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乙支文德这人,恐怕后世除了棒子国的人以外,没多少人知道他有什么光辉事迹,不过要是提到棒子国每年都要搞一搞的“乙支自由卫士”军事演习,里面的“乙支”就是指乙支文德。
    对于乙支文德这个人的生平,恰好平时无聊爱看新闻的黄小刚通过对“乙支自由卫士”的介绍而记忆深刻,自然留了个心眼。这家伙实际上也就是指挥了“萨水之战”,用计谋重创隋朝讨伐军,的确在隋朝第二次东征高句丽的战争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当时正值杨广第二次征讨高丽,聚举国之兵有约一百一十三万,分做水6两路直指平壤,进攻高句丽。
    而高句丽听到消息后,即命乙支文德为高丽西路元帅抵御隋军,他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制订了诱敌深入、坚壁清野的战略战术,将高丽全国的三十万部队分成几条防守战线。
    第一条战线在辽河,高句丽军队在这里先同架浮桥渡河的隋军先头部队展开了激烈的阻击战,在给敌人以打击后,便退守第二条战线。第二条战线的中心是辽东城,这里是平壤的门户,因此辽东城的攻守战斗异常激烈,隋朝的百万大军将这座不大的城池团团包围、昼夜攻击,高句丽守军则坚决抵抗、宁死不屈,双方在城下相持达五个月之久。
    眼见不能迅攻下辽东城,杨广只得调派三十万军队直扑平壤。
    平壤是高句丽防御战的第三条战线,也是最后一条战线。当时杨广一面从辽东派出三十万6军,一面从山东半岛调集三百艘战舰,四万水兵组成一支大舰队,渡海而来,准备水6并进、夹攻平壤。
    如果杨广的这个水6夹攻作战计划能够顺利实施,那么平壤是很难守住的。
    所以乙支文德也就建议将平壤城的百姓疏散,让高丽王移驾开城后,让高建武出面向隋军请降,通过采取了反复请降的拖延战术与隋军周旋了数月。
    然后在隋军回师的必经之地萨水清川江,乙支文德命人筑坝蓄水,当隋军过河之时,乙支文德下令开闸放水,大批隋军因此被水淹死,随后乙支文德带领早已埋伏好的高句丽军队对断粮多日的隋军队动猛攻。
    当然,从纯粹的军事方面来说,胜者为王败则为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凤舞隋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隔壁老黄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隔壁老黄哥并收藏凤舞隋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