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妤给苏绮荷吃了颗定心丸暂时先稳住她, 又安排奉成跟着她以后, 心里踏实了不少。
姜三夫人到她这里念叨了几次,她还是不死心,想把苏绮荷弄死, 奈何苏绮荷天天待在院子里不出去,栖霞院这边围得跟铁桶一样,她从前安排在姜妤院子里的那些人早就在上回宗纪中毒的时候被侯爷连根拔起了, 她无从下手只能装作为侯府打算的样子,不遗余力的劝说姜妤处置苏绮荷。
偏偏姜妤不吃她那套,每次都三言两语就把她打发了,眼瞧着老夫人心疼儿子都快松口要把姜三爷放出来了,到时候肯定要去找苏绮荷那个小贱人, 她这后半辈子,是指望不上姜三爷了,她不能得罪姜妤,但近来姜妤对她和阿娇都有所疏远,跟姜誉的关系越来越亲近, 再这样下去, 世子之位用不了多久就是姜誉的了。
她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姜三夫人再一次从姜妤院子里铩羽后,坐在椅子上,手里端了碗绿豆败火汤, 下了很足的决心,“去,把五公子叫来。”
香巧看出来她的意图, 吃了一惊,劝说道“夫人,五公子年纪还小呢,正是读书上进的好时候,您以前不是说过,让五公子安心读书,不耽搁他吗”
姜三夫人抬头撇了她一眼,今年姜妤渐渐不听她的话,她安插在府里各处的心腹折了不少,底下人孝敬的银子少了,前些年她靠从姜妤那里得来的好处在外面风光惯了,乍然短了银钱,姜三爷又不时的去她那里讨要银子,才半年,她消瘦了许多,这几日又操心苏绮荷的事,面色憔悴。
“读书有什么用,他就是读一辈子书,考个状元回来,不还得靠着侯府的门路安排差事,做不了世子,一辈子都要被姜誉压在头上,趁阿康年纪还小,要早些与他长姐亲近亲近才是正经事。”
香巧颔首,“夫人说的是,奴婢这就去请五公子。”
姜妤一大早起床到姜老夫人那里点卯请安,府里其他女眷按着规矩每日都要到姜老夫人院子里问安,留着说会话,永安郡主自小不受管束,姜老夫人对她这个身份尊贵的孙女也没什么要求,只要她不给自己惹事,请不请安都随她心意。
姜妤到的时候老夫人屋子里已经坐满了人,姜二夫人和姜三夫人都在,满室欢声笑语,老夫人怀里搂着最小的孙子姜康,让人端了碗杏仁牛乳羹要亲自喂给他吃。
七岁的姜康穿了身竹叶青宽袖锦袍,一张稚气未脱的小脸板着,看起来有着不符合他这个年纪的稳重,姜妤是知道自己这个小堂弟的,他虽是三夫人所出,但自开蒙起便比同龄的孩子爱看书,性情孤僻,不太爱说话,也不是娇惯的性子。
姜康低头乖巧的将老夫人递过来匙子里的牛乳羹吃掉,接了碗和匙子说“孙儿谢祖母,孙儿自己来便好。”
姜老夫人满意的点头,对着屋里请安的人说“你们瞧瞧这孩子,才多大啊就这么懂事。”
姜二夫人含笑不语,姜三夫人沉默片刻道“阿康懂事归懂事,就是这性子太过沉闷老成,我与三爷幼时都不这样,要说是时势不同了,我看阿誉像他这般年纪的时候也无忧无虑,也不知阿康这性子像了谁”
姜老夫人笑着说“还能像谁,像他大伯。”
屋里众人的表情更加微妙,姜三夫人朝姜二夫人露出一个胜利的微笑,姜二夫人自顾自的喝茶,并不理会这姑侄俩的一唱一和。
十根手指又长又短,老夫人虽也疼爱姜誉,到底更偏向姜康,想要扶持姜康做侯府的世子。
姜妤听了这些话轻笑一声,挥手让人挑开门帘,抬腿迈过门槛进去。
“祖母这里好热闹,在说什么趣事呢”
姜老夫人见她来了,表情不自然的笑了笑,招手让她过去。
老夫人同姜妤这个孙女并不亲近,说不亲近都是谦虚的,姜妤觉得她心底深处可能还很不喜欢这个孙女,只是碍于身份不能表现出来,也真是难为她了,每次见面都要装出一副很疼爱她的样子。
姜三夫人道“在说你两个弟弟呢。”她顿了一下,像是才想起来什么似的,左右打量一圈,问道“阿誉呢,今日怎么没见他来请安,不会昨晚又没回府吧。”
姜二夫人抬眸,语气淡淡地说“爷们家,总不能日日待在后宅。”
