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榔对文安之是无比敬重的。但敬重不代表无条件的听之任之。
一个君王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和决断力,不然怎么领导天下臣民
朱由榔据理力争,和文安之摆事实讲道理,竟然使文安之的态度有所软化。
虽然文安之还未彻底放弃进谏,可也不像一开始那样“咄咄逼人”了。
得空下来朱由榔主动转移话题道“文督师觉得以延平郡王和张阁部在舟山的大军能否撼动东虏在江南的统治”
得知郑成功、张煌言及时撤走主力在舟山群岛驻扎后朱由榔的心情很不错。
至少这个结果比历史上精锐尽失亲信四散好的多。
只要这支水师主力在,那么便有对东南沿海的威慑力。
文安之闻言叹了一声道“单靠水师恐怕无法犁庭扫穴,但总归能够牵制一二。”
朱由榔的看法和文安之大致相同,郑成功的水师固然强,但也只是在海里。
福船体积极大,吃水很深,在内江内河里便显得有些笨重。
这也是他们发动长江之战最终失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但正如文安之所说的,舟山距离东南沿海很近,只要郑成功的水师哪怕出现那么一下也会吓得清军调兵遣将。
威慑才是最大的意义。
但是要想攻城掠地难度就有些大了,毕竟郑成功在当地没有根基,即便一时夺取了几个城池也守不住。
要想全面收复东南还得先拿下湖广,届时不管是进攻江西还是谋取南直隶、浙江都不是什么难事。
“训练一只水师是当务之急啊。”
朱由榔说的却不是郑成功,而是朝廷。
这次攻打重庆,明军所用船只基本都是赶制出来的。
像夔东十三家所用的基本都是竹筏,哪怕是朱由榔御驾旗舰也只能算是中小型船只。
虽说内江内河不需要太大的船只,但也不能太小了。否则在某些场合的作战会很吃亏。
就比如这次攻打铜锣峡,如果不是李定国知道一条小道可以抄,发动奇袭从上游攻打清军一个措手不及,明军还真没有那么容易拿下铜锣峡。
以后少不了要进攻湖广。事到临头再造船肯定来不及,必须尽早筹划。
文安之颔首道“陛下所言极是。只是现在朝廷急缺造船工匠,要想造出一批像样的船来恐怕并不容易。”
郑成功那里肯定有不少造船工匠,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不说这些了。朕之前跟文督师说的迁移部分百姓到四川的事情可有章程拿出来啊”
“大体思路已经有了,不过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推敲。最快三日就能拿出来。”
文安之的答复令朱由榔很满意。
不愧是有着贤相之称的文安之,办事能力效率就是高。
要是大明多一些文安之这样的能干之人就好了。
“很好,这事便辛苦文督师了。”
可惜文安之已经古稀之年,朱由榔不能用的太狠。
不然万一文安之有个什么好歹,朱由榔便会陷入无人可用的境地。
抗清伐清的道路很漫长,朱由榔必须合理利用一切的人力物力。
“洪经略,京城来了消息,皇上命议政大臣鳌拜率上三旗
一个君王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和决断力,不然怎么领导天下臣民
朱由榔据理力争,和文安之摆事实讲道理,竟然使文安之的态度有所软化。
虽然文安之还未彻底放弃进谏,可也不像一开始那样“咄咄逼人”了。
得空下来朱由榔主动转移话题道“文督师觉得以延平郡王和张阁部在舟山的大军能否撼动东虏在江南的统治”
得知郑成功、张煌言及时撤走主力在舟山群岛驻扎后朱由榔的心情很不错。
至少这个结果比历史上精锐尽失亲信四散好的多。
只要这支水师主力在,那么便有对东南沿海的威慑力。
文安之闻言叹了一声道“单靠水师恐怕无法犁庭扫穴,但总归能够牵制一二。”
朱由榔的看法和文安之大致相同,郑成功的水师固然强,但也只是在海里。
福船体积极大,吃水很深,在内江内河里便显得有些笨重。
这也是他们发动长江之战最终失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但正如文安之所说的,舟山距离东南沿海很近,只要郑成功的水师哪怕出现那么一下也会吓得清军调兵遣将。
威慑才是最大的意义。
但是要想攻城掠地难度就有些大了,毕竟郑成功在当地没有根基,即便一时夺取了几个城池也守不住。
要想全面收复东南还得先拿下湖广,届时不管是进攻江西还是谋取南直隶、浙江都不是什么难事。
“训练一只水师是当务之急啊。”
朱由榔说的却不是郑成功,而是朝廷。
这次攻打重庆,明军所用船只基本都是赶制出来的。
像夔东十三家所用的基本都是竹筏,哪怕是朱由榔御驾旗舰也只能算是中小型船只。
虽说内江内河不需要太大的船只,但也不能太小了。否则在某些场合的作战会很吃亏。
就比如这次攻打铜锣峡,如果不是李定国知道一条小道可以抄,发动奇袭从上游攻打清军一个措手不及,明军还真没有那么容易拿下铜锣峡。
以后少不了要进攻湖广。事到临头再造船肯定来不及,必须尽早筹划。
文安之颔首道“陛下所言极是。只是现在朝廷急缺造船工匠,要想造出一批像样的船来恐怕并不容易。”
郑成功那里肯定有不少造船工匠,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不说这些了。朕之前跟文督师说的迁移部分百姓到四川的事情可有章程拿出来啊”
“大体思路已经有了,不过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推敲。最快三日就能拿出来。”
文安之的答复令朱由榔很满意。
不愧是有着贤相之称的文安之,办事能力效率就是高。
要是大明多一些文安之这样的能干之人就好了。
“很好,这事便辛苦文督师了。”
可惜文安之已经古稀之年,朱由榔不能用的太狠。
不然万一文安之有个什么好歹,朱由榔便会陷入无人可用的境地。
抗清伐清的道路很漫长,朱由榔必须合理利用一切的人力物力。
“洪经略,京城来了消息,皇上命议政大臣鳌拜率上三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