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明公”
    公和王不同,不需要祭祀天地,只是为了庄重,筑了个三尺高坛,简单念叨了一篇祭文,众人大礼参拜之后便成了。
    随后公孙度领着众人回到了已经更换了牌匾的“明公”府,来到了之前众人大会时的房间。
    “诸位请起”
    “谢明公”
    公孙度伸手虚摆,道“某既进位明公,诸位应该各有封赏。”
    “徐荣何在”
    徐荣当即越众而出,拜道“属下在”
    “尔随某征战多年,劳苦功高,今当为镇军将军,为某统领各军,继续征战四方,解救百姓于困顿。”
    “谢明公信任,荣必誓死达成明公之令、之愿”徐荣高声应话,随即接过印信。
    “田丰何在”
    “属下在”
    “六部之吏部虽建,但名声不显,今日当是正名之时,尔当为吏部尚书,万望尔牢记初心,时时以吏治清明为重,勿使贪官污吏压迫百姓致其无活路,揭竿而起反抗于某。”
    “谢明公丰必时时以百姓为重,相助明公清明吏治”
    “魏攸何在”
    “属下在”
    “吏部左侍郎”
    “沮授何在”
    “属下在”
    “吏部右侍郎”
    其后,又以黄忠未骁骑游击将军,柳毅为中坚将军,阳仪为左军将军、赵云为振威将军、周瑜为横海将军、程普为长水校尉吕布为建威将军、高顺为奋威将军、张辽为扬威将军
    荀攸为明公府别驾、戏忠为主簿
    尽数得有封赏,上升一级到三级不等,无一疏漏。不过公孙度还是没有让六部除了吏部以外的其余五部建立起来,因为时机还没到。
    待封赏毕,公孙度扬声道“某既为明公,则当行明公之事,以正明公之名。”
    众人闻言大觉诧异,只有少数人听出了不对,隐隐觉得不妙。
    果然,只听公孙度说道“既往之俘虏,但凡非罪大恶极者,可为庶民;罪大恶极者,以情节严重程度划分五等,重度、中度,以及轻度一等、轻度二等、轻度三等,依次下降,从二十年劳役,每五年一个梯次,降至轻度,则每两年一个梯次,即轻度三等仍需六年劳役方可成为庶民。其中俘虏,不包括瀛州土著。”
    “由此,劳役数量将大大降低,各地水利、道路修建,城池新修,村镇修建速度将会大大降低。其后城池新修、村镇修建,当以当地百姓为主,由官府以每日一定数量的工钱招募进行修建,具体数量,需要糜竺和胡梓你们根据实际情况修订之后,报上来。”
    “各地水利和道路修建,仍以俘虏为主,以各地百姓为辅,同样由官府以每日一定数量的工钱招募进行修建,具体数量,仍需要糜竺和胡梓你们根据实际情况修订之后,报上来,经某批准后施行。”
    “是,明公”糜竺、胡梓高声应下。
    随即,荀攸出列道“启禀明公,如此一来银钱消耗加剧,以如今的税赋恐怕无力支撑如此大的消耗。”
    公孙度笑道“此事某已有办法,且稍待。”
    “明公英明”荀攸闻声退至一旁。
    公孙度也干脆了说了起来“如今旱灾过去,瀛州俘虏留下足够应付水利修建过程中危险的人数,其余尽数送回去,继续开挖银矿、铜矿,从根本上补充银钱的消耗。”
    “除此之外,相约曹操、孙策、刘表等各路诸侯,告诉他们,某有产量极高的作物,打算与他们交易,若是愿意,今年年底可以前来涿县相商。”
    “明公不可”荀攸等人闻言俱是心头一震,齐齐拜道。
    “此乃收束民心之利器,岂能轻易传扬出去一旦传开,各路诸侯将实力大增,于我军不利,再次一统或将损伤大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之公孙大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独孤龟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独孤龟甲并收藏三国之公孙大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