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声言道“明日小王就要搬出王家了。”

    总领朝政,司马丕要开府办公。到时候就不能住在王家了。

    王献之笑着说道“每日你我还会见面,殿下不必难过。殿下不是想请东海王到建康吗明日起,殿下可征辟东海王为琅琊王府之掾吏。”

    司马丕眼眸明亮起来,他笑着握住王献之的手“多谢王七郎”

    王献之看向阿陌“取金印来。”

    阿陌马上跑去将琅琊王金印取来。

    司马丕正在思索王献之要取什么金印时,阿陌立马就把金印取来了。

    王献之将金印交给司马丕“殿下。”

    司马丕愕然,没想到王献之竟然将琅琊王金印给他

    司马丕摇头,告诉王献之“这金印,小王已经赠给王五郎。既然王五郎赠给王七郎。这金印自然就是王七郎的。王七郎请收下。”

    “殿下处理政务,不能没有金印。”王献之把金印交给司马丕。

    司马丕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收下了这枚金印。

    翌日,司马丕上朝的时候,提议增加市税。遭到了许多世家的反对。也有几大世家愿意支持。世家之间,展开了一场撕逼。

    “大捷车骑将军大胜夺回九真郡掳外寇八千”

    正在撕逼的百官们安静下来。众人都没想到司马道生第一次打仗,竟然取胜了而且竟然还生擒了敌人

    “甚好甚好”

    “妙哉”

    “不过二月,竟然大捷真是英雄出少年”

    朝堂的气氛顿时变了。众人立马夸赞起司马道生。

    会稽王被荀羡救下,由荀羡护送回京。

    会稽王与荀羡入京那一日,建康的街道被兵卒封起来了。百姓们围在街道两旁,不知在等候什么人。

    “殿下,街道被封,不许车辆过街。委屈殿下下车步行。”

    会稽王掀开帘子,望了眼外面,他点头“嗯。”

    荀羡下车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伤口,他吸了口凉气。

    “嘶”

    会稽王立马询问道“卿可好”

    这次会稽王能够得救,多亏了荀羡为了救他,荀羡被贼人砍了一刀会稽王心里十分感动。打算回京之后,一定要重重提拔荀羡

    荀羡摇头“多谢殿下关怀,羡无事。”

    会稽王叹气“岂会无事先回会稽王府,小王让名医为卿治伤”

    荀羡望了眼四周,对会稽王言道“殿下,走那处吧”

    会稽王点头,跟着荀羡走。

    “啊”

    “进城了”

    “英雄归来”

    街道旁围观的百姓们突然激动起来。会稽王好奇,他停下脚步,回头望向城门的方向。

    城门口,司马道生头戴金盔,身穿金甲,骑在马上,威风凛凛地出现在众人面前。

    会稽王眨了眨眼睛,甚至伸手揉了揉自己的双目。以为自己看错了。

    马上那位威风凛凛的儿郎,是他那不成器的草包世子

    “车骑将军”

    “大英雄”

    百姓们的欢呼声,让司马道生心情飘然。他单手握住缰绳,抬起另一只手与众人打招呼,笑容得意地叫道“本将军归来了”

    “啊”

    “车骑将军真男儿也”

    “车骑将军好俊”

    会稽王看呆了,一时之间忘了离开。难以置信,他那草包的世子,竟然变成了人人称赞的英雄

    “殿下”荀羡走了一段路,发现会稽王没有跟上,返回去寻找会稽王。

    会稽王伸手指着司马道生的方向,低声问道“这是发生了何事”

    荀羡望了眼司马道生的方向,看到司马道生正在对众人做一个飞吻的动作,他的眼角微微抽搐,淡定地回答道“三月前,车骑将军主动请缨,率兵南下,击退外寇。不计算来回路途所需时日,车骑将军仅用了一月,便将林邑国打败。收复九真郡,虏获贼人八千。”

    会稽王惊愕,难以相信司马道生竟然会立下大功他的心情忽然变得复杂起来。

    三个月前,会稽王被山贼掳走。他一直盼着司马道生搬救兵回来救他。没想到苦苦等了三个月司马道生毫无消息好像把他忘了会稽王心里恨极了这个儿子,原本打算回到京城后,立马废掉司马道生。可如今,得知司马道生在三个月前就主动请缨出征,会稽王顿时犹豫起来。

    对于司马道生,会稽王心里一直看不起这个儿子。厌恶司马道生的粗鲁无礼,厌恶这个儿子的愚蠢不自知。没想到,司马道生竟然有胆气,为国效力,亲自率兵出征,南下打仗

    司马道生不来救他,会稽王心里十分怨恨这个儿子。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司马道生在忠孝之间,选择了忠君爱国,守护百姓。如此大义之人,会稽王突然间对这个儿子怨恨不起来了。甚至,会稽王心里还对司马道生产生了几分敬佩之意。

