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阳还以为是个哪个女明星去接马可,正好奇着呢,没想到是杜文涛,他都不认识这家伙,果然火鸟卫视在香江没啥影响力。

    “感觉我的野蛮女友今年要破票房纪录了,现在都快2000万了。”吴大阳说道。

    “才2000万就要破纪录了”马可问。

    “现在行情不好,本土作品票房越来越差了,去年泰坦尼克号还不错。”吴大阳说道。

    金融危机后,香江电影票房的确是飞流直下,一来本土电影大家都要看吐了,套路千篇一律,搞不出新玩意儿。

    二来发龙杰主攻好莱坞市场,完全是别人说得算,论套路没谁比得过好莱坞,也不是什么大投资,基本是流水线作业,动作片还不如香江走心。

    只有星爷拒绝了好莱坞,一心想要自己当导演,往更高的层次尝试。

    但上辈子喜剧之王春节档上映时,香江也就2800万票房,而且还是年度冠军。

    这个票房成绩虽然也挣钱,但真的只是个零花钱,完全不值一提。

    票房越低,投资越小;投资越小,质量越差,恶性循环。

    所以香江电影的没落,征兆处处可见,似乎走入一个怪圈,除了好莱坞的大片能爆,其他的都很难受。

    即便后来内地市场能接纳一些,但这个趋势也无法改变,人才断档了,套路用尽了。

    “看来若是能过3500万港币,票房冠军又是我们的了。”马可说道。

    “你说,我们会不会进入了一个夕阳产业,我感觉香江娱乐业要完蛋了,电影歌曲似乎都在走下坡路,要不要谨慎点,别搞大投资了。”吴大阳说道。

    他觉得现在稳稳挣点小钱就够了,将来上市了,套现跑路。

    这是目前香江人的普遍心态,楼价腰斩,感觉世界都要完蛋,自信心崩盘了。

    而马可几乎把所有挣来的钱,全部又砸下去,玩得越来越大,还跟高盛签对赌协议,他的小心脏受不了。

    这有点像炒股,不管赚多少钱,全部砸下去满仓,很容易一次赔光。

    吴大阳豪宅也没买,女明星也没包养,别到时候玩崩了一无所有。

    “大阳总,你不是做大生意的吗,怎么刚刚开始就怂了”马可问。

    “卖房子好歹有个实物嘛,而且你这个动不动十来亿,超过我的心理极限了,十亿现在能在太平山顶买一排别墅。”

    “你不能以香江的市场来衡量一切,内地市场在慢慢扩大,亚洲欧美市场都在扩大,放眼世界,形势一片大好。”

    吴大阳觉得自己现在是上了贼船,想要跳都不可能了,他是个很讲面子的人,想退股买楼也不好意思,搞不好还被马可吊一顿,说也说不过。

    马可原本想把试镜地点定在香江的办公室,但只有两百多平方,远远不够。

    “去把红磡体育馆租三天,在里面搭四个棚子,同步进行,很快四个副导演就赶过来了。”马可说道。

    “那得花费多少钱啊,红磡租金很贵的。”

    “贵不也就几十万百把万吗,这点钱算个啥,我们有十亿预算,而且本身就当是宣传了,香江那么多国际媒体,今天就把消息放出去。”马可说道。

    大片要有大片的逼格,每个动作,每个道具,每个分镜头,让观众一看,就知道这是巨制。

    电影这个产业的特点就是,砸钱圆梦,梦想是无价的。

    烧十个亿只是为了三小时,看上去好像不值,但只要观众足够多,就能加倍挣回来,甚至是十倍挣回来,这就够了。

    “不知道红磡愿不愿意出租,这个地方可是香江流行文化的最高殿堂。”

    “你以为还是十年前啊。”马可笑道。

    以前能在红磡开演唱会的歌星,都是香江巨星,因为场地比较大,没有影响力的话,可能票都卖不完,既丢人又亏钱。

    但那都是内地落后,香江鼎盛的时期,客观来看,其实不值一提。

    红磡体育馆里面的人数满打满算也就12500,就算平均下来每张票200块,也就250万的收入。

    所以即便是香江鼎盛时期,当红的明星,一年收入也不过几百万,上千万级的必定是有海外市场,已经算是顶级。

    这也是为啥香江女星喜欢嫁豪门的原因,她们再火也不过是千把万身价,如果没有大佬赞助,买房子也得还按揭。

    娱乐圈的收入跟那些地产商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甚至还不如一个国际金融公司的高管。

    后来内地市场起来了,才养出几个十亿级身价的大腕儿,当然这些大明星的主要资产还是靠房价挣出来的。

    所以马可面试演员,都要租红磡,确实有点过于高调了,太刺激人,太壕。

    吴大阳亲自去联系场地,马可则打车去了李佳欣的潮牌店,还约她见面。

    离离马上就要生日了,她还不知道自己拥有这家潮牌店的5的股权,都是马可偷偷摸摸办的。

    他想问问经营情况,到时候给离离一个惊喜。

    李佳欣很快就赶过来,她刚拍完了一部侯孝贤导演的海上花,讲的民国时期老上海的故事,拍摄地当然也是在海州。

    文艺片导演们对这种旧时代嫖客和妓女的爱情故事特别迷恋,尤其是张爱玲的作品。

    说到原因,其实也很简单,老上海在那个年头,几乎与内陆的水深火热完全是两个情形,冰火两重天。

    因为洋人多租界多,算是远东第一繁华都市,完全不落后于发达的老牌资本主义国际大都市。

    青楼,妓女,麻将,鸦片,昆曲,精致的妆容,吴侬软语,透着一股子醉生梦死的颓废与虚幻。

    直到现在海州人也延续了这种性格,他们对各种国际大事大棋没有兴趣,也不喜欢像北方人那样吹牛逼胡侃,只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绝对的现实主义者。

    这类作品容易讨得欧洲电影奖项的欢心,但票房基本上不值一提,在湾湾本土好像也就400万苔币。

    但其实这类作品对于投资方来说,很不合算,你要想质量高,必须要复原当时的场景,投资并不小,赚钱的概率很低。

    不过这部戏是岛国人投资的,他们那的观众很奇葩,各种类型的作品都看得进去,消费能力也强,对华语片的接受度也不错。

    严格来说,整个九十年代,岛国资金对我们华语片的贡献很大,他们也不怕亏钱。

    李佳欣在海州拍这部戏的时候,当幸福来敲门上映还没结束,票房刷新纪录的新闻,报纸上、电视台每天轮番播报,那叫一个兴奋,从没有华人导演的作品在国际市场取得这么大的成绩。

    她完全能感受到马可的火爆,还特地买了票,看了个尾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真是个演员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无敌辣条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敌辣条并收藏我真是个演员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