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人商人自然不可能继续吃,哪怕菜的味道闻着确实香。
    “怎么办”到外面一直走远,六个人才停下来,有人问。
    “李易说井盐一万斤买图纸”另有人说。
    “一万斤不行了,此次运来多少盐给半成吧。”杨环晋满心无奈道。
    “一百五十万斤”之前问的人心疼。
    他们年都在外面过的,还有正月十五。
    好几家大盐商,运三千万斤盐走水路送到长安。
    京兆府及周边,所有人加起来,三千万斤,够他们吃一个半月。
    现在吃得少,够吃四个月左右。
    等到了蔬菜和野菜下多的时候,大家会用盐腌制各种东西。
    一开春就开始,有的平时吃,大部分是冬天没有蔬菜时候吃。
    都是些酱菜、盐渍菜。
    就跟李易那时的高丽半岛的两个国家一样,无论南北。
    当然,长安人相对富裕,会制作肉类的盐渍菜。
    包括腊肉、咸蛋等等。
    肉少的日子里,使劲吃饭,然后喝水,吃咸的东西。
    李易当初的东北就是如此,什么都能缺,老一辈儿吃饭的时候,饭桌上不能缺了咸菜和酱菜。
    云南、四川、贵州等等地方,其实都如此。
    酸菜不是东北特有的,只不过东北的酸菜实在是太多了。
    高丽半岛的辣白菜叫泡菜,其实真正的泡菜是四川。
    两者差距大着呢,不是一样的的东西。
    有东北人跑到南高丽旅游,想买点泡菜回家吃,结果一看,我草,我那边的辣白菜,你们叫泡菜我东北人都不承认,我们只承认四川的。
    五六元一斤,有时打特价才两元多一斤的辣白菜,我在这你这花四十多元买你当我呀
    此时的唐朝没有辣椒,没有辣白菜,就是酸菜,好多种,不止是用白菜腌的。
    所以耗盐多,盐也不够纯。
    三千万斤盐运过来,赚三成多的利润。
    白给别人半成,心疼啊。
    那不是半成,三千万斤的半成是一百五十万斤。
    三成利是九百万斤盐的利,一百五十万斤,将近百分之十七,一成半还多。
    “给。”一个蜀商咬牙认了。
    他知道得罪人了,从杨环晋和黄贤荣没谈妥出来后,就得罪了李易。
    人家李易果然是对宰相们一口一个老什么的叫着。
    又听老乡说过,利益是宰相肚量、以德服人。
    于是第二天,二月二,龙抬头。
    杨环晋、黄贤荣两个人又一次和其他人到了灞水桥头。
    千牛卫的人换人了,不认识,大家一早吃烧卖,羊肉大葱馅的,喝羊汤。
    又跟同乡了解一些事情的蜀上们送上了两匹蜀锦,让千牛卫的人自己去分。
    也不掩饰了,同样说了,直接给就好,用不着装样子。
    四个宫里的人又来接,路上没听到孩子们的读书声,昨天听的那些内容太过震撼了。
    “今日为何如此安静”黄贤荣想缓和下压力,便问。
    “今天考试,学到哪里就考到哪里,东主说了,五天一小考,一月一大考,要让孩子习惯考试。”
    翠柳说这话的时候哆嗦了一下。
    因为她也要考试,东主新想出来的。
    在庄子的日子里学习,回去后给书,然后再轮到班的时候考一下。
    如果连续两次某个科不及格,那么东主就要找高力士换人。
    知道了这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带着系统来大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农家一锅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农家一锅出并收藏带着系统来大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