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母,你你说的是真的吗”
王皇后估计是真被吓到了,此时依旧相当犹豫不决的迟疑问道。
生怕乔木就是暂时安抚她。
更怕这件事就此尘埃落定。
她和她儿子再无翻身余地。
要知道,她的一生荣辱可都与她儿子密切相关,如果她儿子真的被废太子之位,被一直圈禁的话。
那她即便没有被废后。
也绝对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太后活着的时候可能没事,可是一旦太后出事,她必死无疑啊。
“哀家还能骗你不成
快回去吧,回去之后你就给哀家紧闭宫门,外面有什么事你都别管,同时再仔细提防有人谋害你。
其他的一切都有哀家。”
乔木其实也不太清楚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所以,此时只能先把这个表外甥女安抚好之后再说。
得到乔木再三保证的王皇后虽然依旧不是特别确信,但现在她也没有什么其他辙,只能继续眼眶微红的朝乔木行了一个大礼,将性命身家全部依托于乔木,告辞回宫。
回宫过那禁足的日子。
而乔木在她走后,则是立刻让所有宫人都先出去,表示她要休息一会儿,随后,就重新躺到床上。
开始梳理原身记忆。
并且在半刻钟之后。
就对原身情况基本了然。
原身出生自岭南世家,在岭南他们家可以称之为第一世家,存在时间比不上北方的一些世家,但是论起血统纯正和底蕴深厚,却是丝毫不逊色于那些北方千年大世家。
特别是随着近几百年科举兴盛和北方屡招兵灾,文化底蕴受损严重,原身他们那些南方世家更是趁机大肆攻占科举阵地,并且开始在朝堂之上排挤北方世家,最为兴盛的时候,位处于北方的朝堂之上。
有三分之二的官员都是南人。
原身出生的时候,她爷爷就已经是左丞相了,等到原身五岁的时候,她的爷爷更是兼任太子太傅。
而她的父亲则是礼部尚书。
除此之外,叔伯之类的亲戚也或是朝廷三四品官员,或是地方封疆大吏,总之是一门显赫,如此出身显贵的原身,在七岁的时候就已经跟当朝太子订婚,同时两人在十五周岁,便已然成婚 入主东宫。
原身是为太子妃。
当时原身的公公,也就是先先帝,仁宣帝身体不太好 膝下只有太子一个儿子 外带着两个女儿。
这种情况直接使得原身丈夫的太子之位稳固非常,更使得原身的太子妃之位同样稳固非常 特别是随着原身生了个儿子之后,她那太子妃位置更是可以说是稳如磐石。
之后,在太子刚刚年满二十的那一年 仁宣帝就因病驾崩,原身的的丈夫 理所当然的继位登基。
改元熙寿 称熙寿帝。
原身也是直接晋升为皇后。
可惜她丈夫年号里面虽然有寿这个字,但他本身的寿命却不长。
熙寿十三年 他就驾崩了。
死后谥号平和,称平和帝。
无功无德号平。
国泰安平号和。
故称平和 这算是一个非褒非贬,或者说稍微有那么一丢丢褒义的谥号 大体意思就是 这个皇帝执政期间没有什么功劳,但是也没做啥坏事 统治期间勉强也能算是国泰民安,并没有什么外敌入侵。
所以能够称为平和。
虽然比不上他父亲仁宣 但也能算是个中正之君,
王皇后估计是真被吓到了,此时依旧相当犹豫不决的迟疑问道。
生怕乔木就是暂时安抚她。
更怕这件事就此尘埃落定。
她和她儿子再无翻身余地。
要知道,她的一生荣辱可都与她儿子密切相关,如果她儿子真的被废太子之位,被一直圈禁的话。
那她即便没有被废后。
也绝对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太后活着的时候可能没事,可是一旦太后出事,她必死无疑啊。
“哀家还能骗你不成
快回去吧,回去之后你就给哀家紧闭宫门,外面有什么事你都别管,同时再仔细提防有人谋害你。
其他的一切都有哀家。”
乔木其实也不太清楚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所以,此时只能先把这个表外甥女安抚好之后再说。
得到乔木再三保证的王皇后虽然依旧不是特别确信,但现在她也没有什么其他辙,只能继续眼眶微红的朝乔木行了一个大礼,将性命身家全部依托于乔木,告辞回宫。
回宫过那禁足的日子。
而乔木在她走后,则是立刻让所有宫人都先出去,表示她要休息一会儿,随后,就重新躺到床上。
开始梳理原身记忆。
并且在半刻钟之后。
就对原身情况基本了然。
原身出生自岭南世家,在岭南他们家可以称之为第一世家,存在时间比不上北方的一些世家,但是论起血统纯正和底蕴深厚,却是丝毫不逊色于那些北方千年大世家。
特别是随着近几百年科举兴盛和北方屡招兵灾,文化底蕴受损严重,原身他们那些南方世家更是趁机大肆攻占科举阵地,并且开始在朝堂之上排挤北方世家,最为兴盛的时候,位处于北方的朝堂之上。
有三分之二的官员都是南人。
原身出生的时候,她爷爷就已经是左丞相了,等到原身五岁的时候,她的爷爷更是兼任太子太傅。
而她的父亲则是礼部尚书。
除此之外,叔伯之类的亲戚也或是朝廷三四品官员,或是地方封疆大吏,总之是一门显赫,如此出身显贵的原身,在七岁的时候就已经跟当朝太子订婚,同时两人在十五周岁,便已然成婚 入主东宫。
原身是为太子妃。
当时原身的公公,也就是先先帝,仁宣帝身体不太好 膝下只有太子一个儿子 外带着两个女儿。
这种情况直接使得原身丈夫的太子之位稳固非常,更使得原身的太子妃之位同样稳固非常 特别是随着原身生了个儿子之后,她那太子妃位置更是可以说是稳如磐石。
之后,在太子刚刚年满二十的那一年 仁宣帝就因病驾崩,原身的的丈夫 理所当然的继位登基。
改元熙寿 称熙寿帝。
原身也是直接晋升为皇后。
可惜她丈夫年号里面虽然有寿这个字,但他本身的寿命却不长。
熙寿十三年 他就驾崩了。
死后谥号平和,称平和帝。
无功无德号平。
国泰安平号和。
故称平和 这算是一个非褒非贬,或者说稍微有那么一丢丢褒义的谥号 大体意思就是 这个皇帝执政期间没有什么功劳,但是也没做啥坏事 统治期间勉强也能算是国泰民安,并没有什么外敌入侵。
所以能够称为平和。
虽然比不上他父亲仁宣 但也能算是个中正之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