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怕他性子桀骜,和先生对着来,要不是今天借势打他一个措手不及,等他回头反应过来机会也就白白浪费了”
    寿管家道“老爷选的那个人是姜山长”
    元老爷大概这辈子都不会想到,他让人带周文去自家库房看大宝贝长见识,目的是为了让周文在金钱上不那么抠门。
    结果周文流着口水,双眼放光的看了一回,晕晕乎乎迷迷糊糊的回去,自此以后,变得更加抠门了。
    每到花钱的时候,周文总会不由自主道“要是这两文钱放在咱们家库房里,库房就又多了两枚铜钱了”
    很是不舍的样子,让元老爷牙疼不已。
    但他也无可奈何,因为有人告诉他,这世上穷病和抠门都是无药可医的,治不好,放弃吧
    当下,锦绣和周文两个小萝卜头,在管家欣慰的目光下,被迫牵着小手,站在乌兰书院大门口等人来接。
    管家一脸欣慰的站在两人身后絮絮叨叨“少爷,文少爷,老爷今早要和外地来的掌柜商议事情走不开,就由老奴代他老人家来送您二位入学。您二位以后在书院遇到急事,可找柳子旭柳先生,他会帮您二位的。”
    锦绣一脸无奈的回头“寿伯,您已经说了三遍了,我都记住了,真的,我发誓”
    寿管家笑呵呵很好脾气的样子“哎是老奴糊涂了烦着少爷了吧”
    周文无语的摊手“寿伯,您这是怎么了上次我去二叔家私塾读书,也没见您和姑父这么唠叨啊还有我听人说,宝儿去二叔那边读书,姑父将人扔给二叔啥都没说就走了呢”
    寿伯笑眯眯的摆手“这不一样的,不一样”
    具体怎么个不一样法儿却是只字未提。
    三人正闲聊间,从书院大门缓缓走来三人,领头的是个见人先三分笑的中年人,一到跟前十分和蔼的和寿管家打招呼,看样子两人是认识的。
    来人和寿管家寒暄道“书院规矩,外人不得随意进出书院,老哥哥您就安心将人交给我,小弟保证将人安排的妥妥帖帖。
    再说了,山长特意吩咐小弟来安排您家里的小少爷入学,您也可以放心不是”
    寿管家笑呵呵的表示了自己的放心,再一次弯腰叮嘱锦绣和周文“之前和您二位说的都记得吧”
    两人连连点头。
    寿管家坚持要看着两人进了书院才离开,两人无法,只得将行礼拜托给管事带来的两个帮手,迈着小胳膊小腿儿,在寿管家欣慰的目光下,被迫牵着手走进书院大门。
    等离开寿管家的视线,两人不约而同的松开了手,各自不自在的在衣服上擦擦,好让各自心里都舒服点儿。
    走了大约有一炷香时间,几人还穿行在书院前半部分,也就是教学区。
    亭台楼阁,廊腰缦回,假山流水,绿树成荫,还有朗朗书声组成了眼前的画面。
    管事忍不住回头看两人,见两个小孩子走了这么长时间,还没露出疲态,有些惊讶。
    但还是很尽责的问“两位可要歇歇再走咱们书院学生的住宿区在教舍后面,还有好一段路要走呢”
    锦绣自己倒是无所谓,抬头看看周文,知道周文也没问题。
    元家的规矩,大人问话,最大的回答。
    于是周文老老实实告诉管事“没关系,我们还不累,等到了地方再休息也可”
    锦绣十分体贴的补充“要是两位小哥累了,咱们歇歇再走”
    两个常年干杂活儿的听了锦绣的话十分意外,毕竟在整个书院里,杂役是最下等的人,一般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他们的存在。
    虽然书院的运转,离不开这些杂役的付出。
    两人连连摇头“我们干惯了粗活儿,这点东西于我们而言不值一提”
    另一人也道“不值一提别耽搁了小公子们的事儿就好”
    如果说管事刚开始只是因为两人的身份对两人格外关注些,现在就有几分是真心实意因为两人一路走来的表现了。
    于是后面的路,管事特意放慢了步子,迁就两人的速度,一行人慢悠悠的走着。
    此时正是上课时间,耳边充斥着隐隐约约的读书声,外面偶有几人路过,行色匆匆。
    锦绣看着眼前的一切,对周文道“上次咱们在半山腰往下看,只隐约看见几片屋顶掩映在群山绿树间,看的也不真切,走进来一看,才明白何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以看出书院的建设是用了心的。”
    周文擦擦额头渗出的细汗,再看看锦绣,确定锦绣不累,才开口道“上次咱们在山腰俯瞰时,我就隐约听见读书声,雪绣姐姐还道是书院的学生读书都比咱家里人声音大,今日一瞧,哪里是声音大,分明是成百上千人的功劳”
