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金珏建立双爵位制度的基础。
    前车之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这两句话的意思,说得全都是任何人,也包括君王,都不要忘了前人犯下的过错。
    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有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金珏并不完全同意诸葛亮的看法,主要的原因有二。
    第一个原因,先汉兴隆,而后汉倾颓,从表象上看,是因为先汉都贤明且年长才继位的皇帝,而后汉自第三代皇帝汉章帝之后,继位的皇帝全都是年龄都相对非常小的,这就直接导致了外戚专权。
    而在外戚专权的时候,那些所谓的贤臣,又是如何做的呢
    有的人选择明哲保身,干脆就辞官不做,反正,因为东汉王朝建立者汉光武帝刘秀的关系,东汉时期地方世家的力量一直都在逐渐递增,皇帝如何,换成了谁,对他们的影响其实都不是太大。
    有的人躲在朝中,妆聋做哑,继续当他们的官,拿朝廷的俸禄,却根本没有,或者根本就不敢出手帮年幼的皇帝,尸位素餐。
    这样的所谓被皇帝远的贤臣,在朝中占了大多数。
    东汉第四位皇帝汉和帝十岁登基,就是他第一个暗中调用宦官的力量,一举铲除了窦氏外戚,重掌皇权,创造出了永元之隆的太平盛世。
    在诸葛亮眼中,宦官就是小人,但是,若是没有这些宦官拼死帮忙的话,汉和帝未必就能够有力量,有能力铲除在朝中占据着军政两个方面大权的窦氏外戚。
    外戚梁冀他掌权期间,立三帝,毒一帝。梁氏一门,九人封侯、三位皇后、六位贵人、两位大将军,女人拥有食邑称君七人,娶公主的驸马三人。其余担任卿、将、尹、校尉一共五十七人。
    这要是在西汉王朝汉宣帝之前,是早就应该被彻底清理的家族,汉宣帝因为顾念旧情,最终没有废了喜欢儒学的汉元帝,最终,这才导致从汉元帝开始,王莽所在的王氏一族一直都在侵蚀大汉皇帝的皇权,最终,到了王莽,篡夺了刘氏一族的皇位。
    在梁冀专权的时候,又有几个贤臣敢站出来,即便是大名鼎鼎的李固,聪明的汉质帝被毒杀在他面前,他也只敢责怪当时负责替汉质帝看病的御医,这里就可以看出,儒生即便有再大的名气,在生死攸关的时候,也只敢将责任推卸到其他人的身上,而不敢去得罪随时能够取他性命的权贵。
    明哲保身,一直都是儒生惯有的特制。536文学
    一个人是否被毒杀,尤其是汉质帝刘缵死得时候,还不到九岁,当时,扶着皇帝驾崩痛哭流涕的李固等贤臣就真得看不出来吗
    昏君灭权臣,明君被毒杀。
    汉质帝刘缵虽然年幼,但是,他却极为聪明,那句流传后世的此跋扈将军也,就是出自刘缵之口,可是,可最终的结果,就是他未及成年便被梁冀毒杀。
    而灭了梁冀一党的人,恰恰就是被后世儒学家们视为大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皇帝培养手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夏闰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夏闰羊并收藏皇帝培养手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