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留个后,别整天盯着你。盯着你是盯不出孩子来的。嘴张这么大做什么,还想要本王满足你。”
燕来连忙捂住他的嘴巴,不敢置信地问“父皇真这样说”
“你把私学改成半私学,父皇正闹心。她们还去叫父皇把你的半私学关了,父皇不是看她俩是女子,早命人把她俩打出去。”平王道,“你可不知道,你的那两个私学倘若真能赚钱,以后长安附近会涌出许多私学。教授技艺的私学多了,村学还会远吗。”
燕来“村学”
“一家请一个老师请不起,一百户人家请一个,还能请不起。”平王道,“考中秀才,有了朝廷补给,他们就有钱买笔墨纸砚,甚至有世家主动找上门资助。”
燕来不懂,“那他出来不还是世家的人”
“是也不是。你可能不知道,这个圈子封闭的很。”平王说着眼中闪过一丝厌恶。
燕来以为看错了,见他满脸嘲讽,估摸着没看错,“怎么封闭”
“打个比方,同样两个适婚男子,一个是世家子弟,一个是叶将军的儿子,前者乃膏粱子弟,后者你知道,如今是御前侍卫,世家宁愿把女儿嫁给膏粱子弟,也不会考虑叶将军的儿子。”平王道,“明白了吗没有致命的外因,哪怕父皇也难打进去。”
燕来知道封闭,但没想到连叶将军也打不进去,“妾身该说幸好您在圈子里吗”
“本王也庆幸。”可平王打心眼里不喜欢这个恶臭的圈子,多数男子不学无术又蠢又毒,女子骄纵跋扈目下无尘,“本王也庆幸你不在。”
燕来见他说的情真意切,不禁抱住他,“再坚固的围墙也有破败倒塌的一天。如今不就有条缝了吗。”
平王“但这条缝太小。”
“别急。圈子不是一日形成的,也不可能轰然倒塌。王爷要有耐心。”燕来道,“妾身认为当务之急不是他们,而是百姓。
“百姓的生活上去,有钱请老师,王爷不推波助澜,那个圈子也会消失。他们不准人进去,但不能阻止寒门子弟步入朝堂。”
平王点了点头,“是的。还有科举。”说着看向燕来,“你有什么好办法”
“鼓励经营。”
平王愣了一瞬,“不是重农抑商”
“农要重视,商不用抑,防着别做大就成。”燕来怕车夫听见,压低声音说,“妾身虽然有四家店,但也要说商人重利。
“有五成的利益,他们就会铤而走险,有一倍的利益,他们就会枉顾律法甚至人伦。有三倍的利益,他们就敢把皇帝拉下马。可如果过于压抑,朝廷的税银从哪儿出百姓种的东西卖不出去,指望地里那些庄稼,不巧遇到荒年,交不起税还得让朝廷救济。”
平王仔细想一会儿,“百姓除了庄稼还能种什么”
“走南闯北的商人多了,百姓就可以把村口桃树上的桃子摘下来卖。”燕来指着车外,“王爷可曾见百姓挑着担着走街串巷的吆喝朝廷不准百姓在东西市以外的地方摆摊,但并未连走街串巷的小贩一并禁了。”
平王“村口的桃子”
“妾身打个比方啦。”燕来指着南边,“那边山上就有许多山核桃。核桃肉少,除了家贫吃不上饭的,极少有人上山。
“但自打飘香楼多了一道红枣核桃蛋糕,从去年入秋到现在,每天都有城外的百姓挑着核桃问要不要。起初飘香楼还担心加了核桃本钱会上去,因为城里的核桃贵。自打那些百姓送上门,多了核桃,少了红枣,反而比以前便宜。”
平王听懂了,“飘香楼的蛋糕价格不变,赚得多了,城外的百姓也跟着赚了些钱。”
燕来“是呀。如果有商人看到,发现别的地方没有,就可以把这边的核桃运出去。”
“商人活跃也并非全无好处。”平王若有所思道。
燕来点头,“再说妾身那个私学,学的人多了,他们日后想单做,买不起城里的铺子,可以自己做个小推车搁城外卖。而那些人赚到钱,不是花掉,就是存起来供孩子学艺。”
“你说的情况得十年吧。”平王道。
燕来不答反问“王爷几岁”
平王今年二十一。十年后他三十一,不是五十一乃至六十一。他能见到。而到那时这个长安城可能就没有乞丐了。
平王一想到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饭吃,而他也会名垂青史,流传千古,心中一阵激动,紧紧抱住燕来,“爱妃,想本王怎么谢你”
“王爷想怎么谢”燕来顺嘴问。
