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即礼,”种劭看着种劼,继续说道,“春秋之末,天下大乱,为何失其周礼。如今天下亦乱,为何皆因董仲颖这武夫,行事失了汉礼王子师只是恰逢其时而已,否则焉有其三公之位汝可知昔日董仲颖授首之时,天下不知多少游荡子,得知其事之后并非欣喜,而是扼腕而叹”
    种劼先是不解,然后仔细想了想,便吸了一口凉气,说道“父亲大人之意是莫非王子师不过是先行一步而已”
    “正是杀一人可得天下之望如此之事,怎能不前仆后继”种劭点点头说道,“汝若坏了天下人的规矩,必然被天下人视为仇寇汝防得了一时,难道还能防得了一世纵然王子师之事不成,也会有其人紧随其后,终究取下董仲颖的人头才是”
    “这”种劼不由得有些结舌。
    只有最底层的人,才不觉得规矩有多么重要,也不会有感觉到规矩对于其有什么帮助,只有压迫和剥削,所以这些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才天天说要反对这个,反抗那个,恨不得将天都掀了。
    这些属于最底层的人,不管是思维还是行事,都比较的直截了当,不服就拿刀子上,杀个人怕什么,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成为了这些人的基础准则。
    因为这些人的确除了一条贱命之外,没有更值钱的东西了。
    然而但凡有一点阶级的,站的高一些的人,无不享受着这个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规矩带来的便利和好处,便只要是头脑稍微清醒一些的,就不会肆意做出破坏规矩的行为来。
    就算这些人之前受过这些规矩的压制,但是一旦获利,那么自然就会维护起这些规矩来,就像是种劭所说,当他出入朝廷的时候,向其毕恭毕敬行礼的,难道都是出于对种劭个人的尊敬
    其实未必,与其说这些人是朝着种劭行礼,还不如说是朝着汉代朝廷的规章制度行礼,因为这些人也清楚,维护种劭的面子,也就是维护他们自己的面子。就连朝服都要做得宽宽大大,使得人看起来可以显得魁梧一些,要是被朝野之外的那些平头百姓看穿了光鲜外表之下的腐草,看到了朝服之下的肥肉层层或者是瘦骨嶙峋,那么还有什么威严可言
    只有从来都没有享受过规矩,或者是还处于懵懵懂懂的无知状态当中的人,才会肆意的践踏规矩,而不是去利用规矩。
    现在天下士族的规矩已经是从汉代初期,便逐渐发展起来,一直绵延至今,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一种模式,这样的模式不仅仅在朝堂,也在乡野。
    为何觉得可以杀杨彪
    因为杨彪只是一个人。
    人总是会死的,甚至喝口水都可能呛死。
    但是为何又不能杀杨彪
    因为杨彪不仅仅是一个人。
    其和袁隗一样,是代表着全天下士族家族的最高成就,是所有士族家族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奋斗的目标。
    种劭所说的浪荡子,其实就是汉代之中特有的文化,各地的游侠。这些人以正义为自居,平常就喜欢做一些出风头的事情,这要是听闻杨彪这样的人被无端杀害,那么岂不是立刻蹦起来提刀拿枪的就往长安来
    派遣自家的人员进行暗杀,就跟董卓所做的一样,向天下摆明了就是我干的,怎么地吧然后董卓就去地下了
    找一些杀手刺客之类的动手。这些刺客杀手表面上同意了,转身就把买主给出卖了的比比皆是,而且还可以博得一个侠名,就像是在平原有人要刺杀刘备的一样
    再退一步说,杨氏立足弘农百余年,又担任过三公之位,身边难道就没有蓄养一些武士,一般人真的能近身
    坏了天下的规矩,便成为了天下其余守规矩的敌人。后世那些被关在笼子里面的猴子,不是也不敢动哪一个举手便可得的香蕉么
    王允杀了董卓,立刻天下闻名,成就了一番事业,而种劭要是成了董卓第二,获得了一个擅杀名士的buff,那还不成为全天下最大的经验包,只要搞定了,岂不是立刻人生就可以矮穷矬立变高富帅,迎娶白富美
    就算是这些浪荡子,游侠失败了失手了,被抓住了,也会慷慨一番,然后就死,自己家里面的父母小孩等等,自然有当地的士族会出面妥善安置。死自己一条命,换来全家未来衣食无忧,其实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去做的。
    “那么说来,岂不是要眼睁睁的看着杨家子肆意妄为”种劼有些明白,但是还是觉得这样拖下去并不妥当。
    “呵”种劭捋了捋胡须,微微笑了一声,“并北那个斐子渊如此黄口小辈都能忍,老夫又为何不能忍可惜啊,当初要是斐子渊动了手不过若是真的如此,恐怕也没有之后的征西之位了”
    种劭看了看种劼,说道“孙子有言,以正合,以奇胜,凡事须多备,多思,多蓄,不可轻举妄动,正兵不合,奇兵又乏,如此便是必败之局也”
    “某唤汝前来,原本是想看看汝这些时日,处理政事之后,是否有些感悟长进”种劭看着种劼,显然有些失望,“回去之后,将小戴记再好好撰抄十遍”
    “唯”种劼有些瞠目,但是也只能点头答应下来。小戴记字数可是不少,真要抄写十遍,那也是极其辛苦的一件事情,但是又能如何总不能不守父子之间的规矩,当场忤逆吧
    看了看种劼有些丧气的模样,种劼便说道“其实此事为父早有安排,近些时日,杨家子上蹿下跳,勾连朋党呵呵,所欲所求,无非就是想再掌朝堂罢了为父明日大朝之上,便会启奏陛下,表杨家子为大鸿胪,出使冀州,调和袁氏与公孙氏之争”

章节目录

诡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马月猴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马月猴年并收藏诡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