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李国英现在急着解决的是粮食问题,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让李国英做什么都行。
活人总不能活活给饿死啊。
“罢了这件事便依照你说的办。”
李国英拍板道。
“东翁有一句话,某不知道该讲不该讲。”
王有仁十分谨慎的问道。
“说罢。”
虽然知道不会是什么好事 但李国英还是让王有仁说下去。
毕竟王有仁是他的心腹 双方之间没什么不能说的。
“东翁就真的不为自己考虑考虑吗”
“什么意思”
李国英显得极为警惕。
“如今明军势头正盛 已经连下数地,清军节节败退。如果某没有猜错的话,用不了多久长江之南就都是明军的地盘了。”
王有仁侃侃而谈道“东翁据陕地 地理位置极为有利于防守。或许东翁可以效仿吴三桂割据自立。”
轰隆 李国英脑子嗡的一炸。
“大胆”
李国英爆喝一声道。
“东翁恕罪。”
王有仁倒是没有过于惊慌,因为他跟随李国英这么长时间,对于李国英的脾气性格摸的很清楚。
李国英这个人最是好面子 也最是口是心非。
往往他嘴上说着不要 其实心里却是另一个想法。
“吴三桂这个贼人首鼠两端 先是叛明 再是叛顺 继而叛清。如此三姓家奴你叫本督去学他”
“东翁误会了 某只是觉得吴三桂这个例子摆在这里,东翁要多少有些准备,不要等到事到临头没有选择的余地。清廷现在虽然地盘很大,但我觉得这种局面不会持续多久,很可能南北朝那种混乱的局面很快就会到来。”
对于谋士来说 什么局面最喜欢
自然是混乱
越混乱越好。
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这种混乱的世道十分有利于谋士的发挥。
往往有名的谋士也是诞生于这种时代。
王有仁其实一直是希望李国英自立的 只是李国英的性格比较内敛。
有些东西他即便心里是这么想的也不会轻易的说出来。
所以便需要有个人替李国英说出来。
王有仁愿意来背这口黑锅。
他也知道以李国英之才成不了曹操 但做个刘表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乱世嘛 做个草头王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关中的情况实在太适合割据了。
南边有汉中,东边有潼关,皆是易守难攻。
王有仁甚至觉得不割据都对不起自己。
果然李国英这次沉默了。
他不是一个毫无野心的人 如果说之前还被洪承畴压制有所忌惮的话。
现在洪承畴已死,李国英已经没有什么可顾忌的了。
思考了良久李国英才吐出一口浊气来“但是粮食怎么办陕地穷啊,不能每次都靠抢吧”
抢一次两次还可以,次次都抢听起来真的不靠谱。
如今靠着清廷这棵大树,粮草军饷方面多少还会有些接济,若是真的割据了这条线就彻底断了。
李国英感到十分纠结,始终难以下定决心。
“东翁这件事关键看你想不想。以后的事情可以以后再去考虑。但如果东翁没有这个心,那就当某没有说过好了。”
“你让我再想想。”
李国英闭上了眼睛反复揉着额头。
王有仁知道这件事有戏了,李国英这么说就意味着他已经心动了。
毕竟这是做土皇帝啊,有几个人能不心动呢
不过李国英现在急着解决的是粮食问题,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让李国英做什么都行。
活人总不能活活给饿死啊。
“罢了这件事便依照你说的办。”
李国英拍板道。
“东翁有一句话,某不知道该讲不该讲。”
王有仁十分谨慎的问道。
“说罢。”
虽然知道不会是什么好事 但李国英还是让王有仁说下去。
毕竟王有仁是他的心腹 双方之间没什么不能说的。
“东翁就真的不为自己考虑考虑吗”
“什么意思”
李国英显得极为警惕。
“如今明军势头正盛 已经连下数地,清军节节败退。如果某没有猜错的话,用不了多久长江之南就都是明军的地盘了。”
王有仁侃侃而谈道“东翁据陕地 地理位置极为有利于防守。或许东翁可以效仿吴三桂割据自立。”
轰隆 李国英脑子嗡的一炸。
“大胆”
李国英爆喝一声道。
“东翁恕罪。”
王有仁倒是没有过于惊慌,因为他跟随李国英这么长时间,对于李国英的脾气性格摸的很清楚。
李国英这个人最是好面子 也最是口是心非。
往往他嘴上说着不要 其实心里却是另一个想法。
“吴三桂这个贼人首鼠两端 先是叛明 再是叛顺 继而叛清。如此三姓家奴你叫本督去学他”
“东翁误会了 某只是觉得吴三桂这个例子摆在这里,东翁要多少有些准备,不要等到事到临头没有选择的余地。清廷现在虽然地盘很大,但我觉得这种局面不会持续多久,很可能南北朝那种混乱的局面很快就会到来。”
对于谋士来说 什么局面最喜欢
自然是混乱
越混乱越好。
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这种混乱的世道十分有利于谋士的发挥。
往往有名的谋士也是诞生于这种时代。
王有仁其实一直是希望李国英自立的 只是李国英的性格比较内敛。
有些东西他即便心里是这么想的也不会轻易的说出来。
所以便需要有个人替李国英说出来。
王有仁愿意来背这口黑锅。
他也知道以李国英之才成不了曹操 但做个刘表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乱世嘛 做个草头王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关中的情况实在太适合割据了。
南边有汉中,东边有潼关,皆是易守难攻。
王有仁甚至觉得不割据都对不起自己。
果然李国英这次沉默了。
他不是一个毫无野心的人 如果说之前还被洪承畴压制有所忌惮的话。
现在洪承畴已死,李国英已经没有什么可顾忌的了。
思考了良久李国英才吐出一口浊气来“但是粮食怎么办陕地穷啊,不能每次都靠抢吧”
抢一次两次还可以,次次都抢听起来真的不靠谱。
如今靠着清廷这棵大树,粮草军饷方面多少还会有些接济,若是真的割据了这条线就彻底断了。
李国英感到十分纠结,始终难以下定决心。
“东翁这件事关键看你想不想。以后的事情可以以后再去考虑。但如果东翁没有这个心,那就当某没有说过好了。”
“你让我再想想。”
李国英闭上了眼睛反复揉着额头。
王有仁知道这件事有戏了,李国英这么说就意味着他已经心动了。
毕竟这是做土皇帝啊,有几个人能不心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