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瀚解释道“互利共赢才有利于发展爸爸,你好好想想。

    如果做好事的单位或者个人做一次好事就没钱了,以后拿什么再做好事”

    “别用提问的口气我不搭腔,你继续诡辩,我选择性听听”

    “这不是诡辩,单位、个人做好事的同时能够赚更多,肯定乐在其中,下一次必然能够做更大的好事,这才是良性循环”

    小颦把脑袋伸到黄瀚和黄道舟之间,小声道“爸爸,我认为哥哥的话有道理,你应该认真听。”

    “你怎么知道我没听,我就是不喜欢他像老子一般说教,我反过来了,倒像是他儿子。”

    “噗呲”张芳芬忍不住笑出声,连忙捂住嘴。

    黄瀚早就习惯了黄道舟带着不服气的调侃,不以为意,继续道

    “爸爸,制作费用不着一次性给实验小学,而是相关人员凭借发票或者手续报销。”

    “我知道,你是担心实验小学挪用这笔专款。”

    “不担心,实验小学不会这么做,朱校长的人品我太清楚了。”

    “那为什么这样做岂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喂喂你现在是名人,名闻遐迩的大作家,歌唱家,企业家,正处级领导,能不能别这么粗俗好不好”

    小颦和张芳芬都伸着头听父子俩聊,此时又忍不住,连忙捂嘴偷着乐。

    “去去去,不懂雅俗共赏啊民间歇后语我写作时还经常用呢”

    “你对,你对,我错了,但我还是要建议你在公开场合说话时要端着。”

    “这还要你说现在是公共场合吗一家子说话还犯得着咬文嚼字”

    “嘿嘿算我多嘴了行不行咱们回归主题吧”

    “主题也没啥正经的,纯属多事。”黄道舟没好气道。

    黄瀚只得陪着笑脸耐心解释道“不是多事,是为了充分调动参与制作的老师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理由是什么具体说说吧”

    “实验小学哪有拿双工资的先例,朱校长肯给也不敢啊学校里的那些小心眼儿还不闹翻天

    唯有你们全力企业采取按月以参与制作老师们的工资标准发补助费的方式,老师们才能得到实惠,积极性当然不一样”

    “嗯还算有道理,我采纳你的建议。

    不但要指示财务科按照老师们的工资标准按月发补助费,还给他们上浮百分之二十”

    “太好了,爸爸,你这个决定伟大光荣正确”

    “乱拍什么马屁多给干活的人报酬,人家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工作,我能不清楚”

    “父皇圣明”

    “呸”

    “哈哈哈”小颦终于笑醒了半车人。

    第二天上午,迫不及待的黄道涵顾不得回家补觉,立刻就去找朱校长谈了一个多小时。

    中午,朱校长居然和已经退休在筹备处发挥余热的黄老师找来了徽派宅院。

    黄瀚把计划跟他俩好好讲了一遍,还讲了将要体现出的好处。

    他俩顿时激动不已,黄老师甚至于红了眼眶,她前前后后教了二三十年语文,知道农村孩子学到标准的汉语拼音多么不容易。

    这部教学录像带不仅仅有她牵头,还会有她的课,这份荣誉、这份成绩足以快慰平身。

    朱校长在黄瀚面前直言不讳,拉着黄瀚的手道

    “我明年七月份就到点了,说完全是为了发挥余热想去筹备处工作有些矫情,其实老伴儿希望我有事儿干,还能多挣那三十块钱”

    “没问题呀我到时候跟县里的分管领导许说一声就行了”

    “那我就提前谢谢你了”

    “见外了不是想当年没有你的大力支持,哪有师恩桥筹备处,怎么可能发展成为县里主管的一个部门”

    “我做的那些不算啥关键是你是邱老师”

    “哈哈,你以后来筹备处和黄老师、邱老师共事,应该蛮有意思的”

    “是啊都是几十年的老同事,又凑在一起发挥余热,真心不错”

    “但是有个新情况呢”

    “我知道,来到筹备处后我就是一般工作人员,付出邱老师、黄老师领导。”

    在一旁听着的黄老师有些不知所措,连忙道“朱校长,你来了后肯定是我们的领导啊”

    “不行不行,邱老师和你已经是筹备处的金字招牌,信任你们的群众恐怕得以百万计,我哪有可能鸠占鹊巢”

    黄瀚道“朱校长有这样的认识我就放心了。对了,黄老师,麻烦你回去后跟邱老师说一声。

    物价涨了不少,筹备处的工作人员该涨补助费了,建议从下个月开始以四十块钱一个月发放。”

    “嗯我一定转达”

    朱校长和黄老师高高兴兴地走了。

    第二天,教育局就发出调令,黄道涵、窦晓霞第三天就来实验小学报道,一个星期后由九个优秀教师组成的汉语拼音电视教学组成立了。

    黄瀚只负责出点子,协调,其他事情概不过问,反正经费由“全力企业”承担,具体负责的是办公室主任周小燕。

    这个女人有能力会来事,办这种事得心应手。

    从沪城回来后没几天,“自强广告公司”的营业执照拿到了。

    手续肯定用不着黄瀚或者张芳芬亲自跑,“自强服务公司”可以跑腿的前政工干部有好几个。

    这些人干其他工作不太行,但是熟悉体制内的流程,跟各部门的办事人员都能攀扯上关系。

    用他们办理相关手续也算是人尽其才。

    跑到手了“自强广告公司”的手续,黄瀚又指示他们跑个大手续,因为黄瀚计划中要办一所职业中学。

    私人办学校在此时想也不用想,是“全力企业”出资跟教育局合办。

    黄瀚的记忆中,三水县的职业中学在八十年代中期刚刚开始兴办,教学质量真的不咋地。

    初中毕业的少年们学不到多少实用的技能,校风差的学校还会带坏了他们,那时的录像厅里恐怕有一半是在读的职业中学学生。

    “全力企业”面临大发展是必由之路,需要的工人成百上千甚至于几千。

    办起职业中学,依旧采取三年中,但是这种小中专没法拿到转户口的国家政策,仅仅是本地就业时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一九八一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实在闲得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实在闲得疼并收藏一九八一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