姜三夫人说“话虽如此,可咱们侯府的公子,也不能总是和那些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混在一起,二嫂,不是我这个做婶婶的多嘴,我也是关心阿誉,阿誉年纪不小了,该收收心,做点正事了。”
姜二夫人嗤笑道“弟妹若是能把在阿誉身上多嘴的习惯分一半到三弟身上,规劝规劝三弟,三弟也不至于做出那种事。”
姜三夫人气得脸色涨红,委屈的看向姜老夫人,“娘。”
姜三爷的性子可不是她嫁过来以后才养成的,说到底是姜老夫人对不起她。
姜老夫人一拍桌子,冷声道“都少说两句,当着孩子们的面说这些话,成何体统。”
姜三夫人掩着帕子,低下头道“娘,你也听见了,我不过是关心关心阿誉侄儿,二嫂就揭我的伤疤。”
姜老夫人看向姜二夫人道“阿誉顽劣,是该管教管教了。”
姜老夫人偏心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姜二夫人也不是好捏的软柿子,站起来福了福身道“母亲说的是,子不教,父之过,我回去后定会劝二爷好好管教阿誉。”
姜老夫人被挤兑的噎了一声,姜妤围观了这场婆媳大戏,心里给二婶叫好,但还是觉得姜老夫人帮着三儿媳妇吵偏架的行为太没品,接口道“谁说阿誉不务正业了,过些日子便是太后寿辰,我还没想好要献什么礼,便让阿誉去外头替我物色张罗了。”
姜老夫人一听她把准备寿礼的事交给了姜誉,想着她这是要挑拨姜誉,她虽偏心,但姜誉要是能有出息,她也是开心的,便拉着姜妤的手问“阿誉这事办的怎么样”
姜妤莞尔道“阿誉在外头朋友多,见多识广,寻了许多我都没见过的宝贝,不过太后寿礼是重中之重,还是要多准备些时日好。”
姜老夫人目光灼灼的看着姜妤,点头道“是这个理,那就让阿誉好生准备。”
姜誉又露出一脸忧虑,“只是刚刚听三婶一番话,又觉得阿誉性子不稳重,怕他把这事给我搞砸了。”
“怎么会,阿誉从小点子就多,这事交给他办再合适不过。”
姜老夫人像是失忆了一样忘了刚刚自己是怎么让姜二
姜三夫人到她这里念叨了几次,她还是不死心,想把苏绮荷弄死, 奈何苏绮荷天天待在院子里不出去,栖霞院这边围得跟铁桶一样,她从前安排在姜妤院子里的那些人早就在上回宗纪中毒的时候被侯爷连根拔起了, 她无从下手只能装作为侯府打算的样子,不遗余力的劝说姜妤处置苏绮荷。
偏偏姜妤不吃她那套,每次都三言两语就把她打发了,眼瞧着老夫人心疼儿子都快松口要把姜三爷放出来了,到时候肯定要去找苏绮荷那个小贱人, 她这后半辈子,是指望不上姜三爷了,她不能得罪姜妤,但近来姜妤对她和阿娇都有所疏远,跟姜誉的关系越来越亲近, 再这样下去, 世子之位用不了多久就是姜誉的了。
她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姜三夫人再一次从姜妤院子里铩羽后,坐在椅子上,手里端了碗绿豆败火汤, 下了很足的决心,“去,把五公子叫来。”
香巧看出来她的意图, 吃了一惊,劝说道“夫人,五公子年纪还小呢,正是读书上进的好时候,您以前不是说过,让五公子安心读书,不耽搁他吗”
姜三夫人抬头撇了她一眼,今年姜妤渐渐不听她的话,她安插在府里各处的心腹折了不少,底下人孝敬的银子少了,前些年她靠从姜妤那里得来的好处在外面风光惯了,乍然短了银钱,姜三爷又不时的去她那里讨要银子,才半年,她消瘦了许多,这几日又操心苏绮荷的事,面色憔悴。
“读书有什么用,他就是读一辈子书,考个状元回来,不还得靠着侯府的门路安排差事,做不了世子,一辈子都要被姜誉压在头上,趁阿康年纪还小,要早些与他长姐亲近亲近才是正经事。”
香巧颔首,“夫人说的是,奴婢这就去请五公子。”
姜妤一大早起床到姜老夫人那里点卯请安,府里其他女眷按着规矩每日都要到姜老夫人院子里问安,留着说会话,永安郡主自小不受管束,姜老夫人对她这个身份尊贵的孙女也没什么要求,只要她不给自己惹事,请不请安都随她心意。
