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杂志上面发表了相关的论文。

    到时候哪怕我们生产出了有实用性的电灯,人家也不会认为电灯是我们研究所发明的。”

    赵小二的这个问题,显然也是非同小可。

    荣誉这个东西,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不在乎的。

    特别是这种可能名传千古的事情,大家更是看的很重。

    “现在发表电灯相关的理论的话,会不会到时候别人利用这个理论先把电灯给制作出来了”

    李谚犹豫了一下,心中在权衡利弊。

    不发表有不发表的优势,如果其他作坊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的话,那么蒸汽机研究所的实验时间就比较充分,可以慢慢的尝试确认。

    但是发表自然也有发表的好处。

    谁也不知道其他的书院是不是也已经有人发现了这个特点。

    到时候要是被人抢了先,那是说什么也没有用了。

    观狮山书院里头,现在已经有一种风气。

    当出现有争议的科研成果的时候,往往以谁先发表论文作为判断基准。

    虽然这个判断基准也不是绝对的,但是如果人家比你先发表论文了,你又没有让所有人都信服的证据,那么想要把这个成果争取回来,那绝对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从撰写论文到科学杂志发表,这中间是有一定的时间间隔的。

    哪怕是其他人看到论文之后,立马展开实验,也相当于比我们落后了一段时间。

    在科研竞赛上面,这一段时间,可能就已经决定了胜负。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比不过人家,那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再不济,这个电灯发明者的头衔,还是在我们观狮山书院蒸汽机研究所的。

    顶多就是其他人找到了更加适合电灯的材料而已。”

    赵小二这么一说,李谚就没有再纠结什么了。

    是啊。

    先把电灯发明者的头衔给拿下来再说。

    其他的就看谁的运气更好,谁的准备更加充分了。

    毕竟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的材料,到底哪一种是最适合电灯的,谁也没有答案。

    如果自己尝试一千次都比不过人家尝试十次,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好那我们接下来就赶紧分工一下,尽快的找到最适合制作电灯的材料。”

    伴随着李谚的这话,蒸汽机研究所里头所有人的工作都开始有了变化。

    为了避免泄密,今天的所有人在论文发表之前,都不允许离开蒸汽机研究所。

    “太子殿下,这段时间大家向我们科学杂志上面投稿的论文数量成倍的增加。

    虽然最近一期的杂志已经增加了版面,但是还是有点不能满足要求。

    以往虽然也有挺多论文投稿,但是不少都不符合我们发表的条件。

    但是最近这段时间的论文,质量普遍都非常的高。

    属下觉得是不是可以考虑将科学杂志从原本的一月一刊变更为一月两刊,甚至偶尔还可以再发行特别刊呢”

    科学杂志在大唐科技圈的影响力特别大,所以刘界根本就不敢直接自己排版做出这样的重大变更。

    “听说这段时间很多书院和作坊都在研究电磁相关的东西,还有那煤油发动机的各种零件。

    这些论文基本上都是这个方向的吗”

    虽然各个书院现在都有属于自己的论文发表平台,但是到现在为止,科学杂志还是独以档的存在,没有谁能跟他比。

    大家也都是以在科学杂志上面发表论文为荣。

    “是的,新增加的论文主要是这些方向的。

    特别是跟电相关的内容,论文数量非常的多,甚至有些实验室一口气就投了好几篇。”

    刘界以前为缺少高质量的论文而操心,现在又要为论文太多而烦恼。

    做一个合格的书院负责人,真的是好难啊。

    “这样吧,科学杂志的主刊还是一个月发行一次。

    但是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再另外设立一个科学物理和科学化学的子刊物,也是一个月印刷一次。

    对于质量特别好的文章,放在主刊上面发表。

    对于相对差一点的就放在子刊物上面。

    这样我们也留下了冗余的地方,以后可以根据需要增加科学医学或者科学算学之类的其他刊物。”

    要解决这个问题并没有多大的难度。

    只不过刘界不敢自己做决定而已。

    “如果这样的话,倒是基本上够用了。

    要是一次性分流的太多了,也不一定是好事。

    其他的子刊物就留在以后慢慢来扩展了。”

    刘界立马跟着附和了李宽的提议。

    “这段时间观狮山书院各个实验室和研究所的实验经费支出应该比较大。

    只要合理的支出,你也不用过多的取缔。”

    对于科研投入,李宽一直都是很支持的。

    反正哪怕是他当了皇帝,朝廷的收入也不会去指望自己旗下的那些作坊。

    只有把工商业这个大蛋糕做大做强了,朝廷的赋税收入自然就变多了。

    “属下明白”

