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所有人都安心的氛围中, 锦绣和周文踏入了考场。
    考场大门卯时一刻打开, 众考生排队验看户籍文书, 锦绣总结县试经验,和周文早早的到了考场外等候, 脚步匆忙, 等进了考场找着位置,还能适应一下环境,顺便眯一会儿。
    府试除了考引,也就是准考证外,笔墨纸砚灯烛棉被等等,全部由考场。
    锦绣和周文排在前面,很快就到了他们,两人分开由衙役搜身后, 在四名执灯小童的带领下正是踏入考场。
    两人考场照例不在一个方向, 锦绣作为县案首, 和其他县的案首们一起被安排在主考官的眼皮子底下考试,这也是县案首的特殊待遇。
    锦绣到的非常早, 县案首们的号舍空无一人, 锦绣进了号舍,先仔细观察这个一眼就能看到底的号舍,终于在角落位置发现一块儿灰不溜秋的抹布。
    咬咬牙,简单对号舍的桌椅进行擦拭。
    期间,旁边几个号舍陆续进来不少人,大家心知肚明, 在场的人就是彼此本次府试的最大竞争者,一个个假装不经意的将对手扫视了个遍。
    其中最年轻的,就是锦绣隔壁的考生,看起来十七八岁的样子,样貌清秀,从锦绣号舍前经过时,锦绣不经意瞧了一眼。
    是时下人们喜欢的读书人类型。
    但对方看向锦绣时的眼神,瞬间让锦绣不喜,于是锦绣就觉得对方哪哪儿都不对自己胃口。
    比如身上有一股桀骜之气,仰着鼻孔看人以及,都十七八的人了,说话一股变声期没缓过来的劲儿,实在难听
    当然锦绣隔壁的时丹阳肯定不知道锦绣在想什么,要是知道他心里此次府试的唯一对手这么想自己,说不得当场要撸袖子和锦绣比肌肉。
    时丹阳,靖海县人士,年十八,是本次府试案首呼声最高的一位。
    据说家学渊源,族中有人在朝中做官,本来前几年就准备下场考试,不巧碰到至亲去世,守了三年孝,今年才在人前崭露头角。
    要是没有锦绣的存在的话,时丹阳就是本次府试中最亮眼的那颗星,因为他的年纪,成绩,身世,以及长相气质,各种条件杂糅在一起,让他在本次府试的读书人中呼声极高。
    但有了锦绣,他就不是唯一一位耀眼的存在,时丹阳本想着两人能在考试前见一面,让他摸摸这位年仅十岁的县案首的底,没成想对方深居简出,几乎没人见过这位案首长什么样儿。
    今天见着了,他觉得对方比他想象中的还小一些,但也比他想象中长得更好看些。
    锦绣完全不知道时丹阳已经单方面将他当成全场唯一的竞争对手,只认认真真擦桌子,擦完桌子就闭目养神。
    同时他完全能感受到来往众人投来的一道道或惊讶,或平静,或打量,或压抑的眼神,但他也能做到完全无视。
    时辰一到,寻考官依次将考题以及笔墨纸砚送到众人手中,锦绣匆匆扫一眼题目,做到心中有数。
    与县试不同的是,府试考三场,分别是帖经,杂文和策论。帖经考的是烤成的记诵能力,杂文考的是考生的辞章水平,而策论考的是考生的时政见解和眼光。
    现在进行的第一场为正常,通过的人获得院试资格,接下来的两场则决定了本次考试的名次。
    一般来说,府试共录取五十名考生,共分为甲乙两等,前十名为甲等。
    同时,第一场不过的,则不能进行第二场的考试。前两场考两天,每天考一场,第三场策论耗时较长,有两天时间供考生答题。
    第一场的帖经考的是考生的记诵能力,这是锦绣的强项,不管是星际时代,还是现在,锦绣经过长期训练,基本上达到了过目不忘的能力。
    于是这天对于锦绣来说,过的轻松。
    同时,考场外的林家,夏绣对心腹嬷嬷道“你是说,赌坊开盘压谁此次府试能得案首”
    嬷嬷知道自家小姐想听什么,于是道“没错,现在呼声最高的是一名为时丹阳的少年,赔率是一比一,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稳拿此次案首。
    至于咱家舅爷,一赔五十的赔率,但压他的人极少,只寥寥数个。”
    夏绣皱眉不解“宝儿是此次府试所有考生中年级最小的,还是咱们靖林县案首,为何没人看好他得案首”
    嬷嬷直言不讳“老奴打听来的消息说,大多人认为,舅爷的案首是有水分的,他们觉得舅爷或许有过县试的实力,但案首的话,可能是县令大人为了自己的政绩,人为制造出来摆着好看的”
    夏绣闻言生气道“一群蠢材当初宝儿得了县案首,就有不少人质疑,但县令让人贴出所有人的答卷后,再也无人质疑宝儿的才华他们怎么敢如此诋毁宝儿”
    嬷嬷劝慰道“毕竟靖林县的事情没这么快传到府城,加上咱家舅爷自打来了家里,一心苦读几乎没出门交际,这时为他说话的人自然就少。”
    何止是少,简直没有。
    会仗义执言为锦绣出头的几人,几乎都在锦绣每天一封信的问候下,一心扑在读书上,也和锦绣似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根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儿。
