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来争去的大臣真是搞笑,这大齐是他箫争的,这些人怎么争也不过是竹篮打水。
不得不说,除了周复礼,赵玄樱的教育也十分的有效果,如果是原来的箫争,可无法实行他们的计划。
箫争在改变,变得更像一个真正的皇帝,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暂时谁也说不清。
“政令的实施需要政令通达。”周复礼正在讲课,看了一眼箫争,此时的箫争要想达到政令通达还是有些困难的。
箫争看向周复礼,“可是有些人一点都不听我的话。”
周复礼一笑,“不需要所有人都听话,你只需要让其中一部分坚定不移的支持你的政令就行,对支持你的人,你只需要想尽办法让他们获得好处便是,无论是升官赐爵还是财富赐予,记住这种事情一定要做得众目睽睽,让所有人都看得明明白白。”
天下熙熙皆为利往,朝堂之上又何尝不是。
箫争只要做得足够明显,相信大齐的官员中总会有一群人知道该怎么做了。
他是名正言顺的皇帝,自带吸引光环。
周复礼继续道,“均地制最能拉拢出生寒门的官员,他们虽然没有什么大的背景,但将他们聚集在身边,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况且,寒门官员想要出人头地可不容易,箫争现在就将这个机会递到他们面前,相信只要不是傻子,都会紧紧的抓住,打死不松手,可以说,这是他们封侯拜相唯一的机会。
箫争是懂非懂的点点头,下去后他开始实验了。
首先就从照顾他的那些小太监和小宫娥开始。
平时用心照顾他的,他开始打赏一些小玩意。
几次之后,效果就变得十分的明显,这些用心照顾他的人激动得感激流涕,原本只是用心照顾,现在就变成了特别用心。
更明显的是,以前只是例行公事一样的小公公和小宫娥也变得特别勤快了,时不时都在嘘寒问暖。
箫争都愣了一下,小圣人讲的道理挺复杂啊,没想到实施起来好像也不怎么难。
然后箫争就往大齐的金殿上跑了。
当日的金殿上,时不时都是箫争的声音,“这谁谁谁,有功劳,当赏。”
反正他就开口了,能不能实施下去他不管,小圣人说了,只需要将他的态度表达出来就行。
至于那些反对的,觉得不应该赏赐的,就去问问那些被赏赐的人同不同意吧,他不管,他只负责表态。
金殿上特别的诡异,因为箫争赏赐得并不公平,那些对大齐有大功劳的也没见一丁点赏赐啊,反倒是有几人,微不足道的小功劳都被箫争提了好几次。
那几人脸都有些红,好像他们做那点小事有多了不起一样,但脸红归脸红,内心特么的怎么就这么激动,啧啧,你们再牛掰,陛下也没将你们放在眼里,到是他们做的微不足道的小事,反而被陛下看在了眼里。
箫争心道,不对他好的人,他赏个锤子。
大齐的官员也不是傻子,很快就发现了箫争赏赐的规律,你就算为大齐鞠躬尽瘁他也是不会赏赐的,他只赏赐对他好的。
有些人不屑一顾,不过是小孩子的把戏,喜欢谁就赏赐谁。
但也就是他们的不屑一顾,注定将不少人直接推向了箫争,特别是那些寒门官员,好不容易得了点赏赐,结果就有人出来反对,谁谁功劳更大,别人都没有邀功,你这丁点小事也配
箫争“哦”了一声,不赏就不赏呗,反正是别人不愿意,是别人反对的。
就这样,箫争半真半假的每天都跑去朝堂来这么一回,反正他是皇帝,也没人能阻止得了他上朝。
他也不理政事,他就去看有人立功了没有,对他好的他就赏,对他不好的,他就当看都没看到。
赏赐下不下得去让他们自己去争,他只管吼这一嗓子,让别人知道,谁对他好他就对谁好,没有理由。
效果虽然不是立竿见影,但终归大齐的朝堂上有了一些变化。
周复礼给箫争上课的时候,就看到多了不少官员跟在箫争身后,送他过来。
赵玄樱也看到了,脸上有些惊讶,她原本也面临这样的难题,那就是箫争如何将政令通达整个大齐。
均地制如果不能传达到大齐各地,就无法真正地掀起波澜。
她本来还在发愁,没想到
接下来的时间,箫争除了学习以后,就是和那些官员打得火热。
在这些日益增加的官员中,又筛选了一番,主要以寒门官员为主,然后箫争和这些官员变得更加的亲切了一些。
亲切到了何种程度
箫争能一天邀请这些官员去他的宫殿好几次,每次这些官员从箫争宫殿出来,脸上都带着激动到无法形容的表情,那是对大齐未来充满了憧憬的激动,那是对他们封侯拜相的期待。
其实周复礼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在想什么。