    磁铁在大唐本身不是一个用量很大的东西。

    在此之前,也就是指南针和其他少数地方会使用到磁铁。

    所以磁铁的产量一直都是比较低的,磁铁矿也是一个比较鸡肋的存在。

    不过,伴随着电与磁的相关的研究变得越来越热门,磁铁一下子就变得紧俏了起来。

    “首领,昨天我又招募了一百人进入到矿区开采磁铁矿,不过现在的磁铁仍然属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我们这个月挣的钱,比去年一年都还要多。

    甚至我们这么多年以来,磁铁矿带来的利润都还没有最近一个月多呢。”

    阿义那府上,阿古诺手舞足蹈的在那里汇报着喜讯。

    作为长安城最大的巨石供应商,阿义那家族旗下的矿山是比较多的。

    虽然这些石头矿山的价值不是很高,但是架不住人家的规模足够大。

    所以在这些矿山之中,其实也有一些其他的矿藏,只不过相对没有那么出名而已。

    磁铁矿就是之前比较鸡肋的一个存在。

    因为开采和制作难度比较高,但是磁铁的销量却是很低,所以基本上没有怎么挣到钱。

    可是这个现象在最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几天已经有几个人过来找我谈话,想要高价收购我们的磁铁矿。

    其中有些人的背景还非常的厉害,你说我们要不要妥协呢”

    阿义那一脸幸福的烦恼。

    哪怕是现在就把磁铁矿卖掉了,也能挣一大笔钱。

    不过就是心中有点不甘心就是了。

    “首领,我们如今也是一个唐人,没有必要因为那些勋贵的一个随便恐吓就退让。

    一旦我们把磁铁矿卖出去了,那么指不定人家下一步就想买我们的什么东西了。”

    阿古诺显然是不想把“印钞机”售卖出去的。

    “虽然我们也是唐人,但是我们毕竟曾经是突厥人,在长安城的人脉也没有那么的广。

    如果真的有人要专门搞我们的话,还是比较被动的。”

    阿义那自然知道找自己购买磁铁矿的商人背后都是什么势力,所以心中才有些犹豫。

    “长安城中,如今最大的势力就是太子党,如果那些人逼迫我们逼得太紧,那我们就直接投奔太子党。

    那个给太子殿下负责商业事项的王富贵,我们也都是认识的。”

    很显然,李宽现在是监国太子,阿古诺这些商家对大唐的商业环境都充满了信心。

    不说以后商人的地位会不会继续的上涨,但是至少可以肯定不需要担心商人变成之前那种状态了。

    “嗯,你说的也有道理,那我们就先再看一看吧。”

    阿义那思索了一会,有了一个决定。

    “现在购买磁铁的客户当中,观狮山书院是买的最多的。

    我觉得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把有人想要购买磁铁矿的消息透露出去。

    为了保证磁铁的供应,指不定对方会主动的帮助我们呢。”

    阿古诺这个提议,让阿义那眼前一亮。

    自己是小胳膊小腿的,扛不住那些勋贵的恐吓。

    但是观狮山书院不一样啊,那可绝对是一条巨鳄。

    如果让他们感觉到了磁铁的供应可能会出现问题,必然不会袖手旁观的。

    “这个电磁感应现象本身就是观狮山书院提出来的,我找个机会去那里拜访一下卢照邻,看看他们研究所愿不愿意跟我们合作。

    一旦有了观狮山书院这个旗帜,应该就没有人敢随便打我们的主意了。”

    这个时候,阿义那总算是彻底的松了一口气,心中不再那么慌乱。

    “卢兄,那个蒸汽机研究所,这几天好像有点诡异,整个研究所里头都不让人员随意进出了。”

    煤油发动机研究所里头,牛页跟卢照邻说着八卦消息。

    不过,听起来牛页说的是八卦消息,其实他这个消息背后还是有很多考量的。

    按照牛页打听到的消息,蒸汽机研究所这段时间制作了好多的发电机。

    现在又突然这么奇奇怪怪的,原因是什么,就很值得深思了。

    “李谚不是一直都在忙着研究功率更高,体积更小,稳定性更好的蒸汽机吗

    还有那个登州造船作坊使用的船用蒸汽机,据说也占据了他们研究所大量的人力物力。

    还能有什么诡异的呢”

    卢照邻没有想那么多,觉得李谚本身已经有那么多的事情了。

    再怎么折腾,也应该折腾不出什么花样出来。

    “按理说是这样的,不过我听到一些小道消息,跟我们可能也是有一点关系的。”

    “什么关系”卢照邻好奇的看着牛页。

    “自从我们发现了电磁感应效应之后,很多实验室也都开始研究跟电相关的内容。

    想必蒸汽机研究所也不例外。

    从这段时间他们采办的物资上面就能看出一二出来。”

    “你的意思是蒸汽机研究所突然出现这个变化,是因为他们在电磁相关领域有一些什么意外的突破了吗”

