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李隆基还是犹豫,尤其是朝堂上的大臣,总见面,说少要杀,感觉下不去手。
    一般都是通过频繁调动,折腾,然后对方挺不住就死了。
    如此一来,感觉是对方的问题,调动你你就死了,跟朕无关啊。
    “杀,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镇社稷。”
    李易坚持,他太知道官员的问题了,他就没少行贿和帮官员收拾政敌。
    那手段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医药系统自杀的人比别的系统多。
    像跳楼的,最后抢救的时候说我不想要,可不敢不要,这个还有人一顿分析。
    其实人家说的是我不想跳,可不敢不跳,为什么传出来说的是要,而不是跳,呵呵
    杀人而已,李易习惯了,按照法律,以前的他被枪毙个回,一点不冤枉。
    这辈子他决定做好人,那么官员要不要杀的问题就简单了。
    他杀人没有心理负担,亲自动手都可以。
    “地方官毕竟还是不好杀,有的是招募的。”李隆基说起另一个问题。
    “地方招募,应该给朝廷报,然后由朝廷出钱养,而不是地方主官以自己的身份来养。”
    李易顺着说起大唐的地方官,尤其是边境的地方,刺史了、节度使了、都督了。
    他们自己找人干活,钱呢,从当地出,不经过朝廷。
    被招的人只记挂着主官的好,未把朝廷放在第一位。
    历史上的杜甫就被招过,去帮忙处理事情。
    杜甫干活的时候希望环境配合他,而不是他去适应和改变环境。
    人家拉帮结派,他不去,就受到排挤,干着干着不想干了,要辞职,后来人家没办法,让他回家,但依旧给好处。
    等那人死了,杜甫就没有人欣赏了,日子过得苦。
    给人的感觉是杜甫的一生就是苦闷的一生,考科举不顺利,李林甫把那一次的科举成绩全取消了。
    然后干谒也不顺利,整天在长安蹉跎,没有门路,孩子在家里死了。
    说是饿死的,其实不可能,是病死的。
    再饿,喝米汤也能活,大人有一口吃的,小孩子就不能吃
    像杜甫一样的人还有很多,考不上科举,在地方帮别的官员做事。
    然后得到的是外流官,大的没有,大的都是朝廷指定。
    相当于地方上的一些人没有国家编制,协警了、环卫了,等等,可以地方自己招聘。
    可是市政府和市委秘书也没有编制就不对了,他们给谁干活呢
    李易强调这个事情,官员吃谁的饭,给谁干活,朝廷有钱了,不可以让地方官员私招理事官。
    李隆基低头吃饭,心中盘算。
    过了一会儿,他出声“非主官,朝廷吏部要纳入考核中”
    “州府负责,吏部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处理地方官员的情况。”
    李易摇摇头,不赞成吏部整体去管。
    州府一般就落实了,像公安、税务、统计等部门,市里通常都是省直管。
    李隆基还是点头,表示明白,就这么操作,听易弟的没错。
    吃晚饭,李隆基去找李旦。
    “今年的冬天比去年好。小易那孩子操了不少的心。”豆卢贵妃一说起李易保证夸。
    她切身感受到了李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带着系统来大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农家一锅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农家一锅出并收藏带着系统来大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