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后进去,打开门窗,可以把香掐灭。注意蚊香周围不要有容易起火的东西。
    这些文字,一小片纸能印下,李易很怕有人被熏出病。
    盘香中只有蒿子份和榆树皮粉,看上去天然,但只要燃烧,就有烟。
    谁家有婴儿,给熏出问题,李易觉得这个
    到中午的时候,有商人跑过来,叫杨辛,专门从外地运输榆皮粉到长安卖的商人。
    他正准备与其他制香的铺子和寺庙观等地联系,商量出一个价钱,在码头等待的时候,拿到一份报纸。
    见上面说李家庄子高价收,正桥是灞水码头,便跑过来询问。
    宋德都没去,派了一个小管事到灞桥的另一边与商人商谈。
    双方商议好价钱,比卖给寺庙等地方少半成,便宜,根本就不是什么高价。
    不过却一次把一万斤的榆皮粉全收了,如此杨辛节省大量时间。
    他能在长安购买货物后装船回去,抢出时间,多运一次榆皮粉来卖。
    榆皮粉就是榆树的皮制作的粉,当黏合剂来用。
    取材料的时候,通常是把榆树的枝给剪下来,还有专门种一大片山地的小榆树。
    剥大树的皮,剥一次就剥死了,枝杈上的榆皮足够用,今年剪了,明年又长出来。
    榆树的叶子和花都能吃,叫榆树钱,有榆树钱制作的饭和糕。
    小管事与杨辛谈好购买的价格和数量,杨辛又提了新的要求,小管事无法做主,跑回来问李易。
    “东主,他说下一次过来带其他的货物,想要在咱们的报纸上留出一块地方,帮他说一下。”
    小管事汇报情况。
    李易盘算一番“告诉他可,但只有京兆府的报纸上印,一个字一缗,标点符号不算钱。”
    小管事转身跑了,去与杨辛说。
    标点符号现在就有,只是有的人不写,而且每个人写的方法不同。
    报纸上是横排版,不是竖排版,同时是从左往右念。
    李易按照他自己的习惯来,而且写文章,从右向左写,总要用另一只手提袖子,除非左撇子。
    看报纸的人很容易就适应了,非常神奇,同时规范的标点符号也能理解。
    逗号和句号现在就有人用,引号、破折号、书名号、叹号这些,别人看到了,稍微一琢磨,懂了。
    那边小管事与杨辛说出价格,杨辛没说行还是不行,只道下次来的时候看看。
    杨辛发现了报纸上的秘密,别的商人又不傻。
    他们发现这个报纸帮忙宣传有大用,至少整个京兆府都能知道。
    小管事回来,显得很遗憾,他想把事情给敲定了“东主,估计是嫌价钱高。”
    “没事,等我这边制作出套彩印刷就好了,广告的地方可以显眼一些,要把油墨调好。”
    李易安慰小管事,他有办法。
    报纸上现在就是黑色的字,想要印刷出彩色的字,多一种颜色就多一次排版。
    一版先印出来,需要彩色字的位置空着。
    另一版专门在空的地方有字,刷上彩墨,印过一次的报纸拿过来,模子对齐,再印一次。

章节目录

带着系统来大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农家一锅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农家一锅出并收藏带着系统来大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