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人吃咖喱,西南蛮也吃。”李易再次惦记对外出口。

    别人没有,可以换不少东西。

    天竺的其他香料多,在本地不值钱,到大唐就很贵。

    西南蛮指一大片地方,其中包括泰国,唐朝之后叫暹罗。

    拿一斤辣椒面能换来一百斤各种香料不胡椒,对,尤其是胡椒。

    琼州那里需要再等一年才能结果,这一年叫天竺赚去多少钱

    不,天竺百姓没赚到什么钱,钱全被夷商揣起来了。

    永穆公主听李易提天竺,继续捏旁边的冻秋梨上的冰壳“天竺的好东西多”

    “多,不得不承认,那里的气候好,河流也不错,就是死人往河里扔。”

    李易突然哆嗦一下,恒河浮尸叫人惊恐。

    他并不怕尸体,而是卫生。

    大唐打仗,也知道把敌人的尸体给处理一下,不能露天放着,会出瘟疫。

    日常百姓看到河里漂的尸体一律捞出来,顺便报官,看看怎么死的,然后埋好。

    包括在荒郊野外遇到尸体,同样的手段处理。

    唐朝的法律有规定,发现尸体要埋,判断一下死因,自然死亡的,比如老者,就地埋下。

    所以失踪人口多,即便被谋杀,比如拿药给毒死的,一般人根本判断不出来,就当正常死亡给帮下忙。

    “水葬听说吐蕃那里有野葬多。”永穆公主自从见到李易后,变得好学起来。

    “对,是野葬,没有办法,吐蕃跟咱们冬天的冻土层一样,而且经过常年冻,冻土层厚,寻常人不好挖。”

    李易从技术方面分析,如今没有天葬,只称呼为野葬。

    因为相关的教义还不曾传过来,故此并无此一说。

    凡是能挖动的地方都种了地,一般种青稞。

    挖不动的地方,没办法,就把尸体放在那。

    “哦”永穆公主应一声,问“吐蕃冷,可以种棉花不”

    “可以,现在气候变暖,部分低海拔地区可以种棉花,不过种棉花哪里比得上种小麦”

    李易知道吐蕃哪里可以种棉花,东南的位置。

    要是不能种粮食,吐蕃根本没能力对大唐发动战争。

    “李郎,金城公主姑姑会信吐蕃的教吗”永穆公主又想到个事情。

    “以前不清楚,现在我认为不会,她更信大唐。

    一个国家只要足够强大,宣传什么,百姓则信什么。

    故此咱们不可以在报纸上瞎宣传,包括种植养殖,不同地区分别对待。”

    李易说着起身去又取一盆冷水,把之前盆里的三个冻秋梨换到新盆中。

    小兰也在,她不说话,在努力记录李易说的话。

    以前的孔子说话,就有人记录,除了真实记录的,还有后人整理、杜撰的,都写在论语中了。

    孔子对政治、经济、人文、军事等方面。

    确实不错,许多方面可以被后人应用。

    不过大唐的宰相和李隆基他们,更愿意把李易说的话记录好。

    李易说话就是出主意,实用性非常强。

    很可能李易自己不经意间说出来的某句话,其中就有利民的办法。

    他自己想没想到不重要,大家会看,分析一下,当发现哪一个能用,赶紧问他。

    好比人工给牲畜受孕的技术,要是在孵化小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带着系统来大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农家一锅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农家一锅出并收藏带着系统来大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