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火急”

    绵竹顿时一阵鸡飞狗跳,驿馆的驿卒手忙脚乱的取过佩刀,牵出专用驿马,等候在驿馆门前。

    来骑一脸虚脱的从怀中取出圣旨,递给驿卒,同时嘴中说道“十万火急,阴平”

    “是,接令”

    驿卒飞奔而出,沿途逢人必要高呼“十万火急”,无人敢阻。

    只是无人知晓的是,成都城内,诸葛亮脑海有一句话不断徘徊。

    “希望还来得及”

    回说黄权被诸葛亮连夜叫起,一番商讨后,又联袂入宫,方才有十万火急飞出。等回府之时,天已经蒙蒙亮,早朝的时间都到了。所幸,他和诸葛亮得了特许,今早不用上朝。

    “老爷,秦学士求见”

    “秦学士哪个秦学士”黄权诧异道。

    “回老爷,便是董扶大家的弟子。”

    “秦宓”

    黄权与秦宓虽然都曾为刘璋臣属,但是二人其实并无交情,尤其是在刘备入蜀以后,秦宓更是避不出世,平素里更是连照面都难有。但是秦宓乃是前辈,又是董扶弟子,名头偌大,不见是不行的。只是

    他来干什么

    黄权心头琢磨其来意的同时,也没忘了说道“快请请他道书房一叙。另外,让人送些茶水点心过来”

    “是,老爷”

    不多时,管家领着一俊逸男子来到书房。

    “黄大人,好久不见了”

    “好久不见”

    黄权应了句,又正色道“秦学士学贯古今,又是董大家之后,权不过后学末进,当不得大人之称,还请秦学士唤权公衡。”

    “哈哈哈”

    秦宓笑道“黄公衡果然就是黄公衡,老师果然没看错你”

    黄权拿不准到底是什么意思,但仍是垂首道“董大家谬赞了”

    秦宓摇头笑笑,转移了话题“公衡可知当年刘益州为何会入蜀”

    黄权闻言心头一动,当年刘焉入蜀的时候,他年纪还小,并不知其中内情,只是从旁人耳中听到过只言片语。佯做懵懂道“传闻当年乃是董大家力荐,但是不知真假。秦学士可否能为权一解疑惑”

    “当年,老师与太常言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

    说完,秦宓笑眯眯的看着黄权。

    黄权自然是笑不出来的,面上布满了震骇。昔年刘焉曾造作乘舆车具天子所用的车架千余辆,难道就是因为这个

    随即,黄权又想到刘备,面上的震骇愈甚,心头有了些别样的想法,不由将看向秦宓,似紧张,似征求道“秦学士言及隐秘,欲要作何”

    秦宓面色不变,只是目光一转,幽幽道“天时不当,妄取圣人,今其咎也”

    黄权不由心神震动猜错了可是

    “秦学士此来的意思是”

    秦宓摆手道“并非是让你告诉宫里的那位,而是怜公衡一身所学所托非人,特来相告罢了”

    黄权初始也是反对派,但是刘备对他颇是礼遇,又以高位待之,心中自然颇是感激,时间稍长,难免归属感渐生。

    秦宓一眼就看透了他心中所想,若有所指道“有些事情,哪怕做了,最后也不一定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说完,秦宓起身,毫不犹豫的迈步离开了。

    黄权也没有挽留的意思,目送秦宓离去,方才细细思索道他到底是在劝告权还是想要借权之口将此事告知陛下还有最后这话的意思到底是指什么是指陛下称帝还是指在益州的改变

    陡然,黄权心头闪过今早之事,恍然有这样一个念头

    “难道说的是这个那”

    “不好”

    黄权惊呼一声,就要进宫,但是刚站起来,方才秦宓的话又在耳边环绕

    “并非是让你告诉宫里的那位,而是怜公衡一身所学所托非人,特来相告罢了”

    恍惚间,黄权呢喃道“难道是在劝阻权可是,权若是不知道也就罢了,知道了却不告知陛下,权心中难安啊”

    斟酌许久,黄权还是做出了决定,一脸坚定的说道“来人。”

    “老爷”

    “备车,本官要立马入宫。”

    “是,老爷。”

    黄权不知道的是,在他入宫之前,他要进宫的消息就传到了诸葛亮,还有秦宓的耳中。

    “你果然只是你,只是你还是没想明白,就算知道了又能如何”秦宓轻笑一声,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而诸葛亮,思索了一番后,也让人备下马车准备进宫,不同的是,要晚上一些时间。待其入宫之时,黄权已经离开。

    刘备见着诸葛亮,道“丞相知道了”

    “臣有所耳闻,但并不知道具体。”诸葛亮含糊道。

    刘备此时正着急,也没在意这些,忙将黄权的话悉数道出,末了,问道“丞相以为有几分真假”

    诸葛亮脑中极速转圜,一股浓郁的不妙感袭上心头。

    刘备见他这般模样,不由更急。

    诸葛亮回神,见状,忙开解道“陛下勿急,此时我们万不可自乱阵脚。现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之公孙大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独孤龟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独孤龟甲并收藏三国之公孙大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