平王想了想,他的妻子现在不缺钱,日后也不缺好名声,对她来说只缺一样,“给本王生个儿子。”
燕来连忙捂住他的嘴巴,不敢置信地问“父皇真这样说”
“你把私学改成半私学,父皇正闹心。她们还去叫父皇把你的半私学关了,父皇不是看她俩是女子,早命人把她俩打出去。”平王道,“你可不知道,你的那两个私学倘若真能赚钱,以后长安附近会涌出许多私学。教授技艺的私学多了,村学还会远吗。”
燕来“村学”
“一家请一个老师请不起,一百户人家请一个,还能请不起。”平王道,“考中秀才,有了朝廷补给,他们就有钱买笔墨纸砚,甚至有世家主动找上门资助。”
燕来不懂,“那他出来不还是世家的人”
“是也不是。你可能不知道,这个圈子封闭的很。”平王说着眼中闪过一丝厌恶。
燕来以为看错了,见他满脸嘲讽,估摸着没看错,“怎么封闭”
“打个比方,同样两个适婚男子,一个是世家子弟,一个是叶将军的儿子,前者乃膏粱子弟,后者你知道,如今是御前侍卫,世家宁愿把女儿嫁给膏粱子弟,也不会考虑叶将军的儿子。”平王道,“明白了吗没有致命的外因,哪怕父皇也难打进去。”
燕来知道封闭,但没想到连叶将军也打不进去,“妾身该说幸好您在圈子里吗”
“本王也庆幸。”可平王打心眼里不喜欢这个恶臭的圈子,多数男子不学无术又蠢又毒,女子骄纵跋扈目下无尘,“本王也庆幸你不在。”
燕来见他说的情真意切,不禁抱住他,“再坚固的围墙也有破败倒塌的一天。如今不就有条缝了吗。”
平王“但这条缝太小。”
“别急。圈子不是一日形成的,也不可能轰然倒塌。王爷要有耐心。”燕来道,“妾身认为当务之急不是他们,而是百姓。
“百姓的生活上去,有钱请老师,王爷不推波助澜,那个圈子也会消失。他们不准人进去,但不能阻止寒门子弟步入朝堂。”
平王点了点头,“是的。还有科举。”说着看向燕来,“你有什么好办法”
“鼓励经营。”
平王愣了一瞬,“不是重农抑商”
“农要重视,商不用抑,防着别做大就成。”燕来怕车夫听见,压低声音说,“妾身虽然有四家店,但也要说商人重利。
“有五成的利益,他们就会铤而走险,有一倍的利益,他们就会枉顾律法甚至人伦。有三倍的利益,他们就敢把皇帝拉下马。可如果过于压抑,朝廷的税银从哪儿出百姓种的东西卖不出去,指望地里那些庄稼,不巧遇到荒年,交不起税还得让朝廷救济。”
平王仔细想一会儿,“百姓除了庄稼还能种什么”
“走南闯北的商人多了,百姓就可以把村口桃树上的桃子摘下来卖。”燕来指着车外,“王爷可曾见百姓挑着担着走街串巷的吆喝朝廷不准百姓在东西市以外的地方摆摊,但并未连走街串巷的小贩一并禁了。”
平王“村口的桃子”
“妾身打个比方啦。”燕来指着南边,“那边山上就有许多山核桃。核桃肉少,除了家贫吃不上饭的,极少有人上山。
“但自打飘香楼多了一道红枣核桃蛋糕,从去年入秋到现在,每天都有城外的百姓挑着核桃问要不要。起初飘香楼还担心加了核桃本钱会上去,因为城里的核桃贵。自打那些百姓送上门,多了核桃,少了红枣,反而比以前便宜。”
平王听懂了,“飘香楼的蛋糕价格不变,赚得多了,城外的百姓也跟着赚了些钱。”
燕来“是呀。如果有商人看到,发现别的地方没有,就可以把这边的核桃运出去。”
“商人活跃也并非全无好处。”平王若有所思道。
燕来点头,“再说妾身那个私学,学的人多了,他们日后想单做,买不起城里的铺子,可以自己做个小推车搁城外卖。而那些人赚到钱,不是花掉,就是存起来供孩子学艺。”
“你说的情况得十年吧。”平王道。
燕来不答反问“王爷几岁”
平王今年二十一。十年后他三十一,不是五十一乃至六十一。他能见到。而到那时这个长安城可能就没有乞丐了。
平王一想到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饭吃,而他也会名垂青史,流传千古,心中一阵激动,紧紧抱住燕来,“爱妃,想本王怎么谢你”
“王爷想怎么谢”燕来顺嘴问。
平王想了想,他的妻子现在不缺钱,日后也不缺好名声,对她来说只缺一样,“给本王生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