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的策略。尽可能多地在高览所部兵马进攻到县城之前。尽可能多。也尽可能快地将县城之外的百姓迁入到县城之内。凭借着易县小。却极高。相对而言较为坚固的城墙。以对抗这个贼兵。

    第二个部分。就是由县尉亲自率领城内仅有的五百名骑兵。出城之后。主动避过高览所部。绕道跑出易县境内。目标直指之前已经被高览部占据的临县高阳县的县城。若是有可能的话。趁机将之夺回来。

    至此。县丞提出的建议。就算是结束了。

    县丞为何会提出如此一个建议呢

    一方面。就是尽可能避开在县城之外与高览部直接交锋的可能。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易县方面现在处在兵力处于绝对优势的状态下。但是。县丞在这方面的顾虑与县长是完全相同的。

    黑山贼以往进攻冀州境内的各郡国县的县城的时候。总是喜欢用人海战术。如同蝗虫一般席卷目标。这方面。老县长在县丞上任之前。就给他灌输了这方面。大量的、相关的、在冀州当官这么多年自己总结的经验和教训。

    另外一方面。在易县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之下。若是他们不出兵阻止高览纵兵在易县境内肆意妄为的话。在战后。袁绍获知整个情况之后。肯定不会了解他们的顾虑。而只是会听信辛评这一类位高权重。却没有任何治理地方才能的重臣的谗言。肯定会只追究他们消极避战之过。

    这样的结果。身为易县军事主官的县尉肯定会首当其冲。遭受到来自辛评。甚至是主公袁绍的惩罚。因此。适当出兵与贼兵交锋。便成了必然。

    那么。县丞提出的。由县尉率领易县城内所有的机动兵力。出城主动避开高览。奇袭背后可能在就已经被贼兵占据了高阳县县城。夺回来。功劳很多。即便最终县尉无法从贼兵手中将高阳县的县城给夺回来。那也是他个人军事能力有问题。而不是他。以及易县的三个主官在此次贼乱当中不愿意出力。消极避战的缘故。

    这样的一个建议。这样的一个选择。是既可以尽可能多的避免易县在此次贼乱当中遭遇到巨大的损失。尤其是人员方面的损失。又可以。不应该说。又极有可能立下功劳的一种两全其美的选择。

    按照第一次黑山贼之乱后。冀州各郡国县。尤其是县一级主官们在此次贼乱中所总结的经验。大大改变了自身行动模式的黑山贼。在袭击冀州中西部地区的各郡国县的时候。破坏境内耕地里的庄稼为第一要务。强行掳劫各地的壮丁是第二要务。而以往最被黑山贼最为看重的掳劫各地财物。却被放在了第三位。

    这才是功曹史。五官掾等等易县属官一直赞同县丞提出的这个建议的根本原因。

章节目录

皇帝培养手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夏闰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夏闰羊并收藏皇帝培养手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