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这个校长赏识他,他才干出了成绩,等再往县城的学校提的时候,他没去,而是说,待在镇上,报答校长的知遇之恩。
“五六年啊,那不是我的恩情,也是你的本事,咱们做领导的,总归是希望学校越来越好,教育出越来越多的人才。给所有孩子一个共同竞争的和平台。”
刘主任不知道怎么接话,点了点头,他总觉得,校长话里有话。
果不其然,没等他问,就听见校长继续“今天是苏蕙抄了苏绵的作文,可你也知道,苏蕙身体不好,从小到大,学习成绩一直都是拔尖的,也是代表咱们学校获了不少奖,别的不说,就是她去年参加的数学竞赛,也是让县城的领导注意到了咱们学校的教育力度,给派了不少优秀的老师下来。”
现在的学校就是,有业绩的老师往上走,县城学校的工资和待遇永远是要比镇上好的,这就导致了师资力量不均匀。
镇上的小学升初中,考的好的,是可以去县城的初中读书的。
县城肯派老师下来,还是一种重视和肯定,小升初是县城老师出题,县城老师给学生压的题,怎么也是比镇上老师压的题更精准。
“这次作文的事情,是苏蕙做的是不对,但你说,要是获了奖,在京大那取得了好成绩,一个身体不好的孩子来拿,和一个身体好的孩子来拿,意义能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