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达是1926年春节过后去广州的。
    他心里有数,凭着黄老板给蒋公的亲笔书信,要进入军校,自是问题不大。但一则听闻蒋公,公正严厉,六亲不认;二来也想凭自己实力考进去,不想开后门。
    所以李家达并没有把信拿出来,而是改名李定邦,前去报考。
    一个在大上海接受过十多年正规教育的他,又学满各种各样的处世技能在身的,当然以非常优异成绩被录取。
    李家达就读黄埔第四期,并于当年5月22日正式开学。
    不久就结识了第三期学员,活泼好交际的,军校大名鼎鼎的三剑客之一,比自己大4岁的陈赓。
    一年的军挍生涯中,李定邦虽多次接触到过将公,并多次交谈过。
    但认识蒋公时,李家达还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到黄浦军校时已二十一岁了,变成一个英俊的青年。
    军校里青年才俊那么多,将公怎么还会认识他
    更何况李定邦有意隐瞒着自己身份而他又不拿出黄金荣的信,所以蒋公一直不认得他。
    毕业后,李定邦加入了国民党。
    参加了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战争,参与了武昌会战。
    李定邦非常敬仰自己的老乡蒋公,知道自己老家嵊县与蒋公老家奉化溪口,只一山脉之隔。早以一生追随蒋公,为自己心愿。
    所以积极参与各种内战。从排长,连长,一步步升至团长。
    蒋公只知这清秀干练的学生,祖籍是浙江的老乡,知道他作战勇敢,足智多谋。就对他青眼有加,很是赏识,视为爱将。
    李定邦任团长那年,正好三十岁。
    也就是小日本攻占上海那一年。
    知道家乡被小日本攻占时,李定邦咬破食指,写下不驱日冦,誓不成家的血书。
    那时,他离开上海已有十二个年头,投身革命,转战在外,根本无遐顾及家乡。
    对大哥家宝一家,发生的遭遇,更是毫不知情。
    抗战胜利后,李定邦已是少将旅长。
    回到阔别二十年的上海,才知道大哥哥一家,经历了如此凄惨的变故,一时悲痛之极。
    在黄公馆里,见到了白发苍苍的黄老板。两人都十分感慨
    当已经七十八岁高龄的黄金荣,得知李家达化名李定邦,加入国民党,投入国民军,并没有出示自己写给蒋公的举荐信。
    而是凭着自己实力,一步步升至少将旅长时,心里非常高兴和佩服,不住夸奖他不愧是忠王之后。
    李定邦又从黄老板处,更加地详细了解到大哥一家遭遇。
    一时又泪流满面,悲痛欲绝。
    黄老板安慰李定邦,说战乱纷纷的,他连自己弟弟黄金华一家都管不了,全部死的死,逃的逃了。对自己的亲侄女一家悲催的遭遇,根本没有办法。
    说他至今不知侄女的下落,更不知生死。
    自己年岁已大,实在力不从心,虽多次派人打听,总因没有具体地址而毫无音信。
    告诉李定邦,若还活在世上,很可能逃回你大哥家宝乡下的老家了。
    李定邦知道老家是在浙江嵊县,一个叫李家岙的美丽小山村里,小时候曾跟大哥哥去过。
    他知道黄老板跟大哥家宝的关系,自然认定黄老板也肯定知道的,这何须多说。
    本想当即赶往浙江寻亲。
    但黄老板听说定邦至今光身一人,尚未成家时,就说已经胜利了,并不急在这一时,当务之急是先要成家。
    李定邦觉得也有理,就在1945年下半年,由黄老板作主,娶了黄老板一个叫梁海龙的门徒的女儿为妻。
    妻子名叫梁静燕,女子中学毕业的,二十五岁,知书达礼的一个小家碧玉。
    尽管李定邦生性低调不喜张扬,但黄金荣认为李定邦少将一个,婚礼理所应当办得风光一些。
    所以告诉李定邦什么都不用他管,他只须做好新郎官,其它事务,全部有黄老板张罗。
    于是黄金荣广邀上海各界名流,在大世界,停业三天,为李定邦举办了一场豪华的婚礼。
    事先,李定帮再三跟黄老板讲好,不要把自己原来就是李家达一事透露,怕杜月笙等一众大佬们也来凑热闹。
    尽管这样,差不多的大佬仍然到场。
    黄老板竟然把蒋公也请到。
    当蒋公知道这个爱将李定邦,就是二十三年前,自己拜黄金荣为师时,那个非常喜欢拉着自己提问题的小少年李家达时,十分的惊喜。
    而当得知这家达,居然手握黄老板的亲笔信不用,宁愿化名李定邦,凭着实力一步步成为自己手下的旅长时,更是从心底里看重。
    只是表面不露色声。一番谆谆鼓励,以示赞许后,当即在婚礼现场,即兴对前来参加婚礼的来宾,发表演讲,就当前形势,意气风发,神采飞扬地作了宣染。
    对新郎官不驱日冦,誓不成家的豪迈情怀,作了充分表扬。
    夸奖李定邦是党国精髓,军队楷模。
    并现场亲笔题书:
    "忠信淡定,治国安邦"
    八个大字。下具落款盖字章,把一幅完美的作品送给李定邦,以示肯定。
    李定邦见校长竟是如此器重自己,感激得涕泗横流。
    心中暗暗起誓,这辈子,誓死追随校长,绝不背叛。
    当即笔挺立正,一个敬礼,毕恭毕敬收下字幅。
    西装领带,风度翩翩,
    立正敬礼,全场叫好
    恩爱的新婚生活并没有过多久,李定邦还没来得及回浙江老家寻找大哥后人,内战爆发了。
    李定邦把新婚妻子托付黄老板门徒,自己岳父梁海龙照顾,自己奉命奔赴前线。
    此时的李定帮,已经完全清楚的战争目的和意义。更清楚战争的结果。
    李定邦明知自己所在的国民党部队,必定节节败退,大厦将倾。
    但他士为知己者死,誓死报效蒋公,早已是铁定了心。
    1949年3月,李定邦属汤恩伯部,退守上海。
    他就乘机回家探望爱妻,一番感天动地,洒泪相拥后,李定邦已知爱妻早已为他生下一子,小名盼盼。
    梁静燕日夜盼望心爱的丈夫早日平安回家。
    生下儿子后,更是时时刻刻盼望着,所以叫儿子为盼盼,盼等着丈夫回家取正名。
    李定邦此刻最盼望的就是早点结束战争,迎来安定和安稳。当知道三岁的儿子还没有正式名字时,想了想,就取名济安。
    此时的李定邦,已经是中有名的悍将,已荣升为师长。
    可惜战事在身,与爱妻相聚没有几日,无奈泣血分离。
    开始了残酷的惨烈的上海争夺战。
    那是1949年4月。
    战前,李定帮已经得到上峰命令,尽快送妻儿先去香港,再转台湾。
    为此,李定邦写好长长的一封遗书,告知妻子自己的一切。
    尤其是注明自己是李秀成之子,原名李家达和“为人诚当先,处世信立本。才秀家济和,布衣可封侯“的李家岙族谱的排行。
    千叮万嘱地要老婆无论如何教育好儿子济安,长大一定不要忘本,按族谱给子孙取名。一定要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泣血成书,难以尽述
    那时刻,上峰已严令死守大上海。
    在上海布下二十多万重兵,准备决一死战。
    结果,这场战役打下来,二十多万正规军,整整伤亡有十五万以上,可以想象战况之惨烈。
    李定邦见自己已有后,又交待好了身后事,就抱必死之决心。
    他在战斗中血红着眼,带领自己手下的几万官兵,顽强抵抗,浴血奋战。
    他不管身上多处负伤,身先士卒奋不顾身,只想以死报答蒋公“忠信淡定,治国安邦”的知遇之恩。
    终于在守卫淞江口一战,几乎全师覆灭。
    自己也被炮弹震得昏死过去。
    等醒来已经半夜,战争已经结束,战场上全是尸体,还未来得及打扫战场。
    李定邦身受重伤,一条腿也被炸断。
    好在他从小在上海长大的,熟悉那里地理环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车骑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车骑山追梦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车骑山追梦客并收藏车骑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