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利于主公在荆州的统治,没法子踢开那些世家单干的。
    而且听定国话里话外的意思,好像从来都没有为世家考虑过。
    这是绝对不行的
    如今皇权不下乡,甚至到了各州郡都不管事。
    真正统治乡村的可皆是豪强与世家,至于县令,虽说以前不敢杀官造反,但终究也会忌惮当地豪强的手段。
    诸葛亮沉吟了一句“定国,你的主意是个好主意,就是有些难以实现。”
    “是个好主意就行。”
    关平面对着大江笑了笑,倒也不着急回营,一两日周瑜便会率领士卒回来了。
    书籍方面,关平更习惯于纸张,如今纸张早就问世了,只是价格偏贵。
    不如竹简来的便宜,又容易被人所接受。
    新鲜事物总得有一个接收的过程,他们又不是从小接触,习惯了纸张使用。
    而不用纸张,就没法排版印刷,知识普及自然就无法展开。
    想发奋学习,你都得求人。
    粮草方面的调集,也皆是诸葛亮在弄,先别说普通百姓了,就是军中子弟的供养就是个大数目了。
    诸葛亮觉得此事还是不能操之过急,随即问道
    “定国想要招募多大的孩子”
    “十二岁往上吧,先识字,在传授军中技艺,培养军队协作的意识,学个四五年,看情况而定,编练成军。”
    关平随口说了一句,大汉十五六岁成亲算是寻常事。
    诸葛亮暗暗叹了口气,一个学院的投入是巨大的。
    如今私学横行,世家大族或名士或多开设私学授书育人。
    郭嘉、戏志才、荀氏等人皆是从颍川私学当中学成而出的。
    就像荆州的水镜先生一样,同样也是私学,并不是官学。
    这也是世家大族的一种手段。
    “定国也要设立私学”诸葛亮认真观察关平。
    “私学是什么”
    “就像是水镜先生一样的人。”诸葛亮眼里露出可惜之色,水镜先生司马徽去岁已然故去。
    关平点点头表示明白了,汉末想要传播名声,皆是要有名士传扬。
    就是你吹捧吹捧我,我在吹捧吹捧你,属于固定的套路。
    像诸葛亮、庞统、司马徽,被庞德公誉为卧龙、凤雏、水镜,这才开始在名士圈里传播开来。
    这是一种为了出仕前的养名法子。
    但是关平用的可不是这套思想。
    在加上三兄弟社团扛把子刘备当校长,天地君亲师。
    如此一来,既是主公又是老师,身份全都占齐了,忠心也相对有了保障。
    再说,他们都是既得利者,自然要拥护刘备。
    “既然是我大伯父出任山长,那便是官学吧。”
    关平笑了笑,私学这种法子,孝廉皆是掌握在世家豪强寒门手里。
    至于小地主平民,怕是没得多少机会的。
    团结大多数,反正如今自家社团还没有世家来投机支持,倒不如先争取大多数人的支持。
    教育在古代从来都不是公平的,直到孔子的出现,并且开始收取了学费,才给了平民机会。
    等官学到了宋朝,虽然学费全免,包吃包住,还有相应的补贴,对于身份也是有着要求。
    想要让军中子嗣前去求学,那也是遭人嫌弃的。
    故而诸葛亮对于关平提出的这个想法,既是有些期待,可心中又有些不得劲。
    “官学”
    诸葛亮认真的点点头,若是关平当真能够解决书籍的事情,此法倒是一个好法子,能够让荆州大地的百姓更加拥护主公。
    从此取代刘景升,成为真正的新的荆州之主。
    就算是如今的荆州被三家占领,但是有主公名声,外加举措之下,偷偷跑来的人,不知道会不会变多
    反正流民,因为战乱,大家都习惯了。
    可土地是有限的,收获的粮食也是有限的。
    总之最后还是要回归到粮食的问题上。
    “定国,我曾听你讲过,你听说交州有一种稻子,可以一年三熟,产量极高”
    “我也是听闻。”
    江东是一年两熟,完全不用担心饿肚子的事情。
    山上有果子,水里有鱼,只要勤奋一点,吃饱还是能有保障的。
    江东六郡的富庶不是白说的,但吃不饱的也是存在的,比如山越人民。
    他们要是吃得饱,穿得暖,还经常搞事情那就是纯熟被逼的了。
    反正江东对于山越的态度,也就那样。
    提到高产的占城稻,关平又问了一句“诸葛军师,交州的太守士燮还未曾回信吗”
    诸葛亮摇摇头“未曾回信,想必还在观望当中,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信使也该到交趾了。”
    “士燮他是忠于朝廷的”
    关平见诸葛军师不想在继续聊军校的事情,也就顺便岔开了话题。
    这件事情,自己还是要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书,交给大伯父来判定吧。
    总之需要培养大规模的基层军官,来增强自身战斗力。
    “忠于朝廷,这倒是不好说。”诸葛亮对于士燮的评价不怎么好
    “他虽是交趾太守,但总督交州七郡,出行比南越王赵佗还要有排场,怕是早就没有把大汉天子放在眼里了。”
    “还真是天高皇帝远啊”
    关平笑了笑,对于交州传缴而定的思想,出现了一丝的怀疑。
    要不要去会一会他,反正从长沙郡顺流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从长坂坡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秋来2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秋来2并收藏从长坂坡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