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易,最近在庄子可好”毕构中午抵达李家庄子。
    李易在宫女和太监的陪同下吃火锅,鸳鸯锅。
    毕构一到,宫女和太监起身。
    他们把跟李易吃的大鸳鸯锅端走,送上来一个小锅。
    “老毕,早上吃饭没”李易打量着毕构询问。
    “吃了。”毕构坐下。
    “早上吃的是什么”李易继续问。
    “包子,小米粥,你庄子上的虾油小菜。”毕构如实回答。
    “上午喝水了喝得多吗喝茶了”李易还有问题。
    “喝了,不多。”毕构回忆了一下。
    “你先别吃饭,晚上我给你检查肝功能。”李易露出笑容。
    毕构吸吸鼻子,鸳鸯锅里的骨头汤鸡汤的味道和麻辣的味道真香啊。
    “老毕,你去书房看书吧。”李易不忍心,大家吃鸳鸯锅,一个人在那看。
    “不,不用。”毕构咬咬牙,从现在开始不吃不喝。
    于是这个小锅撤走,李易又坐到大锅的旁边。
    “小易,你才一个月户部收了多少税”毕构不能吃,他就跟李易聊天。
    “应该有去年户部财政两个月多吧。”李易猜测。
    “诶对,比两个月多,一百八十万,全大唐开始收税,一个月还不得比上往年的几年收入。”
    毕构说起钱,变得兴奋。
    “明年开始,大棚蔬菜不能十税一,京兆府的百姓会留出来地,专门种大棚。
    大棚蔬菜再卖不上高价,上百钱一根的黄瓜不要想。
    刨除大棚的成本钱,百姓赚到手的利润还是很可观的。”
    李易想说少,又改口,不可能少。
    毕构又吸吸鼻子“百姓有钱好,买东西多,外来卖东西的便多,我收税。你说何是全大唐一起收税”
    “户部人员学好了,今年下放到各州府教,把地方收税的细节完善,后年才能尝试。”
    李易对全国一起收税不急,只要京兆府开始收,钱足够支撑大唐现在的财政支出。
    想到京兆府一地收税,来支持国家财政,李易跟毕构提支出问题。
    “京兆府收税,外来商人拿着收据,朝廷该给的好处要给。
    京兆府百姓承担起消费来税收,户部要拨钱。
    主要是修路,周围二十个县通往长安的主干道还不错”
    李易让毕构花钱,给对方讲公平性。
    他说主干道还要再修一修,不适合修水泥路,太贵。
    各县除了县城,村落分布,村落到县城的路要修,达到村村通。
    还要有一部分资金划拨出来,给低收入家庭补贴修葺和盖新的房子。
    修葺的钱直接拨,盖新房子的钱,一部分朝廷负责,一部分住户自己掏。
    自己掏那一部分由朝廷先垫付,住户按照月来慢慢还,不加利息。
    河道和沟渠该清理还是要清理,拓宽小河。
    保证在京兆府各河流支流到村子水渠上能行小舟。
    可以用水泥来修建小码头,方便没有牲畜的百姓除冬季外的季节用舟运送物资。
    毕构负责听,旁边的两个宫女和两个太监放下筷子,掏本子轮换记李易说的话。
    “京兆府有田地的百姓,麻不要种了,都种棉花,战略需求,免去庸调,由朝廷收购,保持价格。”
    李易顺着思路提到了另一个要触动别人利益的事情,庸调,取消。
    百姓不再额外付出劳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带着系统来大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农家一锅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农家一锅出并收藏带着系统来大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