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肩包”的账黄道舟和张芳芬都算过,家里目前拥有六十捆“劳动布”头,故而一只的成本不会超过三块钱,哪怕就在三水县卖,卖七块钱都能够赚一倍多。
    听黄瀚提起“双肩包”,黄道舟顿时不纠结一百块钱的利息,道“你说得很对,我赞成,问题是找谁去借呢”
    成文阁爸爸承诺借钱是黄瀚最后的底牌,当然不能过早的打出,其他人家确实不可以贸然登门借钱。
    黄瀚建议道“去秦皇镇找四叔啊他虽然不待见你,但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三年时间多赚六十几块钱的好路子,你当然应该是给你的亲弟弟。”
    这一刻,黄道舟懵逼了,有些哭笑不得。
    守财奴都凉薄,因为他们把钱看得太重。
    黄道舟的日子太苦,家庭负担太重,他当然期盼得到亲兄弟的资助。
    然事与愿违,人家的经济条件好得很,才两个孩子,又不存在任何扶养难度。
    但是他们就舍得把亲闺女过继给孩子的舅舅去了皖省生活,是否凉薄就可见一斑。
    后来这孩子的命运真的坎坷,几番辗转,最后还是回到了出生的镇子上过日子,生活条件过得远低于三水平均水平。
    自家亲弟弟,黄道舟当然知道他扣扣索索了一辈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一分钱恨不能摔成两半用。
    找他开口借钱,简直是与虎谋皮。
    见儿子居然把主意打到了老四头上,黄道舟苦笑道
    “首先你四叔、四婶家里未必有这么多钱,况且每个钱都是他们的心头肉,钱对于他们来说比子女都重要。
    拿出五百块借给我岂不是要了他们的命嘿嘿,我估计他们宁可死,也不会借钱给我家”
    “事在人为,没有谈不成的生意,只有说不对的话。爸爸,你别瞧不起四叔,按照我的估计,说不定他手里有两三千块钱呢”
    “两三千不可能”
    “四叔、四婶工资不比你少吧”
    “肯定啊他们是小学教师,工龄都超过二十年,应该早就拿到四十几块钱一个月。”
    “他们家是不是省吃俭用,基本上不买好衣裳。”
    “是啊他们那日子过得,唉说不上嘴呀
    河东韩三就在秦皇镇粮站上班,经常遇见你四叔。
    他在秦皇镇街上买菜见到过你四叔许多次,每次都是看见他跟小贩讲价扫尾买人家的小杂鱼。”
    “呵呵以前我家只有你一个人的工资,加上妈妈缝缝补补挣的钱,五十块差不多吧”
    “嗯啊”
    “我家五口人,还有四个没有计划劵,日子也过下来了。四叔家三口人,都是定量户口日子过得那么精打细算,省下一个人的工资做不到吗”
    黄道舟道“账这么一算还真是,这夫妻俩真是铁公鸡,我这个以前待他不薄的亲哥哥都得不到他一丁点救济,其他人肯定更加得不到。
    他家这些年能够有一两千块存款倒是有可能。”
    黄瀚强调道“爸爸,你这一次去找他们,不是去拔铁公鸡的毛。”
    过往的君子请留下推荐票,月票,谢谢大家

章节目录

一九八一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实在闲得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实在闲得疼并收藏一九八一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