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盖听出了其中不一般的意思,问道“这对杨志有什么好处”
    宋公明立刻答道“第一是得到民心,这些事总是要解决的;第二杨志绝不会一对一支付,最起码和钱庄要打个六折七折,钱庄要是没现钱,只能同意定北军参股。钱大人,不用惊讶,我们也是看见官司和钱庄的反应才慢慢想明白,远远比不上杨志和梁寻两位大人的思路敏捷,他们恐怕在户部克扣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一步,只不过当时没有击败金军,他们顾不上采取手段罢了。”
    钱盖心中也是这样想的,点点头又问“户部把差额也按六折或七折弥补,现在转运困难,北面大部分地区都是拖欠的,难道杨志还能索要剩下的”
    赵野笑道“问题是谢大人实际上已经把大部分的钱物都发出去了,全部都发在漕运上,包括从淮南、荆湖两路调集的铜钱,都在路上被扣留了。这就造成了在润州数字上是不拖欠的,这也是杨志为什么要铸钱的原因,户部少给多少,他铸造多少,只要账目能弥补,什么都好说;当然要是我们同意汴梁、太原设铸钱监,对于定北军还是大有帮助的。”
    钱盖懂了,要说江南的粮食和海盐走漕运情有可原,可以把丢失的责任推到康王那支不堪的军队身上;但是在淮南、荆湖两路的铜钱运到汴梁根本绕不到运河,尤其是淮南铸钱监主要是光州的定城监,光州就在颖昌府南面,送到长江边比到颖昌府还要远,那就是户部有问题。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宋徽宗还在,康王和谢克家的做法就有点明目张胆,吃相太难看;杨志虽然不能拿康王怎样,但是一定要出手杜绝后面继续有这种情况,现在摆明了就是要给谢克家一个耳光,我把方法说出来,你自己看着办,真要翻脸那就翻脸。
    “杨志这小子纯粹胡闹,不能惯着。”宋徽宗一声怒喝,然后问谢克家“能不能让康王拿出一部分粮食和铜钱来弥补这个数字,真州等地都在上报,康王北上的时候,各地府库都被抢劫,刘光世等人捞了不少。”
    大宋自开国以来就不允许私军,但是赵楷和赵构两个皇子的手下差不多都是私军,为了抵抗金国,宋徽宗忍了,可是抢劫自家的府库,这就是坏了规矩,宋徽宗早就不想忍了,正好杨志的奏章引爆了这些问题,宋徽宗自然好好利用。宋徽宗的态度和蔼,但是听在谢克家的耳朵里完全是另外一种感受。
    谢克家忽然明白了,朱胜非从杭州过来,就是为了这件事,赵野等人早就知道,杨志也不一定要这些东西,但是润州必须表明一个态度,就是自己交出户部;润州和太原都对原先汴梁的群臣抱团支持康王有意见,总算得到了一个机会。谢克家一咬牙说“责任在户部,但是弥补的物资实在没有,臣请辞。”
    哪有这么便宜的事,丢下一个烂摊子就想走,到应天府去换一个职务,宋徽宗摇摇头说“你去汴梁接替李纲,负责和杨志协商,钱盖以户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钑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白云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云客并收藏钑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