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工匠过来增援后,建设度倒也增快了少许。
    到了五月底,整个港口区域的一期下水工程终于如期竣工,并且木材厂中处理好,做好干燥和脱水的第一批原木也全部出厂,不过鉴于旅顺港的造船工匠们还没研究好如何根据船模来制造黄小刚想搞风帆船,所以干脆黄小刚就把这批木材拿来建造港区的商业民居,先把商业区给弄起来再说。
    此外,随着从奢卑城矿区运来的铜铁矿石逐渐堆积,但已经探出的煤矿却还没有人力组织开采,不得已之下黄小刚只能先调集人手把港区的铸锭场先搞起来,然后采用最为费工费料的木炭还原法先把铜矿石给处理了,铸成铜锭运回东华,至于铁矿石就只能先放着,等着以后挖出了煤矿再说。
    忙忙碌碌,转眼就到了七月中旬,也就在黄小刚刚画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观察好了潮汐,然后正领着人在港口北面的后岭今旅顺口区后沙包村海边,将滩涂改造成阶梯式晒盐场时,班船却送来一个叫人震惊的消息四月二十八,李渊开雁门关引突厥始毕可汗入关,并向突厥称臣,又自称唐公还是李唐,拥立代王杨侑杨广孙,父昭乃杨广长子为帝,杂用绛白,改易旗帜,以示突厥,逐据太原、雁门、楼烦三郡,传檄诸郡起兵反隋
    瞧见如此消息,黄小刚也是吓了一跳,忙也翻找之前的军报,倒是见了之前四月得到的消息,二月的时候这什么突厥始毕可汗领军十万进逼雁门关,太原留守李渊还领军三万前往雁门关驰援,怎么转眼他就跟突厥人搞在了一起,还把突厥人放进了关内。
    莫名其妙之下,倒是看到了黄娜的来信,提到她上学的时候曾经听历史老师讲“渭水之盟”,明确的提到过李渊起兵反隋时曾经与突厥有过约定,所以李世民才会在渭水便桥之上痛斥颉利、突利二可汗背约,后来又杀白马与突厥可汗之结订立新约。
    不过,在历史书上倒也不把这个事情当做是叛国投敌或卖国求荣,毕竟后来李二同志可是把突厥给灭了,然后自己给自己美化了一笔,给出官方的说法是渭水之盟避免了唐朝在不利条件下的作战,为自己稳定局势、展经济、积蓄力量赢得了时间,是唐朝与突厥强弱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那么,历史的真相是什么呢
    大业十三年六月,李渊接受刘文静结好突厥、资其士马以益兵势的建议,亲为书启,卑词厚礼,致书始毕可汗向突厥称臣,以求得其帮助,书云;“欲大举义兵,远迎主上,复与突厥和亲,如开皇之时。若能与我俱南,愿勿侵暴百姓。若但和亲,坐受宝货,亦唯可汗所择。”
    始毕可汗回书,表示若李渊称帝,愿以兵马助之。李渊以为时机未到,裴寂等乃请先尊炀帝为太上皇,暂立代王杨侑炀帝孙,父昭乃炀帝长子为帝,传檄诸郡,改易旗帜,杂用绛白,以示突厥。
    七月,李渊兵晋阳今山西太原,攻入关中。

章节目录

凤舞隋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隔壁老黄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隔壁老黄哥并收藏凤舞隋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