    见会稽王许久不说话,荀羡叫道“殿下”

    会稽王回神,发现司马道生已经走到了前头,只看到一个金盔后脑勺。

    幽幽地叹了口气,会稽王对荀羡言道“走吧”

    回到会稽王府,会稽王得知胡氏为他生了一个儿子,连看都没看,随意的取了个名,便不再理会。随后他立马询问长史,近来朝中的变化。

    得知琅琊王代替他总领朝政,会稽王气得面色发青,激动地说道“琅琊王不过十岁诸位公卿竟然赞同让他代替本王总领朝政那些人疯了”

    喘了几口气,会稽王立马说道“真长速去请真长”

    长史叹气,告诉会稽王“殿下,丹阳尹带着钱财去救褚公,至今未有消息”

    会稽王睁大眼睛“何意真长出事了”

    长史摇头,不敢猜测。

    会稽王又问道“褚季野归京否”

    长史摇头,低声回答道“至今未有消息”

    会稽王深吸一口气,继续问道“殷深源何在”

    长史叹气道“孟冬初,殷刺史带着上百家仆出京,至今未有消息。”

    “他去何处”会稽王着急地追问。

    长史摇头“不知。殷刺史离京前未与属下商议。”

    会稽王面色阴晴不定,他呼了口气,开口问道“朝中近来发生什么大事”

    长史告诉会稽王“谢仁祖归京,太后封其为骠骑将军。琅琊王入朝之后,欲要增加市税。各大世家因此争执不断。至今未有结果。”

    会稽王忽然问道“是何人提议由琅琊王代替本王总领朝政”

    长史回答道“王尚书。”

    “竟是王叔虎”会稽王眯起眼睛,双手攥成拳头。

    上次联合桓温谢尚郗超搞大事的人,就是王彪之这次,竟然又是王彪之带头搞事这个王彪之,难道想当第二个王导吗

    “琅琊王氏真是贼心不死”会稽王咬牙切齿地骂道。

    这时候,仆人走进来。

    会稽王深呼吸,缓和情绪。

    荀羡与名医走进屋内。

    荀羡弯起嘴角,淡笑着对会稽王说道“多谢殿下”

    会稽王松开拳头,摆手说道“令则不必多礼”

    转头,会稽王问名医“如何”

    名医行礼回答道“荀内史之未伤及筋骨,休养半月,便能痊愈。”

    会稽王点头,对名医挥手。

    名医离开后,会稽王让荀羡坐下“此番多亏了令则若非令则舍命相救,小王定然不能站在此地。令则请坐”

    荀羡坐下来,告诉会稽王“若非替骠骑将军办事,羡也不会路过贼山。羡未能完成骠骑将军交代的差事,不知该如何向骠骑将军交代”

    说到这里,荀羡微蹙双眉,露出愁色。

    会稽王不以为意地言道“令则不必担忧。此事,小王会替卿向骠骑将军解释清楚。令则舍命相救,对小王有恩。不知令则想要什么”

    荀羡立马摇头,起身言道“这是羡该做的”

    会稽王若有所思地说道“上回深源提拔卿为吴郡内史,小王觉得以卿之出身,低了。奈何深源执意坚持,小王只好依他。不如这样,小王提拔卿为东阳太守如何”

    原东阳太守山遐乃山涛之孙,自从山遐去世后,东阳太守这个位置就空出来了。前两年王濛想调任东阳太守,会稽王一直不答应。之前殷浩曾提议,让荀蕤调任东阳太守,那段时间会稽王被司马道生气晕了,故而没有答应此事。东阳太守的位置空了将近两年,是时候该选一个人来担任了

    正好荀羡这次救了会稽王。会稽王打算重用荀羡

    荀羡摇头“谢殿下赏识,羡自知能力不足,恐怕无法胜任。”

    会稽王起身说道“卿不上任,何人上任卿莫要谦虚”

    “殿下高看了,羡”

    “殿下世子归来了”

    侍从神色激动地从外面加跑进来,打断了荀羡说的话。

    闻言,会稽王面色变幻莫测。摆手言道“请世子入府。”

    荀羡笑着言道“车骑将军少年英雄,初次出征,便速战速决,大获全胜,立下大功”

    第一次听别人夸赞自己的儿子,这种感觉让会稽王心里感到别扭。

章节目录

我爹是王羲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苏格拉提拉米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苏格拉提拉米苏并收藏我爹是王羲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