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历史记载,正是在大业三年607,杨广正式下旨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
    如旧唐书薛登传曾记载在唐武则天天授年间任左补阙的薛登,就曾上书请求改革当时“选举颇滥”的弊病,上书称“炀帝嗣兴,又变前法,置进士等科。于是后主之徒,复相仿效,因陋就寡,赴速邀时,缉缀小文,名之策学,不以指实为本,而以浮虚为贵。”
    同样,旧唐书杨绾传也记载“进士科起于隋大业中,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
    此外,大唐新语、唐摭言以及通典都记载有进士科开始于隋朝大业时期,南宋学者朱熹更加指出进士科创设于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
    不过,也有不少学者对此提出质疑,他们的出发点就是抓住科举制度创立的主要标志进士科
    如果隋朝有创建进士科的记载,那么毫无疑问科举制度诞生于隋朝,但他们宣称查隋书、资治通鉴等史书,没有找到大业二年设置进士科的记载,反而在唐朝找到了不少证据。
    如唐武宗时期的宰相李德裕说“李唐御统,艰阙制度,立进士之科,正名也;行辞赋之选,从时也。”夏竦文庄集卷二十
    唐宣宗时期的右补阙裴庭裕说“大中十年,郑颢知举后,宣宗索科名记,颢表曰自武德已后,便有进士诸科。”涌幢小品卷七
    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黄小刚在这件事上决定做甩手大爷,干脆就把事情一股脑的全推到黄娜的身上去算了。
    不过这也是当初他俩就商量好的,毕竟抛开古代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不说,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公平性和普适性,为中小地主乃至平民了一个进身的机会,与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等选官制度的不同,只要参加考试,任何人都可能凭借自己的学识取得成功。
    科举制度之所以被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家族乃至整个社会所接受可推崇,也正是因为它给予成功者以崇高的荣誉,又激发全社会奋发向上的道德力量,更使得华夏民族的文脉得以绵延千年,星火相传,生生不息
    从唐宋元明清一直到近代,所谓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科举时代并不是一句空话,而现在黄娜和黄小刚要做的,就是让天凤军治下的东华诸郡直接一步到位,跑步进入科举时代。
    然后,黄小刚的信大概花了六天时间被送到了黎阳,而黄娜的回信也不过用了七天就送回了高密,并且随信附上了一份十二件套的模拟试卷,以及一份厚达二十余页的读书单。
    对于科举这个事情,黄娜其实早有准备,因此在行军途中闲来无事之时,她就凭着记忆和学识拟出了几个等级的模拟试卷,分别是童生卷初级、秀才卷中级、举人卷高级和进士卷国考级。
    至于书单所列,什么四书五经、论语孟子这些肯定都是必修课业,此外经史子集、刑律法典、算术地理,乃至兵书战策肯定也要涉猎,甚至到了进士卷里,黄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凤舞隋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隔壁老黄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隔壁老黄哥并收藏凤舞隋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