲和李光说什么,他只是在心中自顾自的说了一句“侯爷能出头,那是因为侯爷不像你们这么死心眼,他如果也像你们一样处处都跟那昏君对着干、总说些难听的、不懂讨那昏君欢喜,哪能有今天”
    就在这时,有人唱道“侯爷到”

章节目录

大宋枭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任鸟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任鸟飞并收藏大宋枭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