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慈,拍了拍太史慈的肩膀,笑着说道,“河东事务繁杂,子义辛苦了”
    “为主公分忧,不敢言劳苦”太史慈连忙说道,“温侯一行已至安邑,裴使君已是接洽款待不知主公是于临汾此地等候,还是”
    斐潜点点头说道“既然来了,就不比半途而废,且休息一晚,明日启程”
    “谨遵主公之令。”太史慈应下,便转头和黄旭对接,将携带而来的各项物资补充到斐潜的直属部队当中,并指挥着兵卒帮助着一同扎营。
    这些事情么,斐潜自然是不管的,他只需要找个地方坐着就是。当然,在全体营寨没有搭建完毕之前,斐潜还是不能休息的,毕竟作为军中表率,该有个样子还是要有个样子的
    至于什么亲力亲为去和小兵一同劳作
    不要乱开玩笑,校尉去做还差不多,若是升到了将军位,还要去做这些粗重活计,那让中低层的士官,还有什么盼头
    这一路而来,斐潜思来想去,心中依旧有一个问题始终未能够寻找到答案,就是当年在长安之时,董卓究竟是怎样最终从山西政治集团当中被割裂的,换句话说,因为什么事情,或是什么起因,最终导致了已经初见雏形的山西政治集团不惜自废武功,选择刺杀董卓
    那一段时间斐潜在并北打仗,再加上王允也已经身故,仅存下来的事件参与者只剩下一个吕布。
    吕布能知道当时的真相么
    斐潜摸了摸已经长出来了一些的胡须,心中想着,依照他对于吕布的认知,恐怕吕布到现在也未必知道其中的奥妙
    说不定连想都没有多想过。
    大多数的人只是想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对于那些隐藏在阴暗当中,阴影之下的东西,很多时候是选择视而不见的,毕竟要看到这些,是要很费脑子的。这并不能怪吕布,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够的脑容量的,只不过斐潜作为即将统合整个山西势力的下一任领袖,自然不能不考虑这些事情。
    斐潜将目光移动到了杨修身上,看见杨修正毫无形象的坐在一颗大树之下,汗水淋漓,将两只腿岔开,伸得直直的,隐隐的血色从裤裆下渗透出来,整个人狼狈不堪,哪里还有往日的什么风度翩翩的士族子弟模样,活脱脱就是一个大头兵
    斐潜不由得微微一笑,示意黄旭去将其叫过来。
    吕布不清楚,杨彪多半是清楚的,而作为杨氏继承人,杨修也很有可能是知道其中的内幕的
    “德祖,这一路辛劳,可是习惯”斐潜一边示意黄旭给杨修个胡凳坐,一边说道。
    不习惯骑马的人,骑马久了,两条腿就会感觉和断了差不多,下地一瘸一拐八字脚都是轻的,像杨修这样细皮嫩肉的,摩擦的血肉模糊几乎就是肯定的,能到现在依旧强撑着,不出口抱怨,也没有破罐子破摔,已经让斐潜有些刮目相看了。
    杨修苦笑了一下,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将军召修前来,不知有何吩咐”幸苦不辛苦难倒看不出来么被折磨就被折磨了,认了,结果折磨完了还要问爽不爽,这让杨修如何能忍得住
    斐潜哈哈一笑,他之前还觉得杨修过于深沉隐忍,连这样的苦头都能够一声不吭的忍下来,会不会有司马懿的潜质,结果现在看起来,杨修依旧还是杨修,聪明是足够聪明,但依旧不够无耻。
    “子初,去取些跌打油膏来给德祖”斐潜转头吩咐道,然后对着杨修说道,“你我同为山西之人,虽说未必可为万人敌,但是至少也要兵马娴熟这跌打油膏,乃平阳张神医秘制,德祖可涂抹于伤处,舒缓痛楚”
    人体的皮肤强大的修复机能,但是血小板凝结的过程当中,会拉扯皮肤导致紧绷,而若是继续行军,必然会导致刚刚才紧绷凝结的皮肤伤口重新被破坏,而油膏就可以松弛皮肤伤口,避免一再重复扯裂。
    斐潜释放了善意,杨修也微微低头,拱手称谢。杨修可以说是属于聪明绝顶的那一部人的,所以自然也明白斐潜话中之意,并且斐潜也说得很清楚,并没有遮掩什么,“山西之人”至少需要兵马娴熟
    “将军之意,欲以武勋定国乎”杨修沉默了片刻,开口说道。
    斐潜笑了笑,说道“德祖有何高见”
    杨修抬头看着斐潜,缓缓的说道“武可靖边,不可定国也”
    斐潜倒也没有因为杨修这样的说法而生气,而是说道“如此便是逆董之由”
    杨修微微皱了皱眉头,虽然不满意斐潜的跳跃式的问题,但是毕竟现在征西将军斐潜处于强势位置,自然只能是接着斐潜的话题说道“逆董非也。董仲颖乃毒祸渐深,篡逆已兆,咎由自取也。”
    “篡逆”斐潜问道,“可闻其详”
    杨修也不避讳,直接说道“董仲颖至长安,遂僭拟车服,乘金华青盖,爪画两轓,以试众臣,此乃其一;其二,董仲颖自封太师,公卿见之,谒拜车下,亦不为礼;其三,董仲颖拟以功德无殊,而有过差为由,废除和、安、顺、桓四帝之号”
    斐潜的眉头不由得扬了扬。
    前两条么,斐潜是有听说过,但是第三条么,倒是在杨修这里第一次听闻。
    所谓的什么金华青盖之车,在汉代,一般是作为皇太子才能乘坐的车辆,所以说起来董卓在这个方面是有僭越的,而自封为太师,又自称是汉帝刘协的尚父,表现出凌驾刘协的气势,俨然以王者自居,这两点其实虽然说是过分了一些,但是也不是没有人干过
    所以严格说起来,只有第三点,才最终导致了山西政治集团的分裂。
    不管是山东还是山西,在朝堂之上的士族子弟,大都是以清流自居的,而这些汉末党人名士的清议运动,虽然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的不满,但直言批评东汉皇帝者却并不多见。董卓则不仅提出和帝以下诸帝“功德无殊,而有过差”,又表示要公开贬去他们的庙号,这显然是一项非常之举,可能会被党人名士视为否定东汉整个的皇统血脉,乃至成为了准备废汉自立的重要先兆。
    并且当时董卓为了维护自身的权位,大肆安插董氏家族当中人员,不管其是否有才能,就算是还在龆龀的子孙,也一律封侯,和迁都之前董卓那种“卓所亲爱,并不处显职”的行为大相径庭,所以也自然被士族理解成为了过河拆桥,准备全面舍弃山西士族的行为。
    “原来如此。”斐潜点了点头说道,“前车覆,后车诫也。若不得心齐,纵一时得势,亦不可久也,德祖以为然否”
    杨修沉默片刻,拱拱手说道“将军所言甚是。将军放心。”
    “善。时候不早,德祖可早些休息,明日还要赶路。”斐潜该问的也问了,该说的也说了,自然就下了逐客令。
    杨修自然领会,告辞离去。
    斐潜看着杨修的背影,虽然解开了一个疑问,但是同样也加上了一块石头
    不过事到如今,也只能继续向前而行。
    就像是在高速道路上行进的大货车,发现眼前有个小车什么的,而要来急转弯或是急刹车,小车什么不知道,但是自己的下场肯定就是车毁人亡了,所以现在唯一的办法,便是以最小的损失,怼上去

章节目录

诡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马月猴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马月猴年并收藏诡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