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远来劳顿,不如先梳洗休息一番”

    “好,就这样。”

    见徐荣同意,黄叙当即对不远处的老管家招了招手,进行一番吩咐。

    徐荣几人跟着下人离去,黄忠这才好生看了看自己儿子,道“不错”

    “父亲谬赞了,孩儿赶父亲差远了。”黄叙谦虚道。

    黄忠摇头笑了笑,往院子的小亭走去。

    黄叙知道这是有话要对他说,于是朝不远处的侍卫打了几个手势,然后才跟了上去。

    来到亭中,却见黄忠并未坐下,而是出神的望着小院中的水池,黄叙不由轻声唤道“父亲”

    “嗯嗯坐吧”

    黄忠回神,旋即落座。

    黄叙点头,跟着坐在了对面。

    黄忠斟酌了一下,道“听说近日西军因为新兵的缘故,疏于训练,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要知道今帝国尚未一统,可容不得半点懈怠啊”

    疏于训练自然是不可能的,就算是,作为中军都督也不应该知道,如果知道了,那属于越权。可仍是这么说,是为何

    黄叙精神一震,道“父亲所言有理。”

    黄忠见他明白,也不再多言,起身离开了。作为老爷的父亲,老管家自然不会不认识,不用黄叙吩咐,就安排好了休息地点。

    黄叙犹自在沉思,亲信来报“副都督,出事了。”

    “说”黄叙看了他一眼,冷然道。

    亲信不由感到背后一寒,忙道“翼军袭击了我们在汜水关外设立的前哨,领兵的很可能是翼王结义兄弟关羽。另外,翼王的大军直走汜水关,或有西进之意。”

    “或有不,是一定”黄叙瞬间就肯定了下来。

    想了想,黄叙又道“孙刘曹等人结盟,本来是在兖州、豫州、徐州,司州一部展开大战,一切皆由南军负责,而今刘备却另辟蹊径,将兖州以东全部让给曹军、吴军,独自向西,背后必有高人指点,必须立即向上”

    说到这里,黄叙想起徐荣就在此地,于是打住。

    亲信尚不知此事,只是听说老都督过来了,不过也没问,只是说道“据闻,此次翼王出兵,是以诸葛亮和马良为左右军师。也不知道这两个人是哪里冒出来的”

    最后一句话,纯粹是亲信的牢骚。然而这却成了黄叙心中的疑惑,小视自然是不可能的,毕竟世间英才何其多矣。

    傍晚,用过晚宴,徐荣、黄忠、黄叙,还有李儒,四人聚集在府上的书房。

    不等徐荣几人开口,黄叙先一步问道“不知尚书大人可知翼军的事情”

    “翼军什么事”徐荣一怔,问道。这几天因为秘密行动的问题,他和乔杨楼之间的联系改变了方式,采用主动方式,也即是他不联系,乔杨楼便不能联系他。今天入城,直接就来了这里,还未曾与乔杨楼联系。

    黄叙见状,忙说起了接到的消息。

    “什么”

    饶是徐荣,也不由一惊,这与他们的计划可是有不小的出入。

    会不会影响后面的计划

    这个问题在徐荣脑海中刚一出现,就被否定。目光落到黄叙身上,道“这个消息陛下很快就会收到,会做出决断的。”

    “谢尚书大人解惑。”黄叙点点头,心头舒了口气。

    徐荣却又道“不过在此之前,黄副都督却是要做好准备,尽量避免在陛下的命令到来以前,让翼军占到便宜。”

    “是”黄叙眼中满是坚定。

    徐荣心中默默点头,他觉得将来能接任他的,或许就是黄叙了。有能力,又是外戚,也就更容易被信任。

    事实上徐荣想的一点不假,公孙度也是这么打算的,不过有些东西还是要看一看,反正现在也不需要,就当是考验了。不过最后要是没有通过,自然也是不成的。

    “黄副都督就尽快赶去洛阳吧,这边,就不用管了。”

    黄叙迟疑了一下,又看了看自家父亲,才同意道“好,那就请尚书大人多费心了。”

    “嗯,无妨。”

    接着黄叙干脆退了出去,之后的计划就参与了。

    徐荣也没有阻拦,然后和黄忠、李儒就在书房对计划进行了调整。调整的那部分自然就是与黄叙有关的那一部分了。

    而黄叙出了房间,立即向洛阳地区传去了命令,同时开始从西军抽调大军,又让老管家为他收拾行李。

    汜水关,刘备坐在上首,面色颇是不悦。

    “大王,此事过错尽在亮”诸葛亮见他这般模样,心头一叹,出声道,“是亮低估了明军的消息传递速度,要不然不可能让这数千人马逃走。”

    诸葛亮说的是吴将军和陈校尉那四千人马,在入关后,他和马良就建议立即出兵,摧毁这两座营寨。目的只有一个,提振翼军的士气。为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之公孙大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独孤龟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独孤龟甲并收藏三国之公孙大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