只要将均地制实施下去,他们就将名留青史,千古一人,那种光宗耀祖,那种对名利的渴望,绝对是这些前途艰辛的寒门官员无法抵抗的。
就像是一个乞丐,手中突然抓住了一个成为绝世富豪的机会,哪怕知道其中的风险,但又有谁能够放弃就算失败,他们最多也还是原来的乞丐而已,但要是成功
这个赌博值得。
周复礼看在眼里,心中一叹,生在局中,再聪明的人也有被名利蒙蔽双眼的时候。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或许这也是聪明人的缺点吧,别人无法完成的事情,在聪明人眼中,他们就未必不能。
而这世上,蠢的人很多,但又有多少人会承认自己蠢。
但让周复礼有些懵逼的是,司马煜居然和箫争还有大齐那些寒门官员走在一起。
打得火热的样子。
什么情况
不知道的人估计还以为司马煜是大齐的官员。
怎么感觉司马煜比他们还混得好。
他,司马鹿鸣,还有赵玄樱,想要到处走动,呵,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但看看司马煜,大摇大摆的走出去,居然都没有人拦。
周复礼“”
这二狗子,不是天天躲在屋子里面神神秘秘的吗他什么时候打通关系的
赵玄樱也看到了,要不是司马煜是大晋的皇帝,她都以为司马煜叛国了。
看看,和大齐的人勾肩搭背的,脸上还笑得特别的真诚。
懵。
不过,现在也不是关心司马煜怎么和大齐人打得火热的时候,因为箫争的均地制开始推行了。
暴风骤雨的前奏被打破,然后是惊涛拍浪。
这一天,周复礼,司马鹿鸣,还有赵玄樱出奇的聚在了一起。
三个人品着茶,坐看风云。
赵玄樱看向司马鹿鸣,“派人去打探消息了吗结果如何我们终归要听一听才放心。”
司马鹿鸣一笑,“不用派人去打听,自然有人会将结果第一时间告知我们。”
赵玄樱一愣,左右看了看,果然没有看到司马煜的存在。
要派人去打探大齐金殿的消息也不容易,现在倒不用操这份心了。
今天箫争为了万无一失,在龙椅旁边立了帷帐,将他的“师哥”安排在身边,随时给他出谋划策。
二帝斗群臣,一出好戏在即。
哪怕是周复礼或者赵玄樱恐怕也很难想到,司马煜现在都混到大齐的金殿上去了,就坐在大齐皇帝的龙椅旁边。
不得不说,除了周复礼,赵玄樱的教育也十分的有效果,如果是原来的箫争,可无法实行他们的计划。
箫争在改变,变得更像一个真正的皇帝,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暂时谁也说不清。
“政令的实施需要政令通达。”周复礼正在讲课,看了一眼箫争,此时的箫争要想达到政令通达还是有些困难的。
箫争看向周复礼,“可是有些人一点都不听我的话。”
周复礼一笑,“不需要所有人都听话,你只需要让其中一部分坚定不移的支持你的政令就行,对支持你的人,你只需要想尽办法让他们获得好处便是,无论是升官赐爵还是财富赐予,记住这种事情一定要做得众目睽睽,让所有人都看得明明白白。”
天下熙熙皆为利往,朝堂之上又何尝不是。
箫争只要做得足够明显,相信大齐的官员中总会有一群人知道该怎么做了。
他是名正言顺的皇帝,自带吸引光环。
周复礼继续道,“均地制最能拉拢出生寒门的官员,他们虽然没有什么大的背景,但将他们聚集在身边,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况且,寒门官员想要出人头地可不容易,箫争现在就将这个机会递到他们面前,相信只要不是傻子,都会紧紧的抓住,打死不松手,可以说,这是他们封侯拜相唯一的机会。
箫争是懂非懂的点点头,下去后他开始实验了。
首先就从照顾他的那些小太监和小宫娥开始。
平时用心照顾他的,他开始打赏一些小玩意。
几次之后,效果就变得十分的明显,这些用心照顾他的人激动得感激流涕,原本只是用心照顾,现在就变成了特别用心。
更明显的是,以前只是例行公事一样的小公公和小宫娥也变得特别勤快了,时不时都在嘘寒问暖。
箫争都愣了一下,小圣人讲的道理挺复杂啊,没想到实施起来好像也不怎么难。
然后箫争就往大齐的金殿上跑了。
当日的金殿上,时不时都是箫争的声音,“这谁谁谁,有功劳,当赏。”
反正他就开口了,能不能实施下去他不管,小圣人说了,只需要将他的态度表达出来就行。
至于那些反对的,觉得不应该赏赐的,就去问问那些被赏赐的人同不同意吧,他不管,他只负责表态。
