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严世蕃有多么的不甘心,随着蓝道行的“英勇就义”,这一场来势汹汹的朝堂风波已然正式划上了休止符号。
    严世蕃虽然很聪明,但他终究不是合的政客,何况他的对手还是无敌徐阶。在丧失这最后一次翻盘的机会后,他亦是不得不接受命运的安排。
    不管他昔日多么风光,不管徐阶昔日如何跪舔于他,严家衰落已然成为既定的事实,严世蕃亦要被官差押往雷州戍边。
    仅是几天后,朝廷的刑部批文正式下达,刑部的官差亦是押送着严世蕃离开了北京城,带着严世蕃离开了这一个纷争之地。
    严鸿虽然不受严世蕃待见,但亦是等到严世蕃离京的当天,这才带着剩下的严家家仆启程。
    随着严家人相继离开京城,昔日门庭若市的严府亦是正式没落。
    京城就像是一个大舞台,总是上演着“一代新人换旧人”的戏码。
    当大家认为徐阶会痛打落水狗之时,但万万没有想到徐阶对严的清洗行动竟然偃旗息鼓,徐的言官没有上疏再弹劾严的任何一员。
    在六月剩下的日子里,这个朝堂竟然出奇的安静,仿佛风雨已经过去了一般。
    除了先前受到弹劾而处置的大理寺卿万宁、刑部侍郎鄢懋卿、太常少卿万虞龙、漕运总督胡植以及主动辞官的刑部尚书,剩下的工部尚书雷礼、刑部尚书左侍郎何迁、工部左侍郎刘伯跃、右通政胡汝霖等严人员并没有再受到攻击。
    在这平静的背后,实质并不是清洗已经结束,而是徐阶有着不得已的苦衷。面对根深蒂固的严,哪可能仅仅清洗几个官员便了结。
    此事只能怪监察院的言官过于兴奋,看着严嵩倒台,竟然以为能够对严嵩进行清算,以为阿猫阿狗都能对严嵩踩上两脚。
    孰不知,皇上虽然不希望严嵩继续担任首辅,甚至直至严嵩离京都不跟严嵩见上一面,但对严嵩还保留着一份君臣情分。
    都察院的言官疯狂攻击严嵩的举动,反而引起圣上对严嵩的怜悯,更是引起当今圣上的强烈不满,从而抛出了“敢再言者,斩之”的惊人言论。
    有着当年“左顺门血案”和“首辅夏言被斩于东市”的种种壮举,嘉靖真要斩杀几名不懂事的言官,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另外,蓝道行虽然自杀,亦是通过言论将脏水泼到严鸿身上,但这终究算是一个小小的隐患,难免会引起皇上的猜忌。
    正是如此,徐阶让监察院的言官暂时安分下来,不仅勒令停止对严嵩的攻击,而且谨慎地停止对严的清洗行动。
    终究而言,只要扼杀严嵩重返朝堂,严那帮人实则是瓮中之鳖。
    七月流火,天气已然微微转凉。
    每逢休沐日,槐树胡同的徐府都显得极度热闹。不管是刚刚进京的官员,还是能跟徐府沾上一点关系的官员,都是纷纷携带着礼品和拜谒前来求见。
    时间似乎可以抹除一切,大家已经慢慢忘掉昔日位高权重的严阁老,都开始牢牢都记住当今首辅是徐阶,一个比严嵩好上一百倍的新阁老。
    跟着百官渴望“贤君”一般,同时亦渴望着一位“贤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寒门祸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余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余人并收藏寒门祸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