    夏绣闻言思考片刻,让丫鬟从内间拿出一个黑色匣子打开,从里面取出十张银票交给嬷嬷“去,都压宝儿”
    嬷嬷没说话,拿着银票出去了。
    夏绣在椅子上闭眼坐了会儿,捂着胸口略显痛苦的喃喃自语“爹呀,这可是女儿这几年攒下来的一半儿家当了,但愿您老人家说的是对的”
    当然夏绣不知道的是,锦绣在前天,无意间听院里的小厮说了赌坊开盘的事,当即决定拿出两年的压岁钱压自己能得案首。
    同时还不忘鼓动周文,两人一起下注,押自己。
    同时将这个好消息用书信方式告知其余几人,让其他人看着办,于是赌坊内,被人评价没有眼光的几个压锦绣的人,几乎就是锦绣的几位好友。
    而考场内,经过一天的紧张考试,锦绣确定自己书写工整,没有错漏后,拉响了身边的铃铛。
    片刻后一名寻考官带着两名衙役过来糊名,在锦绣亲眼见证下将考卷放入专用匣子,并收走所有物品包括笔墨纸砚后,挥手让锦绣离开。
    这时的离开也不是真离开考场,而是去专门供考生休息的区域等待正场成绩。
    此时考场内考生的吃喝,都由官府负责,锦绣刚坐下吃了一块儿味道还不错的酥皮儿点心后,旁边一阵风似的,就坐了个人。
    锦绣打眼一瞧,可不就是之前鼻孔看人的少年嘛
    来人非常自来熟的与锦绣搭话“我知道你,元锦绣,你是靖林县案首。”
    锦绣没什么表情的哦了一声,继续吃糕点,一天考试下来,确实饿了。
    来人继续道“我是时丹阳,靖海县案首,我很欣赏你,不相信你是他们口中说的吉祥物,我认定你是我此次府试中唯一的对手”
    锦绣兄弟,你在说什么奇怪的东西
    锦绣不知道这段时间外面发生了什么,自然不懂时丹阳到底在说啥。
    于是面无表情的哦了一声,继续吃糕点。
    但时丹阳这人就有个特点,你越是上赶着,他越是觉得你没意思,不想搭理你。
    但一旦他认定了你,你要是不搭理他,他越兴奋,因为他觉得自己遇到了挑战,他喜欢这种势均力敌的挑战。
    于是他用越加热情的语气道“这是我的地址,不如我们府试后相约,以文会友如何我现在住二叔家,你要是觉得不自在,我可以去你家,我都可以”
    锦绣用眼神示意少年,你是否想太多
    然而少年并不觉得自己想太多,他正用热烈的眼神看向锦绣,期待这位小朋友能带给他更多惊喜。
    时间就在时丹阳的喋喋不休与锦绣的默默不语中度过,不知过了多久,酥皮点心锦绣吃的腻了,肩膀突然被人一拍,锦绣回头,见到楚舟面无表情的站在自己身后。
    时丹阳被打断,抬头一看发现楚舟,面色立马不好。
    锦绣一看就知道这人误会了。
    他知道楚舟一年四季这幅表情,时丹阳不知道啊,还以为楚舟是来挑衅他的,当即撸袖子就想干架。
    楚舟面上看不出丝毫情绪,但心里对时丹阳的第一印象就不好,他们二人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性格。
    时丹阳的开朗和冯舒年不一样,冯舒年是和谁熟了都能聊得来,毫无心眼儿,因此相处久了,楚舟和冯舒年能说到一处。
    时丹阳不同,他的开朗是分人的,要是他看不上的人,是连一个眼神都欠奉,虽没说一个字,但全身上下写满了矜持傲慢。
    这两人仿佛天生气场不和,彼此的第一印象差到极点。
    眼看两人一句话没说就能莫名其妙打起来,锦绣立马拿出劝架的姿势好好和两人讲道理。
    两人都用不满的眼神看向锦绣,等锦绣一个解释。
    锦绣下巴一扬,谁都不爱。
    眼神巡视半天,最终将目光投在桌上刚被他吃完的点心碟子上。
    漫不经心的将点心碟子拿在手里,用非常温和的声音道“我这人有个原则,就是能讲道理的事情绝不动手,我想你们不会在我面前打起来,故意不给我这个面子的对吧”
    两人刚想摇头。
    就见锦绣轻轻松松将手里的碟子掰了一个豁口,笑眯眯的看两人一眼“我相信二位知道我在说什么对吧”
    两人意志开始动摇。
    锦绣手下继续,碟子瞬间四分五裂,然后在锦绣一双肉乎乎的小手下,变成了一堆无用的粉末。
    锦绣笑眯眯“相信两位现在能好好坐下来说话了是吧”
    两人齐齐点头。
    楚舟眼底是果然如此的表情。
    没见过世面的时丹阳,看锦绣的眼神简直是狂热,恨不得现在就拉锦绣回家,两人促膝长谈,抵足而眠。
    在考场度过了艰难的大半夜,第二天天麻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科举之锦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轻云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轻云上并收藏科举之锦绣最新章节