    管事在前面听两人讨论,笑眯眯的“两位小公子说的都对,山长曾说过,书院存在的另一种意义,就是让学生们互相督促,在学业上互相比拼,形成良性竞争。因而,书院的读书氛围也比外面浓厚不少。”
    周文开玩笑道“在这里,大家都好好读书,我就算不想读,也不好意思独自玩耍吧”
    锦绣斜睨他一眼“这话你最好别在我爹面前说,否则鸡毛掸子伺候”
    等两人慢悠悠到宿舍,已经是小半个时辰后,就这,管事都称赞两人是少有的能吃苦的麻利读书人。
    管事来之前,得了山长的吩咐,特意让两个杂役帮锦绣二人铺好床铺,又带两人在书院各地转了一圈儿,简单熟悉了书院各处的大致用途,最后又去外面吃了迟来的午饭,才送气喘吁吁的两人回宿舍。
    关上宿舍门,周文特意打开一扇窗,让外面的凉风透进来,两个累的四肢酸软的人趴在床上不想动弹。
    锦绣头埋进枕头里,声音闷闷的“没想到管事看起来胖乎乎的,竟然是个高手,实在太能溜达了,我都累的不行,饿的不行了,他还能坚持一下。”
    周文想起管事那张笑眯眯的脸,总是在他们二人想休息的时候,亲切和蔼的鼓励两人“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就腿肚子疼。
    “没错,管事他肯定是个高手要不然你我二人这半年来勤学苦练,怎会走几步路,都输给他呢”周文心里也十分想不通。
    两人趴床上缓了半天,锦绣才有力气爬起来观察居住环境。
    “看来爹爹的钱也没白花,至少管事给我们安排的住宿环境已经是最优渥的了。”锦绣调侃道。
    周文点头“进门时大致看了一眼,咱们左边儿暂时没住人,右边儿应该是有人的,但现在是上课时间,人不在宿舍,也就是说,咱们这院子,加上咱两,一共有五人,算的上清净了。”
    简单来说,书院的宿舍分为两种,一种是院子东、西、北三面各有三间屋子,每间屋子住三人。
    院子里有一棵树,一口井,以及一个更衣室。条件相对于外面私塾不知优渥到哪里去,最起码的生活设施配备齐全。
    另一种是院子北面有三间房,每间分别住三人,院里除了一棵树一口井加一个更衣室外,还做了适当的绿化,添置了可供休息的桌椅板凳,东面还搭了一个厨房,如果有自己做饭需求的学生,完全可以自力更生。
    至于学生宿舍的分配,自然是按“资”分配,除了资金充足的,还有足够优秀的,每次月考都在前三的学生,住在豪华宿舍,也没人能说出什么。
    锦绣和周文住的,就是后者。
    住满了一共能住九人,但有一间屋子至今无人居住,整个院子就显得空阔起来,两人对此很满意。
    周文还对锦绣感叹“我隐约记得小时候,家里十几口人挤在一起,我晚上和爷爷奶奶挤在一个炕上,躺在他们脚下,很热闹的样子,可惜具体是什么样子,我也记不太清了。”
    说到这里,周文还很开心的提议“要不宝儿咱们今晚挤一张床吧我想重温小时候的美好”
    锦绣嫌弃的撇嘴“晚上睡觉不老实的人,没资格要求和别人同床共枕我拒绝”
    两人的床是简单的木板床,分别摆在进门左右两边靠墙位置,中间留出来供人行走,床头位置有一张简单的实木书桌,光滑整齐,干干净净,摆在上面的是锦绣和周文从家里带来的几本书。
    锦绣在屋子里转了一圈,又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回头对周文道“晚饭时让人给寿管家带句话,咱们这窗边儿摆两盆小牡丹清新空气,书桌上就放我书房那种碗莲,调节心情。
    至于院子里,看着差强人意,但现在不止咱们两人在住,还要顾及别人的心情,以后再说吧”
    周文也道“那我要记一下,我想让寿伯偷偷将我藏在屋子里的青云先生梦游记给我捎来,没有他们我感觉不得劲儿”
    锦绣嘴角一抽“那要不要给你空出一块儿地方打五禽戏”
    闻言周文眼睛一亮,用感动的眼神看向锦绣“咱么这屋子这么小,肯定施展不开,院子要是不整理的话,也不好施为,要不是宝儿你提醒,我差点儿就忘了还是宝儿你记得我的好呀”
    锦绣我就说说而已,没想到你当真了

章节目录

科举之锦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轻云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轻云上并收藏科举之锦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