    卢照邻那么聪明的人,一下就明白了牛页话里的意思。

    “我觉得应该是这样子的,要不然也没有必要突然封锁人员的进出。

    结合他们之前流传出来的一些信息,他们是在改造蒸汽机,想要制作一种蒸汽机发电设备。

    我估计他们在这方面应该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了,甚至已经有一些我们不知道的发现了。”

    科研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

    不仅不同国家之间有竞争,哪怕是同一个书院里头,竞争也是一样激烈的。

    牛页自然是不希望蒸汽机研究所这样全国知名的研究所在电磁方面的名声也超过了自己。

    “电和磁都是很新鲜的东西,里面有很多东西都是我们所不理解,还没有掌握的。

    过蒸汽机研究所真的在搞这方面的研究的话,那有一些突破性的发展,应该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卢照邻倒也没有多么羡慕嫉妒。

    在他看来,蒸汽机研究所本身就已经是比自己的煤油发动机研究所更加出名的存在了。

    哪怕是他们真的有新发现,那也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当然,如果卢照邻知道电在将来的运用场景会那么的广泛,估计就不会这么想了。

    “要不要我找个借口过去找李谚确认一下情况,看看蒸汽机研究所里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牛页显然还是想要把事情给确认清楚,要不然心中总是觉得难以安心。

    “先不用了他们现在搞得那么紧张,哪怕是真的有发现,那也显然是不想让我们知道的。

    如果依靠下三滥的手法获得了相关的消息,意义也不是很大。”

    李宽都已经是大唐的太子了,格局自然不会那么小。

    不管是其他作坊怎么样克扣工人的工钱,至少他们给大唐了不少的就业机会,了赋税相关贡献。

    所以人家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是没有必要去使用下三滥的手法的。

    “嗯,那我就先安排人盯着,到时候要是有什么新的情况再跟您汇报。”

    卢家制铜作坊是长安城中铜制品最大的作坊。

    虽然每年不能跟炼铁作坊那样有着丰厚的利益,但是也算是范阳卢氏比较重要的商业板块。

    “卢掌柜,这段时间不断的有人找我们采办铜线,我们现在冶炼出来的铜锭,大部分都用来制作铜线了,之前的那些铜器已经没有足够的铜锭去加工了。”

    卢明主动的来到了卢原身边,汇报着作坊里头最新的消息。

    “这个我知道,科学杂志上面不是都已经介绍了如何产生雷电,如何在实验室里头制作相关的实验。

    现在的长安城,只要是上了一定规模的书院和作坊,显然都在关注这个消息。

    如果我们能够趁着这个机会,好好的售卖出去一批零件,那也算是一个大好事了。”

    卢原作为观狮山书院化学院的教谕,也是金属铬的发明者。

    如果不是卢家制铜作坊是范阳卢氏的重要产业,他根本就不会去兼任这个掌柜。

    “卢掌柜,现在的销量其实不是很大的问题,现在都已经有点供不应求了。

    但是如何寻找到足够的铜锭,那就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了。”

    卢原之前显然也是有思考这个问题的。

    或者是说这个问题应该是大部分人都会问的。

    “我们不是连续涨价三次了吗

    怎么现在还有那么多的人购买”

    卢原很是疑惑的看着卢明。

    在他看来,抑制一种商品的快速上涨,无非就是两个办法。

    一个就是更多的产品出来,让这种商品不至于因为供货不足而变得价格昂贵。

    另外一种就是提高价格,减少消费者的数量。

    给铜线涨价,在他看来就是一种好方法。

    “虽然涨价三次了,现在我们的这个铜线的利润水平也算是不错。

    但是在国内的铜锭供应量并不是很充足,涨价并没有抑制相应的需求,那么就有必要在海外寻找机会。”

    卢明觉得这个烦恼是一个幸福的烦恼。

    范阳卢家的产业很多,但是像是这种有幸福烦恼的,还真不是很多。

    其实,哪怕是这个制铜作坊,在早些年的日子其实也就那样。

    虽然每年都能一些利润,但是相对比较有限。

    现在就不一样了,作为长安城最专业的铜线制作作坊。

    不管是观狮山书院,还是其他的各个书院和作坊,都在找他们购买铜线。

    这么一来,原本没有什么利润的制铜作坊,一下子就变得暴利了。

    “我们家族也有船队在南洋负责探矿,不过到现在为止,收获还不是很大。

    现在只能去大唐交易中心契约交易铺子里头多购买一系烈铜锭的契约了。

    要不然到时候我们没有办法按照约定的数量和时间交货的话,指不定那些人就要来找我们的麻烦了。”

    能够掺和到电磁实验的机构和个人,都不是卢原希望得罪的。

    他只不过是范阳卢氏的一个旁系子弟,小肩膀小胳膊的,哪能承受那么多呢

    “嗯,那我等会跑一趟大唐交易中心,把这个事情落实下来。”

章节目录

大唐孽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南山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南山堂并收藏大唐孽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