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钱,六百斤就是十二万钱,也就是一百二十贯。除去成本也有七十多贯的纯利润。
    两者相加,一天的收入竟然有上百贯钱。
    这简直就是暴利啊。
    如果每天都有这么好的生意,那岂不是一年就能赚三万多贯
    “爹,咱们的秘方没有泄露吧”张青峰朝杨父询问。
    听到张青峰的画,杨父叹了一口气,说道“怎么没泄露,镇上算上咱们,都开了三家笔墨作坊了,虽然那两家没有咱们家的大,但也抢走了不少生意。”
    “是怎么泄露的”张青峰诧异问。
    “我怎么知道。”杨父白了张青峰一眼说道“这个鹅毛笔,别人看一眼就会做了,还用泄露吗墨水的话也不知道谁泄露的,反正别人就是做出来了。”
    听到杨父的话,张青峰想了想,说道“很可能是你买原料的时候泄露的,你买了什么东西,别人照样买回来多试几次就知道了。”
    张青峰说道“咱们家墨水住重要的原料了五倍子,这本身就是一种染料,别人能够想到这点也不奇怪。”
    “听你这么一说还真有这个可能,咱们家买的东西都是在镇上牛大福那你买的,他在临安城里都有店铺,他知道我买了什么。”
    杨父说道“我明天去问问他,看看是不是他把咱们家的秘方给说出去了。”
    “别问了,问了也没用,人家不会告诉你,就算告诉你,也肯定是骗你的。”张青峰说道。
    听到还有两家笔墨作坊,张青峰不得不感慨,笔墨行业的水可真是深,有三家作坊竞争的情况下,他们家竟然每天都能用赚上百贯钱。
    不过继续想想也就不奇怪了,临安城一百多万人口,加上周边的县市,三百万人总是有的,在南宋首都附近,读书识字的人比例可以达到三成以上,就算只有一成,也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
    就以一成来算,也有三十万人,按照杨家每天卖出三千支笔的情况,也需要不断生产三个月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最重要的是,不管是鹅毛笔还是墨水,都是非常容易消耗的消耗品。
    这么大的市场需求,养活三家作坊完全绰绰有余。
    这么大的利益,如果杨家人独占的话张青峰还有些不放心,毕竟利益动人心,别人看你吃独食能赚这么多钱,就会把主意打到你身上。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就是说的这个理。
    钱是赚不完的,现在有好几家作坊竞争,也更加利于行业的发展。
    “爹,咱们家存了多少钱了”
    晚上回到家里,张青峰悄悄的朝杨父问道。
    “没多少,还有两百来贯吧,怎么,你要用钱”杨父朝张青峰问。
    “怎么才两百来贯不是一天都能赚那么多钱吗”听到只有两百来贯,张青峰非常诧异。
    “都拿来买田了,买了三百亩田地。”杨父一脸自豪的朝张青峰说道。
    “买了田地一亩多少钱”张青峰问。
    “好田二十五贯,次田二十贯,山地便宜,只要十来贯。”杨父回答。
    “爹,你买这么多田地,种的过来吗”张青峰颇为惆怅的问。
    粗略一算,他发现家里竟然花出去了五六千贯钱。
    这些钱要是给他,他都能建一座大剧院了。

章节目录

穿越之青史留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授与天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授与天齐并收藏穿越之青史留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