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作为臣子的王生却是想着如何把这个鸡腿抢过来。
    这难度能不大
    张宾想了很久,抬头看王生之时,还是摇摇头。
    “难难难”
    “或许可行,只是孟孙你不敢想罢了。”
    若这个时代是唐朝,府兵制,王生的这个想法当然是可以收一收了,但这不是。
    尤其这些州郡兵,与中外军不同。
    中外军皆是世兵。
    所谓之世兵,便是皇帝规定将领享有领兵权,并且代代相传,将领死后,子弟接替统领父兄故兵。由长子、长孙世袭;无子,由弟继承;子弟幼弱,或有罪,经皇帝指定,由别人暂为代领,一旦子弟长大或有罪赦免,经皇帝批准,即归还故兵。
    世袭领兵制使兵将结合空前紧密,并促进部队战队力的提高。
    州郡兵是当地招募的军队,并非是军户。
    这便给了王生可乘之机。
    以唐朝的府兵制来说,为何王生没有可乘之机。
    了解府兵制,便要先知道为何叫府兵。
    为何叫府兵呢
    当时的唐朝地方政府分两级,下一级是县,上一级是州,这都是管地方行政的。
    府兵之府,是在地方那个行政区域州县之外的另一种军事区域的名称。
    府是指的军队屯扎地。
    在郡县这一地区里,另划一个军事区域,这区域就称为府。
    唐代都称之为折冲府,折冲府共分三等,上府一千二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人。
    这些军人又是怎样来历呢
    当时户口本分九等,这都是根据各家财富产业而定。据当时法令,下三等民户,是没有当兵资格的,只在上等中等之中,自己愿意当兵的,由政府挑选出来,给他正式当兵。
    当兵人家的租庸调都豁免了。
    这是国家对他们的优待。
    此外则更无饷给,一切随身武装,也许军人自办。
    这样的人家集合上一千二豁免了,这是国家对他们的优待。
    此外则更无饷给,一切随身武装,也许军人自办。这样的人家集合上一千二家,便成一个府,府就等于后世的军区。
    如果某地是军事要地,便在那地方设立一个府,募招上中等人家壮丁籍为府兵。
    这种府的数目,有时多,有时少。
    大概唐代全国共有六百个到八百个府。
    若假定这八百个府都是中府的话,那唐代全国便有八十万军队,大概最少也有四十万。而这四十万乃至八十万的军队,并不要国家一文钱,一粒米来给养,因为他们自己有田有地。
    他们一面保卫国家,一面还自立生产。
    这八百个府的三分之一将近三百个,分配在中央政府附近,即唐代人之所谓关内,即山西函谷关以西长安四围之附近地区。
    其余三分之二,四百到六百个府,便分布在全国,而山西和其他边疆又比较多一些。其他地区又少一些,有一州只有一府的,或一州并无一府的。
    府兵也是到了二十岁才开始服役,每个府兵须到中央首都宿卫一年。
    此外都在本府,耕田为生,而于农隙操操练。
    当宿卫的,叫做上番,番是更番之意,商贩则正如汉人所谓践更。只汉人践更,是在地方服役,唐人上番,则向中央服役而已。
    府地距离中央五百里的,宿卫一次得五番,一千里的七番,一千五百里者八番,二千里十番,二千里以外十二番。
    照番数计算,五百里者往返两次,适抵二千里者往返一次。
    一千五百里者往返三次,适抵二千里以外者往返两次。
    计番数,可以轮番到中央,上宿平均劳逸。若遇国家有事,则全国各府均可抽调,并不与宿卫番数相干。
    这是说的兵队。至于军官呢
    在中央直辖有十六个卫,每个卫,都有一个名称,各卫的都设有大将军。
    有事打仗,就由大将军统领出征。
    待战事结束,兵归于府,将归于卫。
    军队回到本乡,在他府里有一个折冲都尉,是主平时训练的。
    所以唐代养兵,既不花一文钱,不费一粒米,而养将,也不使预问政事。
    除却战事外,也并不统带军队。
    武官立功,以勋名奖励。文官份品级,武官份勋阶。
    故武官又称勋官,勋官有爵号无实职。
    立功以后,最高的在朝做大将军,多数还是回家种田。
    然而他获有勋爵,国家社会对他自有某种优待。
    有时是经济的,有时是名誉的。
    府兵制,是盛唐强盛的一个原因。
    之所以府兵制很难让人钻空子,原因有很多。
    其一,隔离将军与士兵,及时收回兵权。所谓兵符,是一个信物而已,相当于公章。如果将军与士兵长期厮混,使得士兵非常认可将军,那么兵符形同虚设。所以,隔离将军与士兵,需要打仗时,将军拿着兵符去领兵。
    其二,均衡派系力量,并补充候选人达到威慑作用。使得有权的将军,不敢乱动。
    在此次西征,司马遹是全权交由王生与张泓来做的,自然没有均衡派系力量的成分在里面。
    在皇帝看来,齐万年是小患,收拾齐万年不过是顺手而为的,在皇帝心中,真正的敌人是齐王。
    至于思想教育。就是所谓的皇权神话,让士兵树立为皇帝服务的意识。
    如今确实是君权神授,但是这些士卒被世家收归囊中之后,自然也是有洗脑教育的。
    恐怕在这些士卒心中,皇帝的权威还不如将军的权威。
    这么多年的世家私军教育,这些士卒心中对皇帝的忠诚也会被消磨得一干二净。
    更不要说原本这些州郡兵成立对皇帝便没有多少忠诚。
    他们这些人参军,不是为了保家卫国,只是为了吃饱饭而已。
    “不敢想”
    张宾愣了一下。
    “若是敢想的话,将世家私军收为己有,倒不是不可能,只是”
    张宾挑眉看了王生一眼,说道“陛下若是知道这事,对君侯来说”
    “此事我自然有想过。”
    到他班师回朝的时候,皇帝要对付的是齐王了。
    在这个时候,他便是知道了,也会引而不发。
    况且王生做事,自然是隐秘的。
    皇帝能不能发现,还是另一回事。
    毕竟他不是全部掌握。
    而只是掌握一部分军队罢了。

章节目录

汉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雨落未敢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雨落未敢愁并收藏汉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