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雨足足下了五日才停歇。
    果真如金鲤预料的那般,桐州久旱,土质疏松,第二日开始,就陆续收到河水决堤以及泥石流的消息。所幸宋彦鹏在金鲤提醒下早早做了防范,虽然房屋良田被冲毁无数,但人员伤亡却很少。
    桐州通判杜尧章在宋彦鹏上报的灾情文书上签字前,感慨道“如此大的洪水,堪比地方志上记载的五十年前那场,那场洪水让桐州失去了三成人口,共计三万余,这次竟然只有两百人”
    宋彦鹏这几日日日在河堤上巡视,没睡过一个好觉,双眼熬得血红,他按了按隐隐作痛的额角,说“多亏小鲤姑娘提醒听说国师大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作为他的亲传弟子,对接下去的赈灾,想必她也会有独到之法,待我去问问。”
    “此番你我得国师府相助,把这灾祸变功劳,也是好事一桩啊”杜尧章担任桐州通判已快满三年,述职考核在即,在他看来,这次救灾若是办好了,就能成为他升迁的跳板。
    宋彦鹏对这位同僚的性子自是熟知的,虽然功利性颇重,但看在他办事还算兢兢业业的份上也就没放在心上,略略皱了一下眉头,就往后院寻金鲤去了。
    这五天的时间,金鲤已经将这个朝代的史书、地方志看了个七七八八。凭良心说,判官没有骗她,大殷当得起“太平盛世”四字,与南边的大元,北边的大辽,西边的大夏关系尚可,近三十年没有战事,大殷境内除却这桐州,多是富庶之地,百姓生活安康。
    “唉书上说,这大殷向东一直通往黄海,国都殷城更是举世闻名的繁华所在,为毛不把我穿到那里,一定要我降临在这穷山恶水间呢”金鲤扔下手中的书册,开始了这几天第n次唉声叹气。
    “小鲤姑娘因何烦恼”宋彦鹏从院外走入,打量了一下金鲤居住的小院子,说,“寒舍简陋,可是招待不周,怠慢姑娘了听说国师府是殷城除却皇宫最巍峨精致的建筑,国师大人平日里对生活也诸多讲究,真是委屈姑娘了我们桐州”
    眼看他一脸自责,金鲤连忙摆手阻止了他“大人客气了夫人事事躬亲,无微不至,还派了个婢女专门伺候,我住得很开心。我叹气是因为”
    “姑娘叹气是因为桐州太穷了”一位穿着茜色比甲月色襦裙的丫鬟进来,把手里抱着的一叠书放在桌上,说,“姑娘这几天看了很多书,总是在说桐州太穷,桐州百姓太苦”
    宋彦鹏看向金鲤的眼神又一次露出了第一天见她时的崇敬,一边拱手一边说“我正不知该如何开口呢想不到姑娘心怀苍生,已经早早开始在替桐州的富庶打算了在下先替桐州十万百姓谢过了宝扇,去跟夫人说一声,小鲤姑娘要在府中常住,这院子有些简陋,叫她尽快安排人修整,另外,再安排一位婢女照顾小鲤姑娘绝不可怠慢”
    唤作宝扇的丫鬟领命离去,金鲤只有“呵呵”以对这位宋大人若是在御前任职,凭他这“举一反三”的理解能力,皇帝应当会相当喜欢。金鲤绝对不会想到,此后某一日,宋彦鹏真的站在了金銮殿上,做了大殷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御史大夫。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在这个大殷,金鲤身无分文,举目无亲,顺水推舟顶着个国师弟子的名号,暂时也不能走人,所以她就打起精神,询问了一些此次洪灾的情况。听到伤亡人数比之过去大为减少,金鲤脸上的笑容不由就深了几分。她本就是热心之人,否则在现代也不会无偿地替警方去做谈判专家。绞尽脑汁回忆了一下古今中外灾后自救的法子,她就要开口
    “大人大事不好小南庄那边的村民从山上避洪水回来,见到房屋家什被毁,不少人竟开始哭天抢地,吵着要投河”
    宋彦鹏立即站起,抬脚就往外走“岂有此理钱财乃身外之物,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人活着,房屋、良田、牲畜、银两哪样不能重新赚”
    “大人,小南庄向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锦鲤佳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擦星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擦星人并收藏锦鲤佳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