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声,接着,有红衣壮士抬着司马衷的遗体,缓缓出宫。
    太极殿到宫外,是一条直道,不需要拐弯。
    太子手持引魂幡在司马衷灵驾之前,宗亲则是在灵驾之后,再后面,便是百官群臣,以王生现在的身份,还是靠在群城中靠后的位置。
    之后便是将司马衷的遗体送到城外殡宫了。
    一路上,极是庄严,在立冬之际,更显肃穆。
    从城内到城外,不过十里的路程,愣是给走了三个时辰。
    天由原来的蒙蒙亮,到现在已经是大亮了。
    太阳都高悬在空中了。
    只是投射下来的阳光,并不显得酷热。
    安置好司马衷的遗体,太子与宗亲群臣在殡宫守灵。
    到了天差不多黑了的时候,便是群臣分批次守灵。
    在这个时候,王生也是不用呆在殡宫了。
    但王生也没有回金谷园。
    而是随着太子一道回了皇宫。
    司马衷的遗体出了太极殿,当即便被宫女宦官装饰一新,仅仅是半日功夫,便没了丧气,反而是有一种朝气勃勃的感觉。
    这是为司马遹的登基大典做准备的。
    而王生之所以待在宫中,也正是要与太子商议登基大典的事宜。
    不过
    对于登基大典,王生也不了解礼制。
    与其说是太子让他来商议登基大典的事宜,不如说是给王生镀镀金,顺带认识一下司马遹的核心臣子,宗亲。
    整个登基大典,大理寺负责,宗亲中则是平原王司马干牵头。
    王生呢
    看个热闹。
    这一忙活,便就到了深夜。
    在宫中打了三个时辰的瞌睡,次日清晨起身。
    之后,王生便投入忙碌的登基大典准备仪式上去了。
    虽然王生事情不懂,但是跑腿的事情,还是能做了。
    时间差不多的事情,王生也归在臣子列了。
    原本这个登基大典,对王生来说,只是参与一下的。
    结果现在,倒成了准备的人了。
    反而是作为正主的司马遹,倒是无所事事起来了。
    不过
    太子登基,毕竟还是好事。
    王生静静等候期间。
    很快,司马遹便出来了。
    司马遹一身龙袍,脸上却是不苟言笑。
    司马衷死了,他在这个时候笑,却是不符合理智的。
    接着,雅乐奏起。
    平原王司马干手拿竹简,高歌曰
    天命有晋,穆穆明明。我其夙夜,祗事上灵。常于时假,迄用其成。于荐玄牡,进夕其牲。崇德作乐,神祇是听。
    这是祀天地五郊夕牲歌。
    祀天地五郊夕牲歌一毕,司马干再高歌曰
    宣文蒸哉,日靖四方。永言保之,夙夜匪康。光天之命,上帝是皇。嘉乐殷荐,灵祚景祥。神祗降假,享福无疆。
    这是祀天地五郊迎送神歌。
    祀天地五郊迎送神歌一毕,司马干再高歌
    宣文蒸哉,日靖四方。永言保之,夙夜匪康。光天之命,上帝是皇。嘉乐殷荐,灵祚景祥。神祗降假,享福无疆。
    稍稍顿了顿,平原王高声飨天地五郊歌
    天祚有晋,其命惟新。受终于魏,奄有黎民。燕及皇天,怀和百神。丕显遗烈,之德之纯。享其玄牡,式用肇禋。神祗来格,福禄是臻。
    时迈其犹,昊天子之。祐享有晋,肇庶戴之。畏天之威,敬授人时。丕显丕承,于犹绎思。皇极斯建,庶绩咸熙。庶几夙夜,惟晋之祺。
    宣文惟后,克配彼天。抚宁四海,保有康年。于乎缉熙,肆用靖民。爰立典制,爰修礼纪。作民之极,莫匪资始。克昌厥后,永言保之。
    接着再唱天地郊明堂夕牲歌
    皇矣有晋,时迈其德。受终于天,光济万国。万国既光,神定厥祥。虔于郊祀,祗事上皇。祗事上皇,百福是臻。巍巍祖考,克配彼天。嘉牲匪歆,德馨惟飨。受天之祐,神化四方。
    之后是天地郊明堂降神歌。
    于赫大晋,应天景祥。二帝迈德,宣此重光。我皇受命,奄有万方。郊祀配享,礼乐孔章。神祗嘉享,祖考是皇。克昌厥后,保祚无疆。
    天郊飨神歌
    整泰坛,礼皇神。精气感,百灵宾。蕴硃火,缭芳薪。紫烟游,冠青云。神之体,靡象形。旷无方,幽以清。神之来,光景昭。听无闻,视无兆。神之至,举歆歆。灵爽协,动余心。神之坐,同欢娱。泽云翔,化风舒。嘉乐奏,文中声。八音谐,神是听。咸契齐,并芬芳。烹牷牲,享玉觞。神悦飨,歆禋祀。祐大晋,降繁祉。作京邑,广四海。保天年,穷地纪。
    平原王司马干,是在太极殿上高歌不止。
    晋书有载汉自东京大乱,绝无金石之乐,乐章亡缺,不可复知。及魏武平荆州,获汉雅乐郎河南杜夔,能识旧法,以为军谋祭酒,使创定雅乐。时又有散骑侍郎邓静、尹商善训雅乐,歌师尹胡能歌宗庙郊祀之曲,舞师冯肃、服养晓知先代诸舞,夔悉总领之。远详经籍,近采故事,考会古乐,始设轩悬钟磬。而黄初中柴玉、左延年之徒,复以新声被宠,改其声韵。
    翻译过来,便是自从洛阳被动作烧了之后,礼乐章也丧失了,这些乐歌,大多是后世歌师根据前世文章编写的。
    这些乐歌,祭祀天下诸神。
    高歌了差不多有一个时辰,掌印内监手握诏书,尖利声音也是缓缓传了出来
    惠孝皇帝遗诏
    建立君储,崇严国本,所以承祧守器,所以继文统业,钦若前训,时惟典常,越我祖宗,克享天禄,奄宅九有,贻庆亿龄,肆予一人,序承丕构。纂先皇祖,延洪本支,受无疆之休,亦无疆惟恤,负荷斯重,祗勤若厉,永怀嗣训,当为君临。
    登基的程序有这么几个。
    登基大典一般要选良辰的,占卜几时就是几时。
    登基大典会在老皇帝死后一个月之内择吉日举行。
    汉代一般要等一个月左右,唐宋两代往往是先帝死后第二天就举行登基仪式,明清两代往往是半个月左右。汉代和明、清两代是先继位再举行登基大典,而南北朝和唐、宋时期是继位和登基大典同时举行。
    颁布遗诏、择日即位礼选个登基黄道吉日,这个是必须的,还有琐事,比如说定做龙袍皇冠之类的、拟旨到民间贴告示、封禅,也就是祭天秦始皇举行过封禅大典,这是最盛大的典礼、大赦天下、颁布诏书登基、传国玉玺、宫中乐手演奏,由内侍扶着,登上皇位,音乐停下,接受百官朝贺,以及四方朝贺、祭告宗庙、社稷以及万民。
    今日的大典,说是登基大典,其实是继位大典。
    魏承汉,晋承魏。
    汉制与晋制并没有多少区别。
    今日,是不可能将登基所有流程做完的。
    但大赦天下,论功行赏,却就在今日。
    封爵
    王生心中还是有小期待的。

章节目录

汉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雨落未敢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雨落未敢愁并收藏汉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