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次大败,刘焌狼狈逃回西川,便放弃了进取南川的念头。
    让他稍稍有些安慰的是,汉军没有乘胜追击,而是留在南川做着莫名其妙的事情。
    比如以卑劣的手段,挑起夷族内讧。
    刘焌心里明白,汉廷是想消耗夷族各个部落的实力,待这些部落元气大伤,再用对付蛮人的那一套,来对付夷人。
    他们为何不以雷霆之势,彻底摧毁自己
    反而给他喘息之机。
    就不怕他卷土重来
    对于这一点,方伯看的很通透。
    他已经多次对刘焌提及,以大汉当前的实力,不敢吞下整个蜀国,这样做,就像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只会便宜了魏国。
    倒不如留着刘焌,作为大汉与魏国之间的缓冲地带。
    等到大汉实力增强,有信心与魏国争锋时,那时将是蜀国的噩梦。
    因此,经营南川,将南川纳入大汉体系,就成了汉廷的当务之急。
    所以,短时间内,汉军不会进攻西川。
    刘焌看着蜀国的地图。
    心中五味陈杂,在这个时候,他很是羞愧,他为了一己私欲,害的蜀国分崩离析,成了他国的砧板之肉。
    死后下了地府,有何颜面去见刘氏的列祖列宗啊
    恍惚间,刘焌仿佛看到了老祖宗们指着他的鼻子痛骂。
    方伯抱拳道“陛下,既然汉军暂时不会进攻,我们就应该全力发展西川和东川,整顿军备,增强实力,只有自身强大,才能与汉廷抗争。”
    刘焌回过神,点头道“言之有理,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傲视列国,使他们不敢欺负我蜀国。”
    “陛下,丁宁先生还被囚禁于天牢,此人是个人才,上次判断失误,纯属意外,我认为,陛下应该再给他个机会。”
    方伯劝道。
    刘焌一听,顿时火冒三丈,“他说能劝杨明倒戈,结果害的我十几万大军损失惨重,被迫退出南川,不杀他算是客气的了,你居然劝我再给他个机会”
    “让将士们,知道了,我这个皇帝还怎么当”
    邕城之败,刘焌将责任一股脑推在了丁宁身上。
    毕竟战争失利,总得有人背锅。
    “丁宁在进攻前,也意识到了不对劲,极力劝阻陛下,只是敌人太可恶,故意派人迷惑我们。”
    方伯替丁宁开脱。
    “好了,再过段时间,待事情淡了,我会找个机会,放他出来。”
    刘焌松口道。
    大汉占据蜀国南川一事,引起了魏国的注意。
    他们此前在天棋关下,损兵折将,却一无所获,最终只能退兵。
    反倒是他们极力相劝出兵夹击的大汉,得了大便宜。
    这让成水华非常不舒服。
    他的心情很是郁闷。
    不仅是因为大汉得了蜀国一川之地之事让他不高兴,还有在云国的进展,也陷入了僵局。
    冉云大破黑志泽、李成金后,与聂正邦一起,进剿武军和鲜丽族。
    黑志泽、李成金一路败逃,一直退到济州城。
    济州城的东面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他们无路可退了。
    黑志泽和李成金收拾残余兵马,决定死守济州城。
    同时,黑志泽向武国本土求援。
    济州城是最后的立足点。
    一旦被魏军攻破,则意味着鲜丽族将成为历史。
    武国将失去在陆地上的支撑点。
    赵国和大汉,都对武国充满敌意,已经不允许武国人从他们境内上岸。
    若是济州城再没了,武国将会被列国封锁在孤海上。
    东英海考虑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将老帅宁中次从明珠岛调回,并调了一支五万人的军队,让他火速增援济州城。
    宁中次很是不情愿。
    他老了,真的老了,在明珠岛的这段时间,又染了风湿,连走路都成了问题。
    可就是死不掉。
    东英海可不会因宁中次的身体状况而放弃征调他。
    在他看来,这是宁中次将功赎罪的大好机会。
    宁中次应该感激。
    哪怕还有一口气,也要撑着去打完这一仗。
    济州城背靠大海,退无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朕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明日边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明日边缘并收藏朕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