姜妤到的时候老夫人屋子里已经坐满了人,姜二夫人和姜三夫人都在,满室欢声笑语,老夫人怀里搂着最小的孙子姜康,让人端了碗杏仁牛乳羹要亲自喂给他吃。
七岁的姜康穿了身竹叶青宽袖锦袍,一张稚气未脱的小脸板着,看起来有着不符合他这个年纪的稳重,姜妤是知道自己这个小堂弟的,他虽是三夫人所出,但自开蒙起便比同龄的孩子爱看书,性情孤僻,不太爱说话,也不是娇惯的性子。
姜康低头乖巧的将老夫人递过来匙子里的牛乳羹吃掉,接了碗和匙子说“孙儿谢祖母,孙儿自己来便好。”
姜老夫人满意的点头,对着屋里请安的人说“你们瞧瞧这孩子,才多大啊就这么懂事。”
姜二夫人含笑不语,姜三夫人沉默片刻道“阿康懂事归懂事,就是这性子太过沉闷老成,我与三爷幼时都不这样,要说是时势不同了,我看阿誉像他这般年纪的时候也无忧无虑,也不知阿康这性子像了谁”
姜老夫人笑着说“还能像谁,像他大伯。”
屋里众人的表情更加微妙,姜三夫人朝姜二夫人露出一个胜利的微笑,姜二夫人自顾自的喝茶,并不理会这姑侄俩的一唱一和。
十根手指又长又短,老夫人虽也疼爱姜誉,到底更偏向姜康,想要扶持姜康做侯府的世子。
姜妤听了这些话轻笑一声,挥手让人挑开门帘,抬腿迈过门槛进去。
“祖母这里好热闹,在说什么趣事呢”
姜老夫人见她来了,表情不自然的笑了笑,招手让她过去。
老夫人同姜妤这个孙女并不亲近,说不亲近都是谦虚的,姜妤觉得她心底深处可能还很不喜欢这个孙女,只是碍于身份不能表现出来,也真是难为她了,每次见面都要装出一副很疼爱她的样子。
姜三夫人道“在说你两个弟弟呢。”她顿了一下,像是才想起来什么似的,左右打量一圈,问道“阿誉呢,今日怎么没见他来请安,不会昨晚又没回府吧。”
姜二夫人抬眸,语气淡淡地说“爷们家,总不能日日待在后宅。”
姜三夫人说“话虽如此,可咱们侯府的公子,也不能总是和那些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混在一起,二嫂,不是我这个做婶婶的多嘴,我也是关心阿誉,阿誉年纪不小了,该收收心,做点正事了。”
姜二夫人嗤笑道“弟妹若是能把在阿誉身上多嘴的习惯分一半到三弟身上,规劝规劝三弟,三弟也不至于做出那种事。”
姜三夫人气得脸色涨红,委屈的看向姜老夫人,“娘。”
姜三爷的性子可不是她嫁过来以后才养成的,说到底是姜老夫人对不起她。
姜老夫人一拍桌子,冷声道“都少说两句,当着孩子们的面说这些话,成何体统。”
姜三夫人掩着帕子,低下头道“娘,你也听见了,我不过是关心关心阿誉侄儿,二嫂就揭我的伤疤。”
姜老夫人看向姜二夫人道“阿誉顽劣,是该管教管教了。”
姜老夫人偏心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姜二夫人也不是好捏的软柿子,站起来福了福身道“母亲说的是,子不教,父之过,我回去后定会劝二爷好好管教阿誉。”
姜老夫人被挤兑的噎了一声,姜妤围观了这场婆媳大戏,心里给二婶叫好,但还是觉得姜老夫人帮着三儿媳妇吵偏架的行为太没品,接口道“谁说阿誉不务正业了,过些日子便是太后寿辰,我还没想好要献什么礼,便让阿誉去外头替我物色张罗了。”
姜老夫人一听她把准备寿礼的事交给了姜誉,想着她这是要挑拨姜誉,她虽偏心,但姜誉要是能有出息,她也是开心的,便拉着姜妤的手问“阿誉这事办的怎么样”
姜妤莞尔道“阿誉在外头朋友多,见多识广,寻了许多我都没见过的宝贝,不过太后寿礼是重中之重,还是要多准备些时日好。”
姜老夫人目光灼灼的看着姜妤,点头道“是这个理,那就让阿誉好生准备。”
姜誉又露出一脸忧虑,“只是刚刚听三婶一番话,又觉得阿誉性子不稳重,怕他把这事给我搞砸了。”
“怎么会,阿誉从小点子就多,这事交给他办再合适不过。”
姜老夫人像是失忆了一样忘了刚刚自己是怎么让姜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