氛,道“大王,臣以为所谓陛下投降,不过是明军刻意传出的假消息,或许陛下已经身死,只是为了收买人心才这样说;也有可能是陛下受到威胁,不得不做出投降的举动来。所以一切都是明军的过错,大王身为高祖后裔,理应挺身而出,继承大位,复兴汉室。”

    刘备似乎被“震惊”到了,一时间没有反应。

    其余大臣则不然,满眼的喜悦,当即齐呼道“请大王,继承大位,复兴汉室”

    众大臣再三相请,加上马良看清了刘备心中所想,晓以利害,最后答应了下来。

    盛武二年,夏末秋初,刘备于襄阳称帝,以成都为国都,国号亦为“汉”,年号“章武”。

    登基之后,刘备遍封群臣,以诸葛亮为丞相,令益州牧;关羽为大将军,假节钺;关平

    随后,刘备下达了讨贼檄文,对象不用说,自是公孙度无疑。檄文中,例数公孙度的不是,尤其是妄自称帝,又胁迫前皇帝刘协等罪状。到底刘备担心出现意外,没敢直接说公孙度杀了刘协。

    有趣的是,檄文发出,刘备就启程赶往成都,颇有种逃命的赶脚。

    大将军关羽,则在荆州大肆招兵,演练士卒,及至深秋,荆州大军已经扩增至二十三万,堪称实力大增。并且招兵一事仍未停歇,预计来年初春之际,会再增加两万至七万。

    而荆州只是小菜,毕竟自黄巾以来,荆州的人口流失十分严重,从六百万人口下降到了两百多万。益州则不然,受到黄巾的影响并不多,足有六百万人口,除去明军占领的汉中,以及还未完全掌控在手里的益州南部永昌等几郡,仍有三百多万。

    益州的大军从二十多万迅速扩增至四十万,分作两部在广汉和成都大肆操练,倒是颇有些复兴之势。

    回到刘备称帝后不久。

    左近的孙策接到消息大喜不已,召集群臣,直接的表达出了称帝的想法。张昭、鲁肃等人倒是想要反驳,但是刘协已降,若是继续称吴王,就有种低人一等的感觉,至于向公孙度或者刘备效命一事,他们是想都不敢想的。

    错了,或许想了,但是说是绝对不敢说的。

    是年秋初,孙策于柴桑称帝,定都柴桑、南昌、秣陵、鄱阳,国号为“吴”,年号黄龙。说来好笑,之所以有四个都城,乃是担心明军水军太过离开,柴桑和秣陵不安全,所以又以南昌和鄱阳为都,合成东吴四都。

    原本国号孙策是想改为“楚”的,毕竟他有个小霸王的称号,着实有些崇拜项羽的。但是被张昭等人以不吉利等等为由拒绝。孙策倒也不是一定要用“楚”这个年号,他被说服了。

    又以顾雍、张昭为左右丞相鲁肃为水军大都督、黄盖为水军副都督

    荆楚益之地,公孙度并未在意他们的反应,而是将目光放到了西面。

    马腾得到消息的时候,差不多正好就是孙策称帝的时候,他的反应比之刘备更甚,因为他是真正的忠臣。

    朝廷没了,马腾也没了信仰,不知所措,直到黄忠到来,才长叹一声,宣布将家主之位传给马超,而他,则回到老家槐里养老,不再过问世事。

    马腾的举动,要问对谁的影响最大,自然是韩遂

    前路没了,左边有人蹲着了,结果后路也没了难道要去右边的苦寒之地那不是等死吗

    “不行,绝对不行去羌族老巢,那就是找死”

    对于成公英的建议,韩遂是直摇脑袋,死活不同意,最后被逼问得急了,吼道“怎么去谁愿意难道要本将带着百来个亲兵去羌族腹地肆掠那还不如死在西凉算了,总好过被人将头骨做成饮酒的器具。”

    成公英沉默一下,道“那主公要是不想死,就只有投降了,而且越早越好。”

    韩遂是个奸诈的家伙,一听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只是

    “明帝会真心接纳本将吗”

    成公英问道“主公和明帝有仇吗”

    “没有”韩遂摇头。

    “那主公觉得明帝的心胸如何”

    “嗯这么说会”

    成公英点头道“明帝连汉帝都能容纳,更封其为汉王,自然不会为难将军,反而还会有所封赏。而且,主公的投降得越早,封赏也会越丰厚。”

    不久,韩遂降,凉州尽复。

    至此,公孙度已经基本掌握江北之地,威势大增。令刘备、孙策十分默契的派出使者向对方表示要结盟。,,,

章节目录

三国之公孙大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独孤龟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独孤龟甲并收藏三国之公孙大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