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能耐,看医德,就不能考虑其他因素,比如江中院急诊科的方寒,二十来岁,水平却是有目共睹,这一点罗老和周老也是清楚的。”
    其他人说话,好歹还没有提方寒的名字,冼铅华也避嫌没提,可谭广平,却直接把方寒点出来了。
    吴部长的边上就坐着罗元辰和彭谦源,听谭广平说方寒,吴部长就回头轻声和罗元辰交流。
    “罗老也知道这个方寒”
    “知道。”
    罗元辰点着头,低声道“方寒是郭文渊郭老的关门弟子,年纪轻轻,水平很高,在针灸方面,周老都要甘拜下风。”
    这一次吴部长就惊讶了。
    方寒的名字,吴部长之前是压根没听说过的,方寒再了得,也就是在江中,在燕京医院名气不小,还不至于传到部委领导耳中去。
    当然,吴部长或许也听过,毕竟方寒也上过江州新闻,一些领导偶尔也会关注地方新闻的,可也仅仅只是当时听过,事后也就忘了。
    别说方寒,就是某地方省医院的院长是谁,部位的领导也不可能知道,除非一些特别出名的。
    就今天开研讨会的这些专家组成员,吴部长也不可能每个人都叫得出名字。
    刚才谭广平提起方寒,说罗元辰等人都知道,吴部长这才多问了一句,没想到罗元辰竟然说在针灸方面周同辉头甘拜下风。
    “这个方寒我也听说过。”
    吴部长另一边坐的是郑学平,郑学平低声道“去年梁家的梁玉武的癫狂,就是这个方寒治愈的。”
    这一下方寒的名字就在吴部长的脑海中加深了不少。
    梁家吴部长自然是清楚的,梁玉武他也是知道的,梁玉武的病当时可是难住了不少人,据说后来被人治好了,不是罗元辰,也不是周同辉,具体是谁,吴部长不知道,没想到竟然是一个小年轻。
    谭广平说过自己的意见之后,叶向云也说了自己的看法,表示支持。
    其他人一些觉得没必要,一些也是支持的,基本上除了罗元辰郑学平个别几个人没开口,这么一圈下来,一大半人都是比较赞成冼铅华的看法的。
    当然,这其中因为有周同辉和叶向云都开口的缘故。
    周同辉年龄虽然相对年轻,可地位不低,叶向云是郭文渊的大弟子,论年龄还要比周同辉年长,论名气和资历,在现场也是靠前的。
    有大佬开口,其他人符合的也就多了。
    “冼院长和周老等人说的很有道理。”
    吴部长接过话茬“现在国家提倡干部年轻化,各行各业其实也一样,真要有天赋不错,医德高尚的年轻医生,我们也确实要多多扶持,多多帮助,多给年轻人一些机会。”
    说了几句,吴部长询问冼铅华“冼院长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
    冼铅华道“有个不成熟的小建议,咱们可以探讨一下,是不是把第一个环节改动一下,由地方举办一个选拔赛,各省市选出一些优秀的医生、医院,然后同意进入第二轮,这样不仅仅能照顾到年轻人,也能照顾到个地方,避免某些地方入选的名医比例过少,毕竟我们也要考虑实际因素。”
    谭广平下意识的多看了一眼冼铅华,这个冼铅华真是为了捧方寒不遗余力啊,是因为方寒和他儿子关系好
    冼铅华说的却是很在理,可谭广平却清楚,这第一轮的规矩改变,其实对方寒是很有利的,全国投票变成各地方,那就很有意思了。
    全国投票的话,对一些在当地名气大的医生是很有好处的,比如方寒。
    这要是全国投票,其他省份的一些人可不见得就知道方寒。
    汤于权也同样多看了一眼冼铅华,方寒和冼铅华什么关系
    其他一些不明白详情的或许还不是很明白,可凡是知道方寒的,都能看出,冼铅华这是为方寒争取便利呢。
    “各地进行选拔”
    吴部长沉吟了一下“冼院长这个提议,不知道大家觉得怎么样”
    “我觉得可行。”
    “很不错,很公正,而且只是第一轮,如此一来也能照顾到各地方。”
    其他人纷纷赞成,毕竟是第一轮,不影响最终结果,而且相对来说也确实能给各地方一些面子,最终结果不说,最起码第一轮,就不存在一些医疗不发达的地域入围人数太少这么一个尴尬了。

章节目录

全职国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方千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方千金并收藏全职国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