金殿上特别的诡异,因为箫争赏赐得并不公平,那些对大齐有大功劳的也没见一丁点赏赐啊,反倒是有几人,微不足道的小功劳都被箫争提了好几次。
那几人脸都有些红,好像他们做那点小事有多了不起一样,但脸红归脸红,内心特么的怎么就这么激动,啧啧,你们再牛掰,陛下也没将你们放在眼里,到是他们做的微不足道的小事,反而被陛下看在了眼里。
箫争心道,不对他好的人,他赏个锤子。
大齐的官员也不是傻子,很快就发现了箫争赏赐的规律,你就算为大齐鞠躬尽瘁他也是不会赏赐的,他只赏赐对他好的。
有些人不屑一顾,不过是小孩子的把戏,喜欢谁就赏赐谁。
但也就是他们的不屑一顾,注定将不少人直接推向了箫争,特别是那些寒门官员,好不容易得了点赏赐,结果就有人出来反对,谁谁功劳更大,别人都没有邀功,你这丁点小事也配
箫争“哦”了一声,不赏就不赏呗,反正是别人不愿意,是别人反对的。
就这样,箫争半真半假的每天都跑去朝堂来这么一回,反正他是皇帝,也没人能阻止得了他上朝。
他也不理政事,他就去看有人立功了没有,对他好的他就赏,对他不好的,他就当看都没看到。
赏赐下不下得去让他们自己去争,他只管吼这一嗓子,让别人知道,谁对他好他就对谁好,没有理由。
效果虽然不是立竿见影,但终归大齐的朝堂上有了一些变化。
周复礼给箫争上课的时候,就看到多了不少官员跟在箫争身后,送他过来。
赵玄樱也看到了,脸上有些惊讶,她原本也面临这样的难题,那就是箫争如何将政令通达整个大齐。
均地制如果不能传达到大齐各地,就无法真正地掀起波澜。
她本来还在发愁,没想到
接下来的时间,箫争除了学习以后,就是和那些官员打得火热。
在这些日益增加的官员中,又筛选了一番,主要以寒门官员为主,然后箫争和这些官员变得更加的亲切了一些。
亲切到了何种程度
箫争能一天邀请这些官员去他的宫殿好几次,每次这些官员从箫争宫殿出来,脸上都带着激动到无法形容的表情,那是对大齐未来充满了憧憬的激动,那是对他们封侯拜相的期待。
其实周复礼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在想什么。
只要将均地制实施下去,他们就将名留青史,千古一人,那种光宗耀祖,那种对名利的渴望,绝对是这些前途艰辛的寒门官员无法抵抗的。
就像是一个乞丐,手中突然抓住了一个成为绝世富豪的机会,哪怕知道其中的风险,但又有谁能够放弃就算失败,他们最多也还是原来的乞丐而已,但要是成功
这个赌博值得。
周复礼看在眼里,心中一叹,生在局中,再聪明的人也有被名利蒙蔽双眼的时候。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或许这也是聪明人的缺点吧,别人无法完成的事情,在聪明人眼中,他们就未必不能。
而这世上,蠢的人很多,但又有多少人会承认自己蠢。
但让周复礼有些懵逼的是,司马煜居然和箫争还有大齐那些寒门官员走在一起。
打得火热的样子。
什么情况
不知道的人估计还以为司马煜是大齐的官员。
怎么感觉司马煜比他们还混得好。
他,司马鹿鸣,还有赵玄樱,想要到处走动,呵,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但看看司马煜,大摇大摆的走出去,居然都没有人拦。
周复礼“”
这二狗子,不是天天躲在屋子里面神神秘秘的吗他什么时候打通关系的
赵玄樱也看到了,要不是司马煜是大晋的皇帝,她都以为司马煜叛国了。
看看,和大齐的人勾肩搭背的,脸上还笑得特别的真诚。
懵。
不过,现在也不是关心司马煜怎么和大齐人打得火热的时候,因为箫争的均地制开始推行了。
暴风骤雨的前奏被打破,然后是惊涛拍浪。
这一天,周复礼,司马鹿鸣,还有赵玄樱出奇的聚在了一起。
三个人品着茶,坐看风云。
赵玄樱看向司马鹿鸣,“派人去打探消息了吗结果如何我们终归要听一听才放心。”
司马鹿鸣一笑,“不用派人去打听,自然有人会将结果第一时间告知我们。”
赵玄樱一愣,左右看了看,果然没有看到司马煜的存在。
要派人去打探大齐金殿的消息也不容易,现在倒不用操这份心了。
今天箫争为了万无一失,在龙椅旁边立了帷帐,将他的“师哥”安排在身边,随时给他出谋划策。
二帝斗群臣,一出好戏在即。
哪怕是周复礼或者赵玄樱恐怕也很难想到,司马煜现在都混到大齐的金殿上去了,就坐在大齐皇帝的龙椅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