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新的李隆基又摆弄一会儿模型“设计得精巧,市舶使周庆立与波斯僧造了一大堆无用之屋,不如这一样。”
    “他没有权力,无法在安南开展贸易,懂经济之人才可处在那个位置。”
    李易认为此等情况的根源在于识人不明。
    把一个投机取巧,想着讨好陛下的人扔到贸易的位置上,坑人。
    “张九龄可为广州市舶司之市舶使”李隆基问出个人名。
    “张九龄他现在应该是左拾遗,他位置不错,之前告诉陛下吏部选的县令有问题,拿下去两个吏部侍郎。”
    李易知道张九龄,当过宰相。
    “回家了,刚走六天。”李隆基叹口气。
    “不应该吧。”李易纳闷。
    张九龄是和姚崇、卢怀慎都有意见。
    他先是因姚崇写过上姚令公书,直言说姚崇的情况。
    之后是崔日用不当吏部尚书,卢怀慎当。
    吏部出了问题,卢怀慎竟然没有受到处理,张九龄就觉得两个宰相都不好。
    他一生气就走了,回家,不玩儿了。
    可是现在崔日用还当着吏部尚书,没卢怀慎的事情,张九龄为啥还要走
    难道是因为崔日用没被收拾下去县令的事情出了,掉下去两个侍郎。
    跟着好事就有了,科举没考上的学子跑到村子里当村官。
    “许是想家了。”李隆基说了一句他自己都不相信的话,人家张九龄带着家人到长安上任。
    回去也是拖家带口的,一个妻子,一个儿子,儿子现在还没当官,等以后荫个官,当县令。
    李易点点头,放心了,回去吧,然后
    “三哥,快,我拿钱,给他钱,我给他两万缗,我找羽林飞骑给他送去。”
    李易想起个事情,扔下一句话,跑去取钱。
    过一会儿跑回来,身边跟着二十个羽林飞骑,每人背两个战术背包,挂着弩,挎着弓,还有横刀。
    一人三匹马,马身上背着马自己的干粮。
    李易拿出来的兑换券为十缗一张,一共两千张,分量不轻呢。
    “你们去追张九龄,追到了给他,告诉他想修路,拿这笔钱修。再送他一程。”
    李易把装钱的两个包给两个羽林飞骑。
    二十个人看一眼李隆基,李隆基面带笑容,二十个人便翻身上马,冲出庄子。
    “易弟,张九龄要修哪条路”看不到骑兵的身影,李隆基对此不解。
    “大庾岭,他家在那,回要路过大庾岭,他熟悉广州的情况,他家挨着广州。
    大庾岭路不好走,在那里修出来条路,走陆路往长安方便许多。
    他没有官身,无法征用当地百姓,我给他两万缗,他可以修很长一段路。”
    李易知道张九龄想要修路,不过需要等明年才会说,接着就领到了命令,带着百姓开始干活。
    那条他修了路,用了好久,一直到自己那个时候的新国家成立之后的一段时间,还有人走那条路呢。
    他是趁着农闲,叫百姓来修路,农闲总有用完的时候,变得农忙。
    修的路要考虑别人正常的生计,朝廷又不给拨款。
    给他两万缗,过一段日子那里秋收后又农闲了。
    可以把路好好修修,比历史上的那条要好。
    李隆基想了好一会儿“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带着系统来大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农家一锅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农家一锅出并收